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后杯留香卫宣利
那天,李老师意外地找上门来,说得了一瓶好酒,专门过来邀我共尝。没想到李老师带来的竟然是瓶精装茅台酒,李老师得意地说:“这可是被公认的世界名酒啊!”看着瓶中清冽干醇的甘霖,我心里却涌出无限的愧疚,为酒,也为人。
那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离县城一百多公里、只有两个教师编制的乡村小学任教。学校地处边远,信息闭塞,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与我同校的就是李老师,他瘦高个子,近视镜后一双眼睛闪着醇厚热情的光芒。我的到来让李老师很兴奋,我们在一起谈人生谈爱情谈教学,苦中作乐。慢慢的,我知道了李老师家在县城,爱人是一家小厂的职工,有个聪明可爱的女儿。由于与家相距太远,而且交通不便,李老师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两人就这样一直过着两地分居的日子。
“为什么不去活动活动,早点调回去?”我问李老师。
“调回去?谈何容易啊,我一没钱二没关系……”李老师无奈地说,憨厚的脸上黯然神伤。想想也是,我不也一样,曾经踌躇满志如飞天的雄鹰,如今被抛在这个鸟不落脚狗不拉屎的地方,飞扬的青春被寂寥的岁月一点点掩埋。每每听到同学分得这样好那样好的消息,心里总是空荡荡的。
有一天晚上聊到深夜,李老师忽然从床底的旧木箱子中拿出一瓶酒,说:“知道吗?这可不是普通的酒,是我们的国酒,茅台啊。本打算用来活动的,可我总觉得这事有点羞人,所以一直拿不出手去。”我有些惊讶,要知道那时我们每个月就一百多块钱,一瓶茅台酒得好几个月工资呢。可憨厚正直的李老师,却宁肯让这瓶酒在床底下沉寂。
就因这瓶茅台酒,至今都让我愧疚不已。那次,李老师的爱人病了,李老师便请假回家,留下我一个人守校。李老师走后第三天,乡主管教育的副乡长竟然破天荒地来到我们学校检查工作。这可是掌握着我们“生死”大权的大官啊,我紧张地汇报完学校的情况后,已是午饭时间。乡村野地,当然没什么好吃食。我到农户家买了只鸡,简单备下伙食。饭菜熟了,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我一咬牙,悄悄拿出了李老师的那瓶茅台酒。
那顿饭气氛非常好,副乡长喜笑颜开,一个劲地说:“小杨同志这日子过得不错嘛,还有这么贵重的酒。”我信口开河说:“这是我在省城工作的叔叔给我的,一直没舍得喝,专门孝敬您的。”“嗯,不错不错,好好干。”副乡长醉眼蒙蒙却又意味深长地说。
李老师返回学校后,我以学校被盗搪塞了酒的去向。李老师没说啥,只是暗暗叹气。
不知道是不是那瓶酒起了作用,一年后我被调离了农村,进了乡中心完小。五年后又进了县文联。工作顺了,我却并不轻松。那瓶茅台酒,成了我心头不能碰触的痛。每次在宴席上看到茅台酒,我就脸发烧,心打颤。甘美醇冽的美酒,仿佛成了我的毒药。直到后来,我托朋友帮忙,把李老师调进县城。
今夜,李老师就是这事来的。开了酒,李老师邀我频频碰杯,满是感激地说:“要是没有你的帮忙,我真要在那所学校里呆到退休了。”我羞愧难当,说:“李老师,其实……”李老师却打断了我的话:“兄弟,什么都不说了,喝酒!这茅台酒真是好酒啊,难怪人们说它‘风来隔壁三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我看一点也不为过!”
那一夜的茅台酒,喝得我的心潮湿而酸涩。
送走李老师,我把玩着盛过酒的杯子,闻着杯里还流动着的醇香,心却难以平静。茅台酒从初始形态的“枸酱”,经清代的“回沙窖”演化而来,及至在20世纪初定型为“茅台酒”,迄今已有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茅台酒历经千锤百炼,才修成了超凡脱俗的大气,出落得美仑美奂。做人,也当像茅台酒一样,坦诚待人,不为私欲困扰,经得起岁月的考验与磨练,方能品味出人生的清冽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