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圣瓦伦丁 - 荧光蓝 - 贝贝拉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荧光蓝 >

☆、卷三 圣瓦伦丁

只要不忧惧未来,宝拉承认,和权志龙在一起的每一刻都是快乐的。

这个男人已经30中半,可是岁月积淀了深度和风度的同时,却又时不时地显露出大男孩的那种天真,对音乐和梦想依然锐意进取,可是处事却圆融起来。

对宝拉,他体贴,甜蜜,有些大男子主义,却又拉的下脸来小意温柔,只要他愿意,他能缠磨得你无可奈何。

比如宝拉这次假期的最后一天――情人节的一大早,罕见早起的夜猫子权志龙兴致勃勃地拉着宝拉,嚷着闹着说要去爬南山塔。

“我真的好多年好多年好多年都没去过了~~”权志龙撒娇,“你也很久没去了吧?是吧?是吧?”

两人穿着同款同色登山运动服,挺像那么一回事地朝南山进发。

时隔六七年,兰博基尼aventadorLP700依然算得上酷炫有形,油门一踩,油门轰鸣,车子嗖一下从车库里驶了出去。

南山塔作为首尔的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人们依然来往不绝,而且很多首尔人会在大年初一的黎明时分抹黑上山,只为等待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十几年前的那年农历年初一,尚未出名的宝拉和尚未出道的权志龙、TOP以及羊羹一起去爬南山的时候,南山塔刚刚由CJ公司斥资150亿韩元翻修没多久,正是光鲜亮丽的时候,而现在,即使年年维护保养,南山塔也不免露出些破败的痕迹来。

车子停进南山脚下的停车场的时候,引来了不少人侧目,南山本身也是情侣常来的地方,何况今天是情人节,又还在春节的五天假期以内,更是熙熙攘攘,游人如织。

权志龙的这辆车外观特异,在韩国也没几辆,所以识别度特别高,VIP们更不用说,看见了马上就会不假思索地说:“哦,wuli志龙OPPA又出来浪了啊~~”

几乎是实况直播,两人一下车就被围观群众拍照发到SNS上了,车子显眼,打扮得再低调也没用啊。

“坐缆车上去吗?”宝拉指了指不远处的缆车售票处,“还是公交车?”公交车站也很近。

“不,我们爬上去!”权志龙气焰万丈,雄心勃勃地说,仿佛眼前不是净高100多米的南山,而是珠穆朗玛。

年轻情侣们更多地选择坐车,身后看热闹的人顿时少了很多,大概比起为了看明星费力地一步一步登台阶,好像省力的方式更好,而且其实男友在身边,女孩子们也不好意思表现出一副痴狂的样子。

两人走得不快,权志龙和宝拉都属于全心投入时极为坚韧的类型,权志龙可以为了写歌录音几天几夜不睡觉,上舞台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宝拉拍戏时也可以为了赶进度连续几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平时就很一般了,权志龙更是非常懒,平日里健身、篮球、足球、登山什么的都叫不动他,只偶尔应约打个保龄球,退伍之后连去夜店的次数都少了很多。

果然没走多远,两个人就气喘吁吁的,叔叔阿姨辈的人们一个个从旁边超了过去。

权志龙努力做出一脸泰然的表情,仿佛是闲庭信步游刃有余,其实凌乱的气息和汗湿的头发早就出卖了他。

宝拉略微好一点,至少她还有余力问旁边这个好面子的老男人:“要休息一下吗?”

“不,不用!”权志龙斩钉截铁地拒绝,看到宝拉那戏谑的表情,恼怒地说,“你那是什么表情?!”

“没什么。”宝拉笑笑,“突然想起那年一起来南山,还有那次在抱川,都是你拉着我走,现在……”她若有似无地扫了权志龙一眼,“啧啧,时光易逝,岁月如梭啊。”

“呀呀呀!”某人更恼怒了,“嫌OPPA老了啊你!”他在宝拉耳边小声说,“体力好不好你不是最清楚么?”

宝拉有点脸红,不过作为一个已经步入30代的女人,她虽不是老司机,但这点老练还是有的:“唔?一般吧。”

权志龙果然被噎住了,半晌恶狠狠地说:“今天晚上你等着!”这么说着,牵着宝拉的手却一直没有放开。

比起那些多有名的景点,南山更像中国某个中小城市的一个城市公园,山只是一个小山丘,南山塔只是一个比较大的电视塔,没有特别幽深精致的山水花树,也没有特别着名的文化古迹,会特别有名自然有赖于那些就近取景的大热韩剧,除了游客,来日常锻炼的市民也不在少数。

现在就有那么一个头发雪白却精神头十足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正有些不耐烦地站在两人的身后,终于忍不住出声:“哎一股哎一股,你们倒是走快点啊。”

“米啊内……”宝拉连忙侧身,“您先走吧。”

“那倒是不用,”老太太朝后看了一眼,“我们也是慢慢走。”

宝拉和权志龙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落后两三步还有一个老先生,和老太太似有默契,眼神交汇。

两个人都穿得很整齐体面,老太太甚至还化了一点妆。

“您看起来很厉害啊,一点都不喘。”宝拉感叹说,她睨了权志龙一眼。

老太太笑眯眯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反而不如我们这些七老八十的老人家有劲儿呢。”

“您哪儿有七八十,最多也就六十岁吧。”宝拉小小拍了记马屁,“六十五?”

两位老人确实腰板挺直,精神奕奕,确实不怎么显老,不过说六十五也确实有恭维的意思。

“我已经七十八啦,我家老头子都八十了。”老太太成了一朵花,老爷爷笑而不语,伸手扶了她一把。

之后自然而然地,两对人速度都差不多,一边走,老太太和宝拉聊开了。

“小姑娘真漂亮,像个明星似的……你们结婚了吗?”老太太问了一个老太太们最常问的问题。

宝拉有些尴尬,她摇摇头:“还没啦。”

“哎一股,我们结婚都六十年啦。”其实老太太的问题只是为了引出她的回忆,大概是第一百次,两百次地说起从前,“我家是逃难来的,从开城那……我们家本是当地的旺族,可是枪炮一打,就什么都没有啦,我们逃到釜山,没有田地,父亲就只好去当渔夫,渔夫的命都是老天的,他一出海,我们就拼命祈祷,就这么熬到战争结束,我们想回乡,可是走到首尔,就再也回不了,开城那么近,就隔着几十里,可就是回不去了……”

这是韩朝战争两国割据带来的苦难,可是这种看似触手可及却永远无法达到的痛,宝拉也懂:“您很伤心吧?”

“其实那时候我还小,对故乡也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老太太笑笑,“老头子家也是这样,只不过是他们从黄海道来的,两家一样穷,我们结婚的时候别说没办婚礼,连件像样的韩服都没穿上。”

老先生似有歉意,走过来捏捏老伴的手,两人相视而笑。

“可是你们感情这么好,奶奶你嫁对了啦。”宝拉看了有些羡慕。

“哎一股,那时候我还小,不想嫁人,觉得那是羞人的事,而且那个年代做媳妇是很辛苦的,父母让我嫁给他的时候,我哭了好几天,只差没逃出门去,”老太太把那些辛苦的过去说得很有趣,“果然嫁过去之后,过了十几年起早贪黑的日子,要不是老头子对我挺好,又有孩子们,这日子不知道该怎么熬过去呦。”

权志龙突然追问:“后来呢?”

老先生开口了:“后来我们搬出来,开了店,慢慢地把日子过起来了,虽然挣得不多,把孩子们养大,供他们读书,他们结婚的时候出了份力,一晃眼,我们就老啦。”

权志龙真心实意地说了句:“这样就很了不起了。”没有根基的外乡人,在首尔挣下一份基业,供养几个孩子,远比想象的要难得多。

老先生也不谦虚,自得地点点头。

权志龙想了想:“您觉得结婚好吗?”

老先生一愣,驻足几秒,又开始往上走:“我们那个年代很传统,不结婚就只能变成混混二流子,哪有像你们现在这样不想结婚不想生小孩或者离好几次婚的,”他顿了顿,接着说,“以前没想过结婚好不好,不过现在觉得结婚挺好的,最苦的时候,想到了妻子和孩子们,才能够坚持下去,最累的时候,小女儿用她那比糕团还小的手帮我捶背,我就突然有力气了,不结婚,那我现在在干嘛呢,大概已经埋进土里了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