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 君临天下 - 谢七少爷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君临天下 >

第二百零四章

两年后。

书房的门被推开的时候,周曦正在认真地看信。

虽然和温子然并无什么交情,甚至其实算不上是一路人,但是毕竟同榜同年,又一起在朝为官这么多年,总算是说的上话的。

周昶在接受了皇帝的征辟之后很快超迁工部右侍郎前往荆州兴修水利,他几次三番想阻止,一手带大的弟弟却连他的面也不肯见。

这让周曦多少觉得有些挫败,是以赌气也不去与他联系,就连周昶离京那日也没有去送。

就连周昱去送了回来,也还遮遮掩掩不敢在他跟前提。

可再怎么气到底是自己的亲弟弟,再怎么不想让他出仕也已经事已至此,思前想后,还是叫人给温子然送去了私信。

信中婉言请求对方照应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弟弟性子急躁粗鲁,还望多多提点,倘有冒犯万望包涵,若是得罪了同僚也请代为周旋。

又恳请对方不要将这封信透露给六郎知道。

周曦有十几年没有对人这么卑词请托过了,写完几乎有些想撕掉,犹豫了片刻却还是落了花押,备了重礼叫人一并送往荆州。

温子然很快遣人回信,并带来了价值不菲的回礼,信中对周昶倒是颇为赞赏,特意提了提:初到时虽然确实不老练,如今却是出色多了。

周曦半晌无言,自嘲一笑。

但和温子然通信的习惯就这么保留了下来,少则一月多则两月,就要去信询问周昶的近况。

周昶自然是有家书来的,给妻子,给周昱,甚至给周恪的,唯独没有给他这个大哥的。

每每此时,就又会想起皇帝那时候的话来。

周昶考察完毕提出要修堤的时候,朝中很是有些议论。毕竟荆州才刚遭了春汛,朝臣们大都认为应当与民休息。

周曦暗自叹息着弟弟的鲁莽,正考虑是否要以此兴作将他调回的时候,温子然的奏疏也到了御前,提出正因为受灾,才应该起大工役。春粮播种的时期被春汛破坏,灾民流离,无所事事,倒不如以工代赈。

一来可以修起堤坝,二来也可以保障流民的生活,也免他们滋事。

皇帝甚为赞赏,自无不许。

这两年因为工役的事,周昶甚至从未回京过。

此时周曦正在看温子然的来信,第一段大堤的修筑已经告一段落,只看今夏是否能收全功,倘若可以,接下来也只要按部就班,不必周昶天天泡在堤上了。

周曦正想着,这样六郎也能回京来了的时候,书房的门就被推开了。

周恪把头探进来,说:“大伯,该吃饭啦。”

因为周曦子嗣艰难,这两年又越发体弱,所以原本内定过继给他的周恪一直养在他身边,周昶负气出走的时候并未带走周恪,是他唯一觉得欣慰的地方了。

听到侄儿说了这话,周曦笑了笑,珍重地将温子然的来信折好收起来,说:“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