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的茅台情魏丛枫
1972年尼克松访华。在招待酒会上,周总理和尼克松各持一杯茅台酒,把酒言欢,其乐融融。尼克松对茅台酒称赞有加,爱不释口,从来只喝西方酒的他一杯一杯的豪饮,更使中美友谊锦上添花。这一幕通过电视被韩国青年权丙铉看到了。权丙铉喜欢品酒,对酒有独特的喜爱。通过屏幕,权丙铉被茅台酒的晶莹剔透、绵软悠长深深地吸引了,他仿佛嗅到茅台酒的醇香。从此,权丙铉就有了一个梦,渴望韩国有一天能同中国建交,自己有一天能喝上真正的茅台酒。但是当时韩国和中国还没有建交,权丙铉只能把这个梦深深地埋在心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权丙铉出任韩国驻缅甸大使,他对中国、对茅台酒的向往更加强烈。在缅甸期间,他积极参加和促成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结交中国朋友,并在韩国高层宣传中国,使中韩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他与中国驻缅甸大使程瑞声相识、相知,并成为好朋友。两人对中韩能进一步发展关系都有着深深的渴望,经常在一起探讨有关问题,寻求出路。无意间,权丙铉透露出对茅台酒的多年来的眷恋和向往,程大使立即把使馆内的茅台酒赠送给了权丙铉,权丙铉第一次喝到了真正的茅台酒,他不仅被茅台酒的醇香所折服,更为程大使真诚的友谊所折服,为中国人的人格魅力所倾倒,他深深地为韩国没有同中国建交而遗憾。
回国后,权丙铉积极斡旋韩国同中国建交事宜。经过权丙铉等韩国有志之士以及中国的努力,1992年,中韩建交谈判在北京开始举行,权丙铉被任命为韩方首席代表。当接到任命的时候,权丙铉内心无比激动。自己终于可以第一次踏上这片充满真诚和神奇、陌生而熟悉的土地了,这里有他的老朋友,更有他不忍割舍的茅台酒。他感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因为他认识到,为了保证韩中两国的共同繁荣与合作,建交是历史的必然。因为要保密,连妻子和亲朋好友都不能告诉。他匆匆忙忙回了家,告诉妻子要下乡看望身体欠佳的父母,拿了几件衣服就出了家门,转道去了北京。那之后个把月没能回家。
在谈判期间,双方在友好、融洽的气氛中探讨了有关问题并很快达成了协议。签字结束后,权丙铉邀中方代表参加了晚宴。那天他特意准备了茅台酒。席间,他指着茅台酒对中方代表说:“茅台酒可以说是见证了我与中国的友谊,见证了中韩建交的历史。”满头银发的他不顾工作人员的提醒,频频与中国代表碰杯,为中韩建交祝贺,为中韩两国人民的友谊祝福,连饮几大杯仍是神采奕奕,丝毫不显醉意,连呼:“今天我太高兴,太痛快了。”
中韩建交后,驻韩大使张庭延在一次宴请权丙铉时,边喝茅台酒边聊天,权丙铉谈起了中韩建交时的情况,内心仍是激动不已。这一天,两位大使相谈甚欢,喝了不少茅台。
1998年2月,金大中就任韩国第15任总统。权丙铉被任命为韩国新任驻华大使。当年5月他到北京履新,在京任职两年多。他与中国各部门交际甚广,在外交团中十分活跃,为加强韩中友好做了大量工作。每次宴请时,权丙铉都用茅台酒招待客人,他说:“用茅台酒招待中国朋友,才感觉到中韩真的是亲如一家人。”
权丙铉离任时,张庭延送了他几瓶茅台酒,他十分高兴,说虽然自已年纪渐高,酒量有所控制,但一看到茅台,就会想起中国,想起中国的朋友。
随后,权丙铉担任韩中未来森林中心的负责人。近年来,这一组织先后组织了许多韩国大学生前往中国西部地区植树,以保护环境,防止沙尘暴的发生。这位满头白发的老者说,他将继续为韩中友好奉献自己的精力。
权丙铉现在仍爱喝几杯茅台酒佐餐,他常常端着酒杯凝神沉思。他是在回味茅台酒的绵长,更是在回味酒里中韩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