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却说李承乾被放在那红毯上,看着各式各样的物件,颇有些哭笑不得。他扭动着小身子,朝离他最近的一卷竹简爬去。
好不容易将那竹简倒腾开,李承乾瞧了瞧里头的内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原来是一卷《诗经》,李承乾扫了两眼,颇为无趣地直接扔开。
太子妃在一旁瞧着笑道:“我怎么觉着,小世子像是能看懂那竹简里的内容,寻常的孩子,可都不会把竹简摊开来看呀。”
长孙氏蹙眉道:“太子妃说笑了,承乾如今不过周岁,尚未识字,怎么会懂得这些。”
太子妃的话,自然也传到了李承乾的耳朵里。他心下一咯噔,立即警觉起来。
的确,身为一个孩子,抓周礼上自然只会抓到什么是什么,他方才的行事,显然不像孩童。
李承乾左右看了看,左手边放着的是一张弓,右手边放着笔和砚台,前头还有长命锁,金银玉器,而在离他最远的地方,还有一卷竹简。
李承乾疑惑了,他知道竹简书卷代表的含义是聪明好学,文辞出众,按理说绝不可能同时出现两卷竹简,这样不仅没有任何意义,也会干扰孩子的注意力。
而他已经确认,第一卷竹简的内容是《诗经》,那么最远处的竹简,则极有可能代表的是另一重含义。
抓周礼上,为了求得一个好兆头,一般是不会放寓意不祥之物的,所以那竹简,究竟是什么呢。
李承乾索性坐在地上,结果刚一坐下,就被硌了一下,李承乾伸出小手往臀下一摸,望着那物件哭笑不得。
那是一只呆头呆脑的麻布老虎,正傻傻地瞧着自己。
李承乾嘴一噘,抬手就将那老虎扔得远远的,谁稀罕这玩意儿。
人群中传来了轻笑声,李渊也笑着冲李世民道:“世民啊,你这个孩子,是个有性格的。”
李承乾郁闷地坐在地上,这满毯子物件,没有一样是他想抓的,与其拿《诗经》、角弓这样无趣的东西,还不如孤注一掷,直接拿那未知内容的竹简,保不齐还能有意外收获。
这样想着,李承乾就径直往那竹简爬去。
看着他的动作,一时间李世民与长孙氏的脸色都有些微妙,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坐在上首的李渊。
李渊早已收敛了脸上的笑意,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李承乾的动作,直到确认他将那竹简牢牢地抓在手里,才长出了一口气。
长孙氏刚想冲李承乾招手,就见李承乾脚步未停,小小的身影爬到了太子李建成的跟前。
太子原本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冷不防脚下一个小豆丁爬过来,紧紧拽住了他的衣裳下摆。
“承乾,你怎么了?”太子很快反应过来,和颜悦色地问道。
可他忘了,李承乾不过周岁,连话都不会说几句,如何能回答他的问话。小小的孩子只是拽着那冕服不说话。
长孙氏经过短暂的吃惊,也试图上前将李承乾拉开,无奈李承乾就是死死地拽住那冕服不松手。
人群中,忽然传来了一把声音,一位朝中的老臣颤声道:“我眼花了,看不大清,世子究竟抓住个什么东西?”
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人这才反应过来,方才世子明明就是在抓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