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沈白赴汴京 - 穿越之套路影帝/悠扬 - 浅溪无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76章 沈白赴汴京

因为杭青青的特殊性,沈白和她的谈判显得比较客气,但是杭青青为沈白带来的惊讶却不仅仅是用“欣喜若狂”四个字就可以言表的。

“我们杭家不似岳家要在这里做什么晒盐场,换种生存方式在何远通造反,我夫君被害开始我就已经下定决心,如今整个江浙最好的造船师傅都在我的手上,我来是要和沈都督谈一谈造船的时间。”杭青青说完以后沈白楞了下。

“四弟?”贾世清看看沈白。

沈白摇摇头,看着杭青青:“什么船都能造?”

“什么船都能造,而且我已经造了十五艘大船龙骨,就等着图纸和特许改造战船。”杭青青看看沈白:“沈都督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明白,你有什么条件?”沈白正色的说到。

杭青青微微的扫一眼许进:“看在进哥的份上,你们又是兄弟,辽东的战船可以用木料来抵,一艘新战船得用三艘战船的木料换,人工我出,沈都督觉得合理吗?”

这个时代造舰速度底下,沈白治下的辽东都护府可以得到很多上好的木料,而且可以通过高丽和东海女真获取,他自然愿意。

“可以,其他方面呢,对待朝廷需要在下做些什么工作?”沈白在她面前都不好意思说是本帅,因为看她的样子,沈白心里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怎么样也得把她和许进撮合在一起,这样对他而言简直就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朝廷的特许,和战船的订单。”杭青青把目的直接说出来。

“好,我立即写奏折,要求回京议事。”沈白拍案说到。

杭青青笑笑:“很好,我最近都不会走,想在这里转转看看有什么生意可以做。”

“让三哥/三弟,陪你吧!”贾世清和沈白竟然默契的一起说到。

“进哥?”杭青青看看许进,后者挺起腰:“没问题。”

“今天晚上我想设宴款待扬州岳扬,不知道杭小姐有空吗?”沈白问到。

杭青青摇摇头:“女儿家,不便出席这样的宴席,我还是静待沈都督的好消息吧!”

“好,你可以在城内划一个区域开府设店,让大哥安排就是!”沈白一视同仁的招商政策没有改变。

“那最好不错,我看好后就会和贾大哥商议。”杭青青起身告辞,许进和贾世清也起身准备陪着她出去。

“对了,沈都督,不知道可看了最近一期的《要闻月刊》?”杭青青转身问。

自从来到辽东处理军务后,沈白哪有时间看这个书,摇了摇头。

杭青青递出一本,刚好是十月底,就是十月期的:“看看,或许会有感触。”

沈白起身接过,看着杭青青翩然而去,心里不禁感慨此女的风度。

他们走后,军政殿又安静下来,肖衍送来一杯茶后,站在殿外守卫。

沈白打开十月份的《要闻月刊》,上面的标题里有三个关于辽东的评论。一个是《辽东之胜背后的女真民族》,沈白翻开逐字逐句的认真看了一遍,文章的结论是因为契丹的凶残,和大契丹主义导致了女真和高丽的联合反戈,并因为契丹北院的咄咄逼人,而导致辽东都护府的起手反击,最终导致辽东的变化发生。这样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契丹前期扩张所种下的恶果,也应证了天理循环,胜极则衰之道。

沈白看来嗤之以鼻,写他的人的论调偏手拉得太明显,却还扯上了什么天理循环的论调,讲求因果。

同时又将战火的根源转移到契丹本身,将导火索变成了不堪欺凌的女真和高丽,这就是舆论战的作用。

虽然不是人人都吃这一套,但是却不敢说契丹国内也有软骨病的,看多了就受了影响,日后成为‘议和派’也说不定。

这就是舆论导向的问题,也是一种另类文化冲击的表现。

在历史上契丹后期和金后期,虽然北宋被打得抬不起头来,但是佛儒道的文化神髓还是深入了两国之中,尤其是金后期,蒙古的贤良将才里的明安将军,由他推荐的耶律楚才等人才,都是身受中原文化影响。

耶律楚才居住在庙里,推崇着儒家思想,推荐成吉思汗见道教的丘处机。

这都是中原文化以另一种方式战胜草原野蛮文化的表现。

第二篇文章是《辽东军力变化的表象》,通篇的介绍了辽东都护府在改革进程里的步伐,尤其是对宇文拓当年建设三大都护府,决战域外的吹捧。

第三篇则是对《辽东渤海资源分布》的一个分析,对前沿的区域,和渤海湾以上的资源丰富,曾经这里的文明,还有这里的历史,出现过的高度文明和政权做了一个完全的概括。

沈白放下手里的《要闻月刊》,心里不禁的感慨,这三篇文章从战争起源、结果,到变化,进程,和历史的原因等等全面的分析。

不论怎么样,他都相信这里面有宇文拓的影子在,或许是他亲自下令授意写的。

而这样的文章也成了最近辽东都护府异常繁荣的开始。

“姜还是老的辣!”沈白感慨到。

提笔写好奏折,发了个六百里加急出去。

晚上岳扬带着几个扬州商会的客人前来,沈白给足了他们面子,宾主甚欢的谈论了贸易路线,发展潜力,还有港口建设,城市规划等等的。

扬州商会的客人们虽然一直埋头经商,但是一个个都是混迹官商之间的老手,更是善于结交关系和发掘商机的,但是他们更多的是一种执着,对于利益巨大生意追求的执着。

这就是为什么此地多盐商的原因之一,守住最大的资源财富,并且形成一种强大到可以与王朝进行谈判的话语权,如果不经历重大的暴力打击。

他们就会生生不息的发展,不论大小,在整个帝国如同人的毛细血管一样,粗细分布在每个区域,而且至关重要。

汴京当夜就受到了加急的文书,这是沈白主辽东以来第一次以加急的形式上的奏折。不仅下面重视,就连到汴京大内时已经快二更的时间都没有阻挡这份奏折的突破,突破已经关闭的汴京城门,突破大内的门禁,直接送呈到殿前都点检舒昱的手里。

权衡再三的舒昱决定还是去叫醒刚刚睡下的宇文拓。

所幸今夜,宇文拓是在沈菲儿宫里休息。

汪公公在门外说明了舒昱来意,宇文拓和沈菲儿都紧张了起来,这样的紧张情绪在自从夺位成功后的宇文拓身上已经很久没有发生了。

穿好衣服,宇文拓看了眼紧张的沈菲儿安慰道:“不会有什么事情的,你先睡吧,朕晚上去书房睡。”

沈菲儿点点头,看着宇文拓离去。

南书房里,宇文拓看了沈白寥寥无几字的奏折,一拍放在桌上。

“这个狗沈白,又是什么原因都不写,就是说他要紧急来汴京面圣。”宇文拓不满的骂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