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情缘戈悟觉 - 茅台故事365天 - 蒋子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茅台故事365天 >

共和国情缘戈悟觉

一个品牌的酒,能和共和国结下情缘,这多少有点不可思议。不过这是真实的。

这个品牌的酒是茅台酒。

1950年9月,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即将来临。国宴上喝什么酒成了个问题。我国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酿酒业,商周青铜器里有大量的盛酒器皿,《周礼》就记载着酿酒方法。我国自古视酒为礼仪,为雅事,有“无酒不成宴”之说。所以国宴用酒是说大不大却绝不可忽视,在众多国产名酒中必须作出选择定夺。各种建议送到周恩来总理的办公桌上。总理拍板:“茅台酒”。

许是茅台酒其时在京华知名度不高,许是连年战事茅台酒在京华断货,偌大的北京城竟然找不到一瓶茅台酒。周总理亲自摇通了贵州省委第一书记苏振华的电话,让他在国庆节前调运一批茅台酒到北京。苏振华立即通知遵义地委书记陈璞如,陈璞如又通知仁怀县委书记杨用信、县长潘广乾。仁怀县政府很快组织了一批茅台酒日夜兼程启运北京。

茅台酒国宴上一亮相,受到出席宴会的各国元首、大使和嘉宾的交口赞誉。这种高烈度的白酒一夜誉满天下。中国——茅台酒,有了某种关联的记忆。从此,茅台酒成了国宴和其他重大国事活动的指定用酒。周总理招待外宾,私人宴请,都是用茅台酒。茅台酒也成了中国驻外使馆的必备酒。

1956年,周恩来在山西视察工作,在农村、厂矿、学校跑了一圈回到省城太原,山西省委、省政府领导深感总理劳累,也知道他好酒量。在简朴的宴席上,一切都是山西地方土特产,山西的名酒——汾酒也稳立在席桌上。

大家就座之后,总理出人意外地说:“今天,我请大家喝我带来的酒!”

大家都以好奇的眼光看着总理。总理会用什么酒给大家惊喜、意外和开眼界?是外国洋酒,还是什么?

随行人员把酒拿来了,周总理说:“我请大家喝茅台酒!”

周总理为什么对茅台酒情有独钟?这里有着一个在共和国建立之前的故事。讲述者是周总理侍卫长、原武警警卫局副局长成元功和周总理侄子、广州保税局管委会副主任周尔钧。在长征红军三渡赤水前,周总理和刘伯承用茅台酒举碗发誓:喝不过三碗不过河。周总理把景阳冈上武松打虎“三碗不过冈”,演义为痛饮三碗歼敌军鼓舞人心。周总理还对他们说过,长征路上茅台酒被看成是包治百病的“万应良药”,治伤,镇痛,解毒,还可治疗伤风感冒。那时茅台酒虽已得过世界金奖,却是土罐子包装,不贵,又是就地取材。周总理用茅台酒治疗感冒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晚年。他感冒很少服药,抓一把花生米,边嚼花生米边喝茅台酒,三杯茅台下肚,出点汗,盖上被子睡一觉,感冒症状就可缓解。

1998年9月,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在公司办公大楼前,隆重举行周恩来总理塑像揭幕仪式。对开国元勋的缅怀,屹立着;茅台酒和共和国的情缘,屹立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