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谈话
十六岁谈八十六岁的事,一句话跨越七十年。
这么一想,既遥远又梦幻。
如果可以,赵岁袅当然希望陪她到八十六岁的人是他。
中午回到赵岁袅家开始做饭,他点的菜她都不会,只能翻开菜谱按着步骤一步步来。谢意的聪明才智在厨房发挥不上,却偏要站在厨房门边等着她。
赵岁袅把一本名叫《家常菜大全》的菜谱摊开在案板边,一边看一边给盆中的鲈鱼撒盐和酒,再放入姜片、葱段进行腌制。
很安静的一段时间,谁都没有说话。
把鲈鱼放到边上等待腌制一段时间,开始做另一道糖醋排骨,赵岁袅切着备用的姜蒜。回过头,谢意正专注地看她做菜,见她回头,目光与她对上。
谢意双手插着兜,唇角一抹似有似无的笑。
“看我做饭会不会很无聊?”赵岁袅将菜籽油倒入锅中,放入冰糖炒糖色,一边炒熟的芝麻正散发着一阵香气。
也没否认,他之前哪知道做饭这么麻烦,“无聊。”不过看她还是很有聊。
“我去给你开电视,或者开电脑?”排骨和糖一起倒进锅,水滚进油里,猛地炸开,赵岁袅小心翼翼往后躲溅开的油,然后拿着锅铲将排骨一块块拨开,均匀排列。
“不用。”
他突然走过来,包住她掌锅铲的手心,“我来好了。”
赵岁袅把锅铲给他,调了调抽油烟机的档,站在旁边,“你会吗?”
“……不会。”他对做饭没兴趣,也不愿意浪费那个时间做这种事。
但是不愿看她被油溅到,要是受伤了怎么办。
油险些溅上他身上衣服,谢意很严肃地同她探讨,“我觉得炒菜很危险,在家里做饭还是应该用自动炒菜机。”
被他的新奇想法吸引,赵岁袅问,“有那种东西吗?”
谢意没涉足过厨房禁地,对厨房里的东西不了解,“没有的话,可以做一个。”
他炒着菜,赵岁袅拿着菜谱站在灶台边给他念步骤,一板一眼,很认真,“然后倒入生抽……香醋……”
谢意对份量完全没概念,认出调料瓶打开后就往锅内猛灌,赵岁袅连连叫住他,“谢意,你别倒太多,会很酸。”
翻过一页菜谱,赵岁袅说,“好了,接下来该放姜片。”
“然后是蒜片……”赵岁袅的话一顿,她看着谢意干脆利落的动作,扶额有些无奈,“那是姜丝啊谢意。”
接下来的清蒸鲈鱼,赵岁袅没敢再让谢意帮忙。
于是换谢意单手捧着菜谱给她念,用念机械说明用书一样的调。
谢意对这本菜谱很不满,“撰写人思维太不严谨,用量不够精确,一勺是什么意思?勺有多大?“
“他应该用毫升和克这样的词语描绘。菜谱的配图也与实物不符,姜片和蒜片看起来没区别。”
总而言之,他说,“这本菜谱不合格。”
赵岁袅觉得如果可以谢意会把厨房搬到实验室,做饭用量杯天秤作计量工具。
菜做好了,两人坐在一张大方桌上吃饭,坐对桌。
谢意毫不掩饰对自己参与制作的糖醋排骨的嫌弃之情,动都没动一筷子,刚刚倒醋倒过了头,小半瓶都放了进去。赵岁袅后来把排骨们捞出来用白水煮一遍沥干也无法挽救。
鲈鱼还好,刺少,味鲜。
饭后赵岁袅不敢启用没有洗碗经验的谢意做洗碗工,只让他去把厨房的垃圾倒了。
吃过饭,又没事可做。
赵岁袅洗干净手从厨房出来,想了想和他提议,“我们一起学习怎么样?”
她对学习果然有种由衷的热忱。
赵岁袅的私心则是……有那么一尊理科大神在这里不问问题真浪费。
一道奥赛物理题,谢意就瞟了那么一眼,扯过她的稿纸,解题步骤步步相连,简略但缜密,“以墙面为零点,可求得系统势能。再以此求两阶导数,能得出系统动能。”
赵岁袅一边听一边把他的思路理解后腾在自己的卷面上。这张卷子是黄河发的额外作业,她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谢意单手支颐,等她写完,“你打算去参加物理奥赛?”
黄河布置的题目并没有强迫所有人都完成。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完成这套题。
“没有,只是老师布置了就想完成它。”她收起手头的卷子。
“嗯,”话音一转,谢意问她,“没有想过要去参加数理化奥赛中的其中一项?能直接保送,我可以教你,让你拿名次。”
他的口气一如既往的狂傲自大。
“不用……”赵岁袅轻轻地,叹一口气,和他坦白,“其实我不想读理科。”
“你知道,我文科不错,理科只是一般。”
谢意默默听着,没说话,赵岁袅的成绩很好,一定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她的物理化学的确要差一些,每次考试基本都要扣几分。即使她一心扑在学习这几科上,也于事无补。
“而且我也不喜欢理科,实在是没办法喜欢上物理和化学。”
但她一直很犹豫,之前没对俞璧鸿说出口。不仅是因为俞璧鸿的不支持,更是因为……谢意不可能念文科。如果她读理科怎么都能和他分到一个班。
她不想和谢意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