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少女,好好把握直播机会
流歌坐在一个大厅里,灯火摇曳,人影憧憧,耳边的说话声像树叶在风里的轻响。
没有人与她说话,她也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她想朝左右四下看,却发现自己的脖子僵硬得像木桩,一动都不能动。
放在膝盖上的手指摸索了一下,指尖碰到了细软光滑的织料。流歌转动眼球,发现自己穿着一身华丽的衣裙,像被绫罗绸缎包住的小猫,小野猫。
她想起来了,这是出发前的那一晚,国王在皇宫里为她们召开了盛大的宴会。再一回忆,当时坐在自己身边的人是――
流歌使劲地把眼珠子朝两边转动,然而是徒劳,皇宫的侍女为她精心梳理的发型恰到好处地阻挡了两边的视线。她能看到的只有自己的鼻尖以下,和天花板。
有一阵音乐响起来了,独奏的小提琴声,轻缓悠扬,好像天幕上袅袅的流云。
耳边嘈杂的说话声被冻住了。
琴声越来低,越来越沉,好像要坠落到深深的湖底。一丝悠长的拖音直直地划开湖水。然而下一秒,蝴蝶似的气泡升腾而起。一个接一个短促的音节欢快地流淌开来,像夏日的午后突如其来的甘霖。
流歌忍不住朝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然而她能动的只有眼球,演奏者也并不在她的视野之内。
乐曲声停了,从视野以外的另一端传来一阵掌声。流歌隐约记得,那里似乎是御座。
非常精彩――御座上的人说。
大厅里响起了暴雨似的掌声。
流歌听到自己身边的人也鼓掌了,她想跟着拍手,然而手沉得抬不起来。
“他挺厉害啊,”身边的人说,年轻的男人的声音,“真是看不出来,没想到他除了――”
流歌醒了,窗外是凌晨灰暗的天空。路灯的灯光像一簇被凝固的火苗。
掰掰手指,第三个月也快要过去了,不知道还要留在这里多久。
不知道还能留在这里多久。
流歌再度闭上眼睛。白天还有很多活要干,她要为工作养足精神。
*
记者那边消停了之后,汪泽的心情又好起来了。托阿潇想的那个什么个人定制的主意的福,再加上电视和网络的宣传效应,这个月的盈利旺得离谱,小店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申请的那个微博账户积少成多的有了近一千粉――一千呢,四舍五入就是一个亿,看看隔壁小书店和杂货铺,还连个账号都没有呢!
汪泽翻开了他的小账本,到这个月底,差不多能还清2/3的债了。
他又抬头看看日历,距离年底……还剩一个多月。
汪泽的视线在账本和日历之间逡巡了一会儿,毅然合上账本,从抽屉里拿出老婆留下的护手霜,给自己涂上。
只要这双手一天还是自己的,他就要好好对它。
不过,要是有一个可以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一夜……之类的机会,就好了。
汪泽伸手摸向裤兜,一顿,还是转向了另一边的烟盒,掏了根烟,咬上。
还是别打什么投机取巧的主意了,汪泽想。毕竟这20万的债就是这么来的――另外的10万是因为多管闲事,白背的。
他顺手刷了下手机,作为一个一千多粉的人气博主,就算日理万机,也得抽个时间来回应一下粉丝的热情。
上一条微博是十几小时前发的,果然又多了个评论――现在一共五个。汪泽喜滋滋地点开,刚咬上的烟掉了下来。
一下巴胡渣的老板瞪大眼睛,把那条短短的评论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
这就是一夜成名……不,一战成名的机会!
*
作为一档美食真人秀节目,《后街厨神》开播三个多月来,像擀面杖一样碾压了一大批同类节目的收视率――包括先前一度霸占30%的电视屏幕的国民综艺《爸爸别闹》。
这档节目的创意在本质上和其他料理真人秀一样,无非是两方队伍互相竞争,进行厨艺的比拼,最后分出胜负。但《后街厨神》之所以能成为“综艺擀面杖”,大概是因为……它是直播。
别的真人秀都是对着台本的录播,虽然保证了戏剧效果,但也缺乏真实性。观众不管看到什么,总觉得是台本安排好的,做戏给自己看。而直播对现场调度的要求更高,风险更大,也更有临场的紧张感。
除此之外,《后街厨神》在节目中使用的食材,全部由参赛选手提供――提供给对方。
“这不就是互相使坏吗?随便什么劣质的过期的都拿上来。”看完节目简介之后,点心师这样评论道。
“对啊,就是互相使坏啊――不不不,不允许使用劣质过期的食材,”汪泽说,“而且对方提供原材料,做完之后,还要让对方吃下去――就是你怼我我怼你啊,现在这样的节目才有人看!”
“挺无聊的。”听完老板的补充后,点心师这样评论道。
“是挺无聊――不不不,就算无聊,这也是一次机会!”汪泽着重强调了“机会”这个词,“是我的粉丝在微博上看到了,特意转发给我的!”
“我懂了!”流歌说,“就像那个什么……‘舆论’一样吧?我们赢了的话,‘舆论’就在我们这边!就有很多客人了!”
“……跟你想的有点出入,不过可能这样对你更好理解。”
“去啊去啊!”流歌像只看到球的小狗一样蹦起来了,“去去去!一定要赢!”
总之票数2:1,“快乐王国”糕饼屋决定要报名参加《后街厨神》的录制了。
*
报名的手续非常简单,比汪泽想象得简单多了。他在节目的官网上填了个表格,上传了几张照片,过了三天,就有栏目组的人打电话来联系他。
“本来你们是不太符合我们的要求的,”电话那一头的人说,“不过我们下一期正好有个新企划,身边的家常点心什么的。另一组的代表也找好了,跟你们的定位……正好有戏剧冲突效果――所以明天我们会来现场考察一下,顺便和你们沟通,要是没有别的问题,就这么定了。”
第三天的第二天,栏目组来了三四个人,前前后后转了一圈,临走给了本小册子――关于录制的注意事项。第三天的第三天,又来了一个电话,通知汪泽录制时间和地点,这大概就算是正式敲定了。
“我们是直播,一定不能出差错,”栏目组的人强调再三,“是直播,一定不能出差错!”
直播的时间在五天后。这五天里,汪泽天天用店里的小电视循环播放往期节目视频,让他的店员有空没空都看两眼――每支队伍的名额只有两人,阿潇是必须去的,至于剩下的那个机会……他把它让给了流歌――并不是因为他怯场,他只是给年轻人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嗯,不是因为怯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