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了定大师死在了波浪淘淘大海之上,然后,葬了这无垠的大海之中。
就在赵坐着海船,往南而归时。
封县城,赵宅。
满目的正红色,张灯结彩。
这一天,是天成四年八月初一。在走完了六礼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后,终于走到了最终的一步,亲迎。
赵家与米家的联姻,亲上加亲。这新郎官和新娘子,自然便是米家二房的长子米隆安,以及赵家的长女赵茵。
说起来,这对表兄表妹成婚,在这世道的人看来,真可谓是天作之合。
杜明月在赵茵的闺房里,正陪着长女说说话儿。毕竟,这是赵茵在娘家的最后一日。从今个出了赵宅的门子后,赵茵往后,就是米赵氏,是米家的新媳妇了。
“真可惜,哥儿不在。”
“不然,就应该由他送你上花轿的。”
杜明月说话时,是真觉得这婚事太急了。在杜明月看来,赵茵便是及笄后,再嫁亦是不迟。奈何,这是夫君和姐夫米家那边的意思,既然两家的家主都同意了,杜明月自然也是没了异意。
哪怕,长子赵还在海外,她真觉得长子哥儿缺席了长姐赵茵的婚礼,是一件颇为遗憾的事情。
“母亲放心,再过些时日,弟就会归来了。”
“至于我的婚事,爹和米家都说妥当了,自然依着长辈们的意思了。”
话到此处时,赵茵还是红色眼睛,眼框子里含了泪水的道:“我就是有些不舍得大家……”
“茵姐儿,这还没到哭嫁的时候。”
“莫哭,莫哭,别花了你的妆。”
杜明月忙劝了话,说道:“倒是我啊,惹你伤心了。”
“你嫁去米家是好事儿,你大姑母会多照顾你一二。在米家,你总归跟在自己家,差别也不大。”
“就是要多注意些,处理好你婆母跟大姑母之间的关系。”
“好了,好了,母亲不多讲了。”
“总之,你那夫君,你也是见过面儿的。是个和善人,往后,你们夫妻好好过日子,你爹啊,心头就是高兴的。”
一通子话说下来,杜明月倒越说越觉得,赵茵这婚事,是真心不错的。
因为,赵茵的夫君米隆安,瞧着是个性子妥当的青年。前途也不错,家业也不错,赵茵嫁过去,小日子自然会越过越好。
亲迎,自然是米家的米隆安亲自来赵宅,迎娶了新娘子。
不过,三日回门,赵茵却是不能了。因为,米家全族里有头面的,都把家安在了金陵城。这米隆安迎娶了赵茵后,也是会把新娘子,迎到了金陵城去。
这往后,赵子殷想见了长女赵茵,倒是颇难了。
这古代嘛,就是如此的交通便利。
赵宅嫁女,是红火热闹了一天。
晚间,杜明月才发现,那喝酒喝得醉意浓浓的夫君嘛,却是欢喜之时,又是不舍得了女儿啊。
杜明月没多说了什么,只是侍候着这个醉鬼啊,好生的歇息了一晚。
倒是次日,赵子殷把嫁女儿的不舍得给掩饰了下来。
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
月圆人圆时,赵乘坐的海船,也是行驶到了蓬莱岛。
来时,赵没有去得蓬莱仙门。归来时,他却时进了蓬莱仙门的洞天福地。
蓬莱仙门的山门,又叫蓬莱仙境。
何为仙境?
自然是美不胜收,仙意飘飘。
亭台楼阁不提,那所谓的云中之城,赵是见之时,真吃了一惊。
蓬莱仙境,建于蓬莱仙巅,其仙境之内,是云雾袅袅。那主峰的宫殿楼阁,真是如坠去中一般,让人望之,真以为是人间仙境。
特别是这仙境之内,还有常年花开不败,所赠之花香,时时萦绕于鼻间。
“赵小弟,地藏殿的殿主,要见你。”
“我带你过去吧。”
梁行砚知北国一行中,唯一归来的蓬莱仙门弟子,自然是作为了赵在仙境之内时的引路人。
地藏殿,是一处禅殿之中。
那殿主是一位很慈祥的老和尚,他胡须和眉毛全是雪白的颜色。
赵见到了这位殿主时,老和尚笑眯眯的说道:“老纳法号平安,小施主不介意,称老纳一声平安贤者,即可。”
赵不太懂得修行中的难与易,自然不会知道,释宗的贤者和道宗的真人,那都是寿数有五百载的活神仙。
不过,凭着本能,赵知道面前的老和尚,是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
“平安贤者,您见小子是不是想问印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