茅台美酒话友谊刘小冀 - 茅台故事365天 - 蒋子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茅台故事365天 >

茅台美酒话友谊刘小冀

每每提到茅台酒,权柄铉先生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作为韩国驻华大使的他,和茅台酒有着一段传为佳话的美谈。

1992年,中韩建交谈判在北京举行,当双方就建交相关问题达成基本协议之后,韩方代表的权柄铉设宴款待中方代表。

当晚的气氛和谐而轻松,满头银发,肤色白皙红润的权大使给中方大使敬酒,他亲切的笑容和学者般的举止博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他幽默的谈吐使得整个宴会就像和老朋友们相聚一般。席间,欢声笑语不断,当其中一位中方代表问权大使为什么没用韩国酒招待中国朋友,而用茅台酒款待大家时,权大使讲了一段故事。原来权大使早在韩国时就知道茅台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喜酒”,还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

权柄铉大使和中方代表们一边吃饭一边说,“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那天起,我就听说过‘茅台’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周总理不光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还是一位了解民生疾苦的父母官,在品酒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总理就是用茅台酒招待他的,从那天起,我就渴望喝到真正的茅台佳酿。不过这一等就是十多年,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我才有幸与中国的陈瑞声大使结识。当时我和陈大使都在缅甸,他送我的茅台酒终于圆了这场梦,在饮酒的同时,我也想到中韩两国人民之间友谊的见证!中国有句老话是‘久逢知己千杯少’,在礼仪之邦我已深切体会到了。”

说完这番话,权柄铉缓缓地旋开瓶盖,把美酒斟在透明的小玻璃杯中。琼浆玉液从瓶中缓缓流出,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着馥郁的香味。两国大使们一边畅饮茅台,一边品尝美味佳肴,整个晚宴都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着,共享“曲之浓、香之妙、色之美、味之甘”的茅台酒。

这次宴会不久后,中韩两国就正式建交了。中国驻韩大使张庭延听说权柄铉大使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之后,在一次宴会上也请权大使喝了茅台酒。两人一边喝酒一边愉快交谈。

席间,权大使感慨地对张大使提到中韩建交前的情况:那还是1992年4月下旬的事。毫无心理准备的权大使突然被外交部长叫到办公室,通知他任韩方代表,与中方进行建交谈判。因为外交部有保密措施,权大使只得瞒着妻子和其他亲朋好友,说要回乡下探望身体欠佳的父母。他匆匆收拾一番,拿了几件衣服就登机前往中国,此后一个月,他没能和家里人联系,思乡之情日久弥深。

说到这里,权大使给张大使杯中斟满美酒,说,“当时我虽然惦记着家乡的亲人,期望早日回家团聚,但我知道自己这次前来访华责任重大。中韩建交是两国人民期盼已久的事情,我更多考虑到的是两国人民的心愿。我们同是东方人,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我听说茅台酒是用赤水河的水源,而赤水又是和长江相汇合的。请张大使满饮此杯,让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就像长江黄河那样源远流长!”

这天晚上,两位大使相谈甚欢,在饮茅台酒的同时,又谈到美酒的相关历史传说。两位大使也因酒而结缘,赢得彼此的信任和尊重。

到了1998年,离中韩两国建交也有6年多的时间了。同年2月,金大中就任韩国第15任总统。金大中考虑到权丙铉和中国人民一直维系着深厚的友谊,便再次派他出访中国。此时的权丙铉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精神和身体状况早已不如从前,这位老将是否能不辱使命也是众人担心的。

同年5月,权丙铉被任命为韩国新任驻华大使,在北京任职。事实证明,权丙铉这位对中国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大使不辱使命,在京就职期间,权大使不光在外交团中极其活跃,而且与中国其它相关部门也结下芝兰之谊。权丙铉这位有君子之风的老者在离任之际,和老朋友张庭延大使又有了一次会晤。

此时的张庭延也是六十开外的老人了。他把几瓶包装好的茅台酒送到权丙铉手中,说,“在中韩两国建交时,我们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但在私下里,我们却是好朋友。捎上这几瓶茅台酒,常回中国来看看,不要忘记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权丙铉激动地用双手捧过酒,对张大使说,“想起几年前我们开怀畅饮的事,恍如隔世。如今我年事已高,不能如以往那般喝酒了。不过中国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会把这几瓶‘茅台’好好珍藏。看到它我就会想起中国,想到您和中国的其他朋友。祝愿我们两国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

饮茅台叙友谊

谷丰登

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总书记纳夫·哈瓦特迈赫在很多年前就和中国驻约旦使馆临时代办时延春成了好朋友,这种友谊的持续像一瓶陈酿的茅台酒,散发出弥久的芳香。正是这样长久的交往,促进了两国外交健康有序地发展。

时隔很久不见,时延春忽然想请纳夫·哈瓦特派迈赫来喝茅台叙旧。

有了茅台,纳夫·哈瓦特迈赫的话题很多。促膝交谈,倾心吐胆,那是何等快意!

在席间,纳夫·哈瓦特迈赫说,记得他第一次访华,就喝到了中国的茅台酒,那次的感受很不一般,也就是在那一次对中国的茅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茅台酒的制作工艺,茅台酒的故事,茅台的历史,他都知道了一些。后来他又多次到中国,在每一次的宴席上都喝能喝到茅台,就和中国茅台结下了不解之缘。能和中国结缘,能和中国人作朋友,能喝上如此甘甜如露的茅台,他不枉此生。他还说在阿拉伯国家结识了多位中国大使,在和每位大使的交往中,都免不了要喝茅台酒。要知道茅台酒在中间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我应该感谢这个默默无闻的老朋友,它的功劳很大。其实,每次当他出席中国大使的宴请时,都喝的是茅台。两人边喝茅台,边回忆两人之间珍贵的友情。

2002年6月时延春离任前夕,纳夫·哈瓦特迈赫携夫人同来为时延春饯行,那天的宴席别开生面,因为是饯行,不知何时再有机会相叙,纳夫·哈瓦特迈赫和时延春都动了情愿,喝了很多茅台酒,似乎只有一醉方休才能体现出他们之间真诚的友谊。当时就连纳夫·哈瓦特迈赫夫人也受了他们感染,多喝了几杯,成了醉美人。

说起昔日民主也门的元首阿里·纳赛尔来,我们就不难想到他的酒量惊人,一次喝一瓶茅台酒,还能谈笑自若,条理清晰,思维一点也不混乱。他喜欢与中国人一起喝酒,尤其是喝茅台酒的时候更能尽兴。一是茅台酒绝好,另外是中国人好客,豪爽,所以他喝起来酒来痛快而勇猛。

当时,中国向南也门提供了不少援建项目,阿里·纳赛尔经常去视察,很关心在这里工作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嘘寒问暖,有什么困难只要提出来,他就及时给矛解决或帮助,从不推诿。而在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眼里,阿里·纳赛尔平易近人,如赶上用餐时间,就与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用餐。

1999年时延春出任中国驻叙利亚大使,设宴招待阿里·纳赛尔及夫人。

在那一次宴席中,阿里·纳赛尔颇有感慨地说,他在亚丁执政时能经常喝到茅台酒,那些茅台酒是真正的好茅台酒,其中甚至有十多年的陈酿。但自1986年后再也没有喝到茅台酒,他为此感到十分遗憾。没想到这次有机会和老朋友见面,竟然是用茅台来招待他,这使他很兴奋。在酒桌上和时延春畅饮豪谈,尽兴之极。

阿里·纳赛尔说茅台酒真是好酒,在外交中他是不能缺少的一个重要角色。此时,他端起酒杯说:“我今天很高兴,能喝上茅台酒,我由衷的高兴。从今之后,我要努力促进中国与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友好合作,使我们的关系更进一步。

此后,果如阿里·纳赛尔所言,中国和阿拉伯的友好关系,有了很好的发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