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攻打许昌
司马懿死后,魏国政权的交接出现了巨大的混乱,青黄不接,局势动荡不安,国内人心惶惶,浮动不定。关平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绝佳时机,果断率领大军发起猛烈攻势,一举成功攻下洛阳。这一辉煌的胜利,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让蜀汉军队的士气瞬间高涨,犹如烈火烹油。
站在洛阳城的巍峨城楼上,关平极目远眺,神色坚定而豪迈,心中的壮志豪情如同汹涌的波涛:“如今洛阳已在我蜀汉手中,下一个目标,便是那许昌!”他深知许昌作为魏国的首都,其城防必定固若金汤,然而,英勇无畏的他毫无惧色,眼神中燃烧着坚定的决心,定要将其攻克。
关平旋即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往长安。坐镇长安的姜维收到书信后,毫不犹豫地率领十万蜀汉大军出征。副将廖化、王平威风凛凛地伴随其左右,旌旗蔽日,军容雄壮。大军气势磅礴地出函谷关,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许昌方向勇猛杀来。
与此同时,关平迅速整顿了三万荆州军,英姿飒爽的副将张苞、周仓紧紧跟随在他身旁。他们从洛阳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地向许昌挺进,马蹄声如雷,喊杀声震天。
魏国这边,守将司马师、司马昭在得知蜀汉大军来势汹汹之后,面色凝重,深知此役关乎魏国的生死存亡。他们立即召集众将齐聚一堂,共商御敌之策。邓艾、钟会、文钦、文鸯、诸葛诞、毋丘俭等将领纷至沓来,气氛紧张而肃穆。
“蜀汉此番来势汹汹,诸位可有破敌的良策?”司马师眉头紧锁,目光急切地望向众人。
邓艾率先抱拳说道:“许昌城防坚固异常,依在下之见,我们应当以坚守为主,待敌军久攻疲惫,士气低落之时,再伺机出城出击,必能取胜。”
钟会则紧接着说道:“末将认为,可派出小股精锐部队,对敌军进行骚扰,打乱他们的部署和节奏,使其不得安宁。”
众人纷纷各抒己见,出谋划策。在这关乎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魏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决心与蜀汉拼死一战。
战场上,关平身先士卒,手中长枪挥舞得虎虎生风,他大声呼喊着:“将士们,随我冲锋陷阵,一举拿下许昌!”其声如洪钟,激荡人心。张苞和周仓也如猛虎出笼,勇不可当,率领士兵们奋勇杀敌。
姜维的大军同样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廖化和王平指挥若定,调度有方,蜀汉军队的攻势犹如疾风骤雨,凶猛异常。
然而,魏国军队凭借着坚不可摧的城防设施和顽强不屈的抵抗精神,一次次成功地击退了蜀汉的猛烈进攻。
司马师和司马昭亲自登上城楼督战,他们声嘶力竭地鼓舞士气:“将士们,为了魏国的尊严和荣耀,死战不退!”
邓艾、钟会等将领更是身先士卒,率领士兵浴血奋战,拼死抵抗。双方陷入了难解难分的胶着状态。
这场大战持续了数日,战场上硝烟弥漫,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大地。蜀汉军队尽管英勇无畏,攻势猛烈,但魏国军队的抵抗同样坚如磐石,顽强至极。
最终,经过一番惊心动魄、惨烈无比的厮杀,蜀汉与魏国两败俱伤,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关平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心中感慨万千,却依然豪情不减:“虽此次未能取胜,但我军士气未减,只要信念犹存,总有一天,许昌必入我蜀汉之手!”
司马师和司马昭站在城楼上,望着撤退的蜀汉军队,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庆幸,但也深知这场胜利来之不易:“魏国虽暂时得以幸存,但危机仍未解除,需时刻保持警惕,以防蜀汉的再次进攻。”
战争的硝烟暂时散去,但双方都清楚地明白,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