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在青春里,请无所畏惧地努力(1)
第4章在青春里,请无所畏惧地努力(1)
【对不起,你运气真的不太好】
-
1-
早上上班时,刚收拾完办公桌,就听到咚咚咚的高跟鞋声从外面传来,我心想:完了,不会是经理来上班了吧,她今天怎么这么准时。
还没来得及判断,就听到经理的责问声:办公室的人都去哪里了?都八点四十了还没上班吗?就你们几个,其他人呢?
音调越来越高,火气越来越大。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我们在场的几个同事面面相觑,我在心里默默念叨:要完蛋了。
我们八点半上班,经理一般九点左右到办公室,员工公寓离办公室不到五分钟的路程,因为春困秋乏,刚毕业的几位同事早上总是喜欢赖床,八点的闹钟一直响到八点半,然后迅速穿衣洗漱,八点五十之前一溜小跑到办公室。
怕什么迟到,反正经理九点才上班。很快,这样的生活节奏大家都习惯了。早到的同事习惯他们迟到,迟到的也习惯了自己迟到。
今天经理本来是要出差的,结果不小心把一份资料落在了办公室,自己又没带办公室钥匙,就到我们办公室来拿备用钥匙。结果就看到上了班依然空荡荡的办公室,顿时火气就上来了。
后面来的免不了一顿血雨腥风,经理就站在门口质问:为什么要迟到,因为什么迟到,今天是迟到日吗?新来的毕业生连气都不敢喘,唯唯诺诺地低着头。几个老同事后来抱怨道:平常就是这个点上班呀,谁知道她今天这么早来公司,不是去出差了吗?真倒霉!
你可以怪办公室风气不好,大家都迟到所以你也跟着习惯了;你也可以怪经理太粗心,明明平常都是九点到公司,怎么今天就落下了资料;当然,你还可以把这一切归咎于运气不好。
可是,你也要明白,从你习惯迟到的那天起,这件事肯定会发生,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只不过是你一直抱着侥幸心理,在自欺欺人罢了。
-
2-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毕业答辩时的场景。
上一届答辩时,就听说学院的答辩导师有多变态,竟然把女生都骂哭了,很多人连ppt都没打开就直接进了二次答辩,那几个据说平常学习很好的人基本挂了。还在准备学年论文的我们被这些流言蜚语吓得不轻。
所以后来在准备论文的时候,我们平常几个一起复习的都不敢掉以轻心,该查资料查资料,该找导师找导师。每一次找导师,都要修改很多东西;每一次去打印店,都要因为格式问题花很多冤枉钱。
等到真正答辩的时候,却依然战战兢兢,想着明天穿什么衣服,导师会提什么问题。
才发现,传言不是虚的,真有人被骂哭,台上的女生低着头,两只手一直搓着衣角,时不时擦擦眼泪,什么话都不敢说。导师在下面言语犀利,没留半分情面。
看得我们这些旁观者都替那个女生尴尬,下面都是自己的同学、舍友、导师,自己就被挂在了台上,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可是真实原因是什么?这个女生毕业论文的ppt做得花里胡哨,连大一新生的都不如,字体、格式都没按要求设置好,关键是:最后的致谢,全部是抄的,而且还没改,直接把别人的“感谢老师们的三年教导”搬了过来。老师当时就火了:我们教了你四年,你把那一年吃了吗?还有,大学名字都打错,到底有没有用心?
导师很生气,学生很委屈,台下很尴尬。
是导师太过苛责了吗?可有的同学上去流利阐述完自己的论文,基本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完老师的问题,论文里的各个细节也一清二楚,然后以一个优美的姿态离场。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从外界找原因,觉得导师太严厉,觉得世界太残酷,觉得别人怎么能那么冷漠,都不顾及一下自己的立场处境,觉得自己最委屈。
可是很多时候,你的悲惨、你的处境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是你决定了别人对待你的态度,以及你的生活方式。
苏格拉底曾说: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可是我们大部分人总是习惯于找外因,而不是内因,审视自己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
3-
人都有惰性,同样是三个小时,我们宁愿舒舒服服躺在床上看部电影或者出去吃个饭,也不愿趴在桌子上看书、学习或者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