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茅台酒等于30斤白酒的故事曹多勇
这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邻家大叔的身上,就发生在我十岁那一年。
那一天,我邻家大叔嫁堂姐,堂姐哥送来两瓶茅台酒。大叔家住在农村,种着家里的几亩地,供养几个孩子上学,日子过得很紧巴。偏偏大叔是个喜欢喝酒的人,一天喝两顿,一顿二两五,两天就得一斤白酒。这一点堂姐哥还没做大叔的女婿之前就已经听说过。这一天堂姐哥正式娶大叔家的堂姐做老婆,正式做大叔的女婿,送两瓶茅台酒过来孝敬孝敬老丈人也是应该的。堂姐哥家庭经济条件不算差,堂姐哥在水电组上班,他的父亲在县检察院当院长。堂姐走了,房屋空了,我邻家大叔的两只眼睛微微地闭着,两手慢慢地摩娑着茅台酒的酒瓶,一副陶醉的样子像是在做梦,又像是早已闻见茅台酒的酒香。渐渐地,我邻家大叔的一副眉头紧皱起来,心里想到这么一个大难题——两瓶茅台酒我是自己喝呢,还是不喝呢?
真实地讲,大叔喝大半辈子酒,酒的斤两喝进肚子里不少,酒的品种也喝进肚子里不少,要是说到茅台酒恐怕也只是听别人说一说,自己没喝过,连见都是头一回。这么名贵的两瓶酒,大叔想喝又舍不得喝。
嫁走堂姐的第二天,大叔就来我家找我爸协商这件事。
大叔直接地说:“我舍不得喝这两瓶茅台酒,不是我不想喝,是我觉得喝下去不合算。”
我爸也是一个喜欢喝酒的人,知道大叔的一颗矛盾心理。我记得当时我爸是这么劝说大叔的。
我爸说:“你我都这么一大把年岁了,还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你想想要不是侄女嫁到县城里,谁个能给你送这么贵重的茅台酒呢?要是没人给你送茅台酒,你就是想喝又去哪里喝呢?”
那时候,茅台酒的价格是30块钱1斤,我爸、大叔他们经常喝的白酒是1块钱1斤。
大叔向我父亲算下这么一笔账:“我一天喝半斤,两瓶茅台酒只够我喝两天,我要是拿一瓶茅台酒换回30斤白酒,两瓶茅台酒换回60斤白酒的话,够我喝4个多月呀。”
我爸咂吧咂吧嘴说:“不喝就不喝,有些酒喝比不喝是一种享受,有些酒不喝比喝是一种享受。”
那时我小,听不懂我爸的话。大叔是个大人,两眼呆愣着的,也像是没听懂。
我爸解释说:“就说集上卖的一块钱一斤的白酒,好多人都说味道差不好喝,你说我俩天天喝、顿顿喝,哪一天、哪一顿不是一个享受呀?”
大叔点点头,说明他已经听明白。
我爸继续解释说:“茅台酒是国酒,它的味道你想有多香就会有多香,喝进嘴里你想它有多好喝就有多好喝,依我看呀不喝比喝还要好。”
我爸看出邻家大叔的心结,一番话也就解开邻家大叔的心结。一句话,还是那时候农村太穷了,两瓶茅台酒价值六十块钱,怕是值一亩地的一年收入呢。
隔天一大早,邻家大叔就悄悄地拿着两瓶茅台酒去集上,找到酒坊主人说出要换酒的事情。那人也是一个爽快人,二话没说就与大叔成交这笔特殊的生意,还白白地送给大叔一只能盛百十斤重的大塑料桶。六十斤白酒装里边,大叔扛着塑料桶,孩子似的一路哼唱着歌曲回来家。那一天,我在村头的一片空场地上玩耍,听见邻家大叔嘴里唱的是一首很老的革命歌曲:“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
邻家大叔是个不会唱歌的人,也就是一个很少唱歌的人。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我唯一一次听到他唱歌。
大叔拿两瓶茅台酒去集上酒坊换六十斤白酒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村东村西,人人都知道。村人纷纷来大叔家看热闹,拥挤满满一院子。大叔不吝啬,拿出酒杯,倒出白酒,会喝酒的村人都上前尝一口。村人说,大叔的白酒味道跟他们家的就是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村人说,他们家的白酒是去集上买的,大叔的白酒是拿茅台酒换的,喝到嘴里自然就多出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这股说不出来的味道就是茅台酒的味道吧。
“喝——,喝——”邻家大叔一边让着村人喝酒,一边自己慢慢地醉起来。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现在农村比过去富裕许多,邻家大叔后来喝没喝着茅台酒我不知道。邻家大叔“一瓶茅台酒等于30斤白酒”却在村子里流传至今,成了茅台酒的一个经典故事。
(陆梦林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