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探春可不知道面前的丫头都想到了什么,要是知道了一定会摇着她的肩膀问问她,谁是狸猫,谁是太子了。
说的她好像是赝品似的。
还狸猫换太子呢,这纯是戏本子看多了。
不过也幸好不知道,当然了,就算是知道了,估计她也会这般误导她的吧。
毕竟这种猜想总比真相要好听一些。
此时探春低头看信,慢慢的,脸上浮起一抹浅浅的笑容。江行远的字比赵秀宁好看多了,最重要的是江行远还是她知道的那个少年,呃,现在是男人,是长辈了。
信里就算是话家常,也都带着七分谨慎,通篇都没有什么敏感字样。
提起赵秀娘时,都是用‘你娘’来称呼的,称呼她时用的也是陵儿这个名字,还有一些紧要的事情都是用了他字来代替。探春相信这封信就算是落入了外人手里,也不会知道这封信其实是写给她这个荣国府三姑娘的。
信里通篇都是父母对独居京城长女的担心和关怀,以及描写他们在边疆生活的种种。看着这封信,探春的心里暖和极了。
原来对于他们,她并不是什么不堪的存在。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淡化她的存在。就算是她没有托梦给江行远,江行远对自己这个继女也是放在心上了。
感情是需要维护和沟通的。
之前她就非常担心十几年不见,等她到了年纪离开了荣国府,江行远和赵秀宁会不会对她这个长女感到生疏和陌生,或是...冷淡。
现在有了这么个小丫头从中间传信递话,年年都有书信往来,虽然不见面,应该也不会太生疏吧。
其实探春倒是忘记了,除了少数极个别之人,这天下的父母就没有哪一个不担心自已的孩子。
儿行千里母担忧,同样的,父母在外,最不放心的就是孩子。冒着节外生枝,有可能会被发现的危险也要安排人到探春身边,真的只是人之常情。
在赵秀宁的眼里,探春就算是神仙转世,能够在荣国府混得风生水起,可说到底还只是一个孩子,尤其是个姑娘家。作为一个母亲,她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太正常了。
而江行远呢?
一则是爱屋及乌,二则便是感激当初探春毫不犹豫的放赵秀宁离开荣国府。
再到了后来,探春托的那个梦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两两相加,再加上赵秀宁天天陵儿,陵儿的说着,倒也真将自己放到了父亲的角色上去关心一个从未见过的孩子。
等到之后的日子里,探春时常做些针线,或是将她在京城听到的消息送到边疆,信中自然亲切的叮嘱父母双亲保重身体时,江行远倒真的从心底认下了这个闺女。
将信装入信封,然后仔细地折好,运用能力将信变小放到腰间的荷包里。之后探春才拿着信物带着怀念地抚摸着。
这信物是赵秀宁的针线。
几息之后,复又低头看了一眼地上跪着的小姑娘,一连串的问题不加思索的竟都问了下来。“爹和妈可还好?舅舅舅妈可好?表弟如今多高了?边疆战事如何,可有什么危险,平日里妈和舅妈都做些什么......”虽然信里都有写上一两句,可是探春还是想要听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老爷和太太都好着呢,舅老爷和舅太太也好,表少爷长的壮实,奴婢来的时候已经走的很稳了。这次来夫人还让奴婢给姑娘送了五十两银子。老爷说以后每年都会派人给姑娘送银子进府,老爷在郊外还买了个小庄子,老爷说那庄子上年年都有收成,叫姑娘若是缺了什么,短了什么就去老宅那里,自会有人给姑娘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