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茅台酒不见了兰雪 - 茅台故事365天 - 蒋子龙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茅台故事365天 >

收藏的茅台酒不见了兰雪

在鲁西北小城,有一个风俗:六十六,吃闺女一块肉。退休老教师吴若虚,今年刚好六十六,农历腊月初一是他的生日,今天正是他的66华诞。他的儿女们都回家来了,是来给他老人家过六十六大寿的。

中午十一点半左右,珍馐佳肴摆了一桌子,一家人团团围坐,吴老师和他老伴坐在上首,孩子们依次落座,就等着上酒了。

“爸,上茅台酒啊。”女儿提醒着今天的老寿星——爸爸。

可吴老师“哦、哦”地支吾了半天,也没有拿出茅台酒的意思。

全家人都很疑惑。

原来,去年元旦,他女儿下了很大的决心,才从金万家超市的名酒行买了两瓶茅台酒,心想,父亲没有什么爱好,一辈子就是喜欢每天喝一点白酒。前半辈子尽喝老白干,还是散打的多,瓶装的少。今天一定要让父亲享受一回“国酒”的味道,以表示儿女们的孝敬。可吴老师接过茅台酒沉吟着,就是舍不得打开。

“唉,两瓶茅台酒800来块啊,十几口袋麦子钱呢。够三口之家的农民一年口粮田的生产投入了。买老白干能买400来斤,够我喝二、三年啊!再想想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爷爷又忆苦思甜了。”孙子抢着学爷爷的腔调,装摸做样地说:“不要忘记过去,生活上不要奢侈……”

儿媳呵斥着孩子不许多嘴。大家看着孩子天真、活泼的鬼脸儿,都笑了起来。

“爸爸,现在生活好了,您老辛苦了一辈子,如今又退休了,应该享受一下了。”姑爷诚心诚意地劝说着老岳父。

“孩子们啊,现在生活是好了,消费水平也提高了,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福啊,我们不能忘本啊!”有着丰富生活经历的吴老师抒发着内心的感慨。同时,话锋一转,又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条件好了,赶上了好时候,我不反对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住好的,但我反对铺张浪费,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勤俭节约啊!更不能忘记,还有生活很困难的人需要大家帮助啊!”

“爸爸说得对!”孩子们异口同声地附和着吴老师的观点,并表示听从爸爸的“谆谆教导”。

听完吴老师的一席话,女儿说:“爸,下不为例,这酒还是喝了吧。”

“别,前几天,我去酒厂现接的“中溜”酒,是在酒厂工作的老酒友给我的特调,价格也合理,可好喝了,今天就喝它了。”

“爸,那……茅台酒哪?”

“留到过年我六十六大寿时再说吧。”

谁也拗不过老爷子啊,儿女们想,让老人高兴就是我们最大的孝敬啊,就听他的吧。只好把两瓶茅台酒让吴老师珍藏起来了。

星转斗移,时光荏苒,一年多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如今,全家人围坐在吴老师六十六大寿的寿宴上,谁也没有忘记去年那两瓶茅台酒的事儿,儿女们以为这回老爷子该把茅台酒拿上来了吧。

可是,在女儿提示时,吴老师却支吾起来了:“哎,孩子们,前些日子,我特意又去酒厂灌了一桶“中溜”酒……”

没等他说完,外孙女顽皮地说:“可好喝了。哈哈!”

“去去,好吃的也堵不住你的嘴!”吴老师老伴亲昵地斥责着外孙女。

吴老师的儿子,今天也买了两瓶好酒,既然老人舍不得喝“国酒”,就建议喝他带来的酒。

吴老师忙不迭地说:“好啊,就这么着了。呵呵,这……”好像还有什么话要说。

其实,那两瓶茅台酒,吴老师是拿不出来了。可茅台酒到底哪去了?这可成了全家人的一个谜。

正当吴老师欲言又止,处在尴尬的场面时,突然,门铃响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