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王爷,你不是柿子,是汤圆 - 重生八贤王 - 黑吃黑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重生八贤王 >

第54章 王爷,你不是柿子,是汤圆

午饭后,苏徵躺在软榻上昏昏欲睡,赵宁那边儿苦着脸进来了。老赵管家心里也烦着呢,怎么今天这么多事儿啊!

蹑手蹑脚的走到苏徵近前,犹豫了一会儿刚要出声喊起苏徵,他就看到觉得身上一寒,往某人那儿看了一眼,恰好与某人的眼神相交。

老赵顿时明白了,识相的走到某人身边儿比划了个手势。

清然了然,于是起身跟他一起走到外间。

“说吧。”

赵宁小声道:“二爷,开封府的人来了,说是要见爷。”

开封府的人来了和包拯来了,这就是两个不同的含意了。清然在这府里呆了两个多月觉得眼前这位狡猾的管家十分有趣味。问道:“来人是谁?”

赵宁恭声回道:“是公孙策。”

清然沉默了下才吩咐赵宁:“说他午时受惊了,不宜见客,将人带到书房来,我见他。”

赵宁听了清然的回答没有任何迟疑,应声称是,而后就退了出去。

清然看着他的背影更觉得这管家确实不凡。明知道他的来历有问题,却对他一直恭敬有礼,就算他身上有重重疑点,但只要苏徵一句话,哪怕明知道是谎言他也可以当成真的来听。

有这样忠心耿耿又懂变通的心腹,让人真是羡慕。而后他不由想起了司命天那一摊子事儿,眉头微拢,烦呢。

慢慢的走出去,而后细心的带上了门,吩咐门外等候的侍女不许进去打扰后,他走进隔壁的书房静静等待赵宁将公孙策带来。

再说公孙策听到赵宁的话后也不由惊奇了那么一下,八王爷那位一向沉默寡言的高手师弟要见他?他心中沉吟了下,对赵宁拱手一礼。

赵宁赶紧躲开,对他苦笑道:“公孙先生,你这是作甚?可吓煞老夫了!”

公孙策看到他那样子不由笑笑,冲他又拱手:“赵管家,这一礼您还是担得的,公孙策只是想问管家一事。”

赵宁看了公孙策一眼,见他正灼灼的看着他,他顿时觉得有点头大,依旧是苦笑:“我说公孙先生,您非要难为我做什么呢,这府中上上下下的事情都是我打理不错,但我究竟只是一个奴才而已,又能帮得上您什么呢?”

公孙策陪笑道:“您只需要将答案告诉我就行了,公孙策只问一事,绝不过分为难您。”

赵宁皱着眉头看着他,“让我猜猜,你是想问我们府上二爷的来历?”

公孙策颔首,温润的黑眸瞧着赵宁不放。“包大人和王爷乃是相交多年的知己,却从来都不知道王爷什么时候有这么一位师弟,更不知道王爷什么时候拜过江湖人为师。而这位清然先生好似凭空出现一般,让我们查不出丝毫的来历。更让人惊奇的是他武功高绝,可江湖上也从没有这样一位人物……”

赵宁摆摆手,面色有些不悦。“公孙先生,关于二爷的事情王爷曾亲自吩咐过我,不许过问,这事儿我这老奴也是真的不知,今日王爷也受了些惊讶,所以是二爷代为接见,有什么问题您不如亲自去问二爷?”

说到这儿他的脸色稍稍和缓了些,又道:“这是二爷回来后第一次说要见什么人,想来也是有事情想与你商议呢。”

公孙策叹了一声,他就知道没那么容易从眼前这位老人家口中探出什么风声,答应了下来。

如今刘太后重病,八贤王府中一月几次出现刺客刺杀,庞大的压力都压在了包拯的肩上。他若不能查个水落石出,不知有多少人会迫不及待的将责任推倒他的身上。

这纷乱的政局让公孙策看着都觉得心累啊。

依旧是那间和苏徵的寝室只有一墙之隔的书房,只是公孙策今天在书房内见到的人并非是书房的主人,而是面容冷峻的清然。

“清先生。”公孙策对清然拱手一礼。

苏徵并没给清然身上挂什么名头,他懒得做,也晓得青年也不屑应承。而公孙策却是有官职在身,如今他对清然这一礼,却也算的上带着敬意。

清然看了公孙策一眼,见他笑吟吟的模样缓缓点点头。赵宁这时亲自给两人端上茶水,而后却并未提下,反而对公孙策笑道:“公孙先生,这是府中新制出的新茶,您尝下。”

公孙策苦笑,这老人家啊。虽然说要让他问清然,可还是担心冷面青年一不小心被他套了话去,居然亲自招待他这个不入流的小官,能让他说什么好呢?

谢过了赵宁,公孙策看着清然道:“清先生,今日公孙策前来乃是为了了解一下今日中午之事,据闻王府今日又出了刺客?”

清然点头,“没错。”

公孙策又道:“敢问清先生当时是否在场?”

清然又点头。

公孙策皱眉道:“那又敢问先生,为何今日并未派人通知开封府?”

之前八王府几次遇刺都曾派人喊来开封府的人,毕竟这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而今天案发后八王府并未派人来通知,还是杨家派人来说某件事的时候顺带一提,才让包拯知晓的。

这让包拯觉得十分没面子!

不管他是个怎样清廉公证的官儿,他的本质还是个书生,是个读书人,是一个要面子的读书人。

八王府居然没向他们提这事儿,是不是没将他们开封府放在眼中?虽然包拯相信苏徵,但是又能挡住众人之口吗?

于是公孙策来了,一见清然就对此事表达了不满!

清然看着他淡然回了句:“只是觉得没有那个必要罢了,几次刺杀对方都没有得逞,却助长了对方的气焰,我想包大人对此也心知肚明。”

公孙策冷下脸来,“听先生之意,是对我等不放心了?”

清然悠然的端起茶盏轻啜了一口,而后冷然道:“公孙先生,从我的立场来说,我并非希望我那师兄出现在朝堂之上。”

公孙策愕然,继而有有些了然,于是顺着清然的话道:“王爷一心为公,却可惜身体……”

“那只是其一,这层出不穷的刺杀是其二,我只想问公孙先生,你们开封府既然已经有了怀疑对象,为何不深入调查下去?如今刺客的猖狂,你们难道没有责任吗?”

公孙策默然。

所谓的南唐余孽与大王爷的之间的联系他们已经了然于胸,但却并未有明确的证据,尚且从包拯的角度而言,如今太后病中让出了手中的权利,杨太妃将苏徵请出来摄政,他这忠臣心中虽然松了一口气,但是对苏徵又何尝是真正的放心?

在小皇帝亲政之前,他们这些忠臣不管是对任何人都不会放心的!

他们这种放纵的策略一是希望大王爷可以继续针对八王府有所行动,好引蛇出洞,而另外一方面则是希望可以让大王爷对苏徵在朝中形成一定的压力,防止苏徵一人独大……

这用心也能称得上良苦,但说出来却不太好听了。如今清然这样一句话将其中的关键说出来,即使是公孙策面上也有些发烫。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