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于神奇远山
八月的早晨,拉萨阳光灿烂,汽车从香巴拉宾馆开出来,一路往西驶去。
这次藏南之旅,点燃了大家的兴奋点。从拉萨到日喀则,江孜,再往中尼交界的边境亚东,如果可能,还要去樟木口岸。眺望着窗外拉萨河谷的景色——清澈的流水,青葱的灌木丛,还有河中的绿岛,有人唱起了歌。而姑娘们在座位前的靠背上插上了一株株格桑花。一切都预示着此行的顺利和快乐。
中午时分,汽车开始爬山,神气的小胡大声地喊道:“冈巴拉山!”
啊,冈巴拉!
人们在地图上认识过你,在有关旅游的小册子上读到过你。可现在,你就耸立在大家眼前,确乎让人又惊又喜。
连性格内向的朱兆林也沉不住气了,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用手提摄像机不停地记录下一路的景色。
司机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志愿兵,一路上没有说过一句话,有人问他关于冈巴拉山的情景,他只轻轻地嗯了一声,仍然手握方向,双眼专注地望着前方。
汽车越往上爬,速度就越慢,山上的景色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树木从阔叶林到针叶林,而越往上,草木越稀少。领队老田是一个阅历丰富的人,他说,拉萨的海拔3900米,要翻越海拔5000米的冈巴拉山,需要做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可是大家并没有把他的话当作一回事。
路越来越窄了,弯道也越来越多,年轻的司机仍然一言不发,专注地开着车。而兴奋了一阵之后,有人开始打起了瞌睡。
车到半山坡的时候,嘎地一声停了下来。
司机掀开了发动机的盖子,一股油与水混合的气味冒了出来。大约引擎出了什么毛病。志愿兵司机和他的副手不慌不忙地检修起来。
趁着这个当儿,大家一窝蜂地下了车,车外空气清新,但温度很低,跟车内相差很远。姑娘们走到路边的小溪旁,采摘一朵朵野花,棒在胸前留影。小胡掬起一棒溪水,不觉啊了一声:“好冷啊!”
如果说,此刻拉萨正是盛夏,而这里已是深秋。领队老田说:“到了山顶,就成了冬天,说不定还会遇上暴风雪。”
小胡吐了一下舌头,摇了摇头:“不会吧。”
朱兆林:“怎么不会,不定还会遇上泥石流呢。”
这么一说,大家还真有点害怕起来。
幸好志愿兵司机把车修好了,发动机又响了起来。大家同声欢呼,就像解除警报那样,一下子轻松起来。
继续上路,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翻过这个山巅,一路向下,就到了羊卓雍湖畔,再往前就到日喀则了。
可是没走多远,中巴车又停下了。
这一次,大家没有下车,有的人在睡觉,有的人望着志愿兵司机车上车下地忙碌。总的说还比较平静。
不知过了多久,车又开始前行。不过速度慢了许多,发动机的声响也有些忽强忽弱。领队老田坐在司机后的那个位置上,沉着地注视前方,他没有像别人那样打瞌睡。
当他听到汽车嘎地一声又停了下来,心不觉地往下一沉。
他跟着司机下了车,走到年轻的志愿兵面前,轻声地问道:“到底出了什么毛病?”
这辆国产中巴车,是从西藏军区司令部借来的,两个司机是派差,同车而来。年轻的志愿兵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道:“这不是我的车,我以前没开过。”
此外,他就没有再多的话了。
老田有些纳闷,更有些担忧。眼见天色渐晚,如果车子修不好,天黑前不能下山,麻烦可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