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孙权病逝!蜀汉杀向吴国江夏! - 三国:关家逆子,开局杀东吴吕蒙 - 黄山大观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5章孙权病逝!蜀汉杀向吴国江夏!

建兴元年(公元252年),东吴的皇宫内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息。孙权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疲惫和忧虑。

他的呼吸变得微弱而艰难,每一次的喘息都仿佛是在与死神搏斗。然而,他的意识依然清醒,心中牵挂着东吴的未来。

孙权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召集了他最信任的大臣们来到床边。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带着坚定的决心。

“吾一生纵横天下,为东吴打下这片江山。如今,吾将不久于人世,但吾相信东吴的未来仍充满希望。”孙权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吾儿孙亮年幼,尚需诸君辅佐。望诸君能以国家为重,尽心尽力,保东吴之昌盛。”

大臣们纷纷跪地,泪水模糊了他们的双眼,齐声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孙权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他抬起手,想要再嘱咐些什么,却突然感到一股无力感袭来。他的手缓缓落下,眼睛也渐渐闭上,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那一刻,整个皇宫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孙权,这位一代吴大帝,结束了他辉煌而传奇的一生。他的离去,如同夜空中的一颗璀璨星辰陨落,但他的精神和嘱托将永远铭记在东吴人民的心中。

东吴的朝堂之上,风云变幻。此时,诸葛恪作为托孤大臣,强势崛起,掌控了朝政。他以其智谋和果敢,试图稳定东吴局势,引领这个国家在乱世中前行。但他或许未曾料到,远在北方的蜀汉,一位虎将正紧盯着东吴的局势变化,伺机而动。

在蜀汉之地,关平,这位关羽之子,英勇善战,智谋过人。他深知孙权病逝、孙亮年幼、诸葛恪掌权这一局势,认为时机已到。关平果断决策,留下周仓与关兴把守北方重镇昆阳。

昆阳城,乃是南阳的咽喉要地。周仓,这位豹头环眼、虎背熊腰的猛将,关云长的贴身侍卫。犹如一座铁塔般屹立在昆阳城头。他身披铠甲,手握大刀,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无畏。周仓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他带领着士兵们日夜坚守,加固城墙,修缮防御工事,确保昆阳城固若金汤。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周仓始终坚守岗位,毫不懈怠。他的存在,让昆阳城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牢牢守护着南阳的安全。

关兴,同样是一位英勇的将领。他年轻有为,充满朝气与活力。关兴与周仓密切配合,共同守卫昆阳。他带领士兵们巡逻放哨,时刻保持警惕。关兴深知,昆阳的安危关系到整个蜀汉的战略布局,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而此时,关平则率领着蜀汉的主力部队,踏上了征伐东吴的征程。这支军队阵容强大,以太尉关平为总大将,老将军五虎上将之一的赵云为先锋,张苞为副将,关樾、关超为参军。他们顺长江而下,气势汹汹地向吴国江夏郡杀去。

关平身披战甲,眼神坚定,他骑在战马上,英姿飒爽。他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关平深知,此次伐吴,意义重大。不仅是为了拓展蜀汉的领土,更是为了在三国乱世中确立蜀汉的地位。

赵云,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英姿飒爽、雄风不减当年。他身披银色战甲,胸前佩戴着白银狮子锁甲,手持一把白银长枪,整个人显得威风凛凛。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透露出一种历经岁月洗礼后的沉稳和睿智。

随着蜀汉大军的逼近,赵云作为先锋大将,身先士卒,率先踏上了东吴的土地。他身后紧跟着无数士兵,士气高昂,气势如虹。

与此同时,东吴方面也得到了消息,得知蜀汉大军即将来袭。于是,他们紧急召集各路将领,商讨应对之策,并迅速组织起军队,准备迎接敌人的挑战。最终,东吴决定由诸葛恪担任总大将,陆抗担任大都督,朱然担任副将,丁奉则担任先锋。他们深知,这场战役对于东吴来说至关重要,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须全力以赴,拼死一战。

战场上,气氛紧张得让人窒息,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息。先锋大将赵云身着银色战甲,英姿飒爽地站立在阵前,手中紧握着白银长枪,目光坚定而犀利。丁奉站在对面,心中暗自惊讶,只见赵云身上的银甲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的气势咄咄逼人,令人不敢小觑。

赵云毫不犹豫地挥动手中的白银枪,凌厉的枪势如同闪电一般迅速,直刺向丁奉。那枪尖带着无尽的威势,仿佛要刺破虚空。丁奉急忙举起大刀,试图抵挡这一枪之威,但赵云的力量和速度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根本无法完全抵挡住赵云的攻击。

不到二十回合,丁奉已经感受到了赵云强大的实力差距,心知自己绝非其对手。于是,他当机立断,转身逃离战场,希望能保存自己的性命。

朱然看到丁奉战败逃跑,心急如焚,立刻从吴军中杀出来,企图接应丁奉。就在这时,关樾和关超两位年轻的将领,怀着满腔热血,提着大刀冲上前去,拦住了朱然的去路。他们虽然初次上阵,但年轻气盛,渴望在这场战争中展现自己的实力,获得荣耀。

然而,朱然毕竟是江东的才俊,久经沙场,经验丰富。面对关樾和关超的挑战,他并没有丝毫畏惧,而是冷静应对。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刀光剑影交错,火星四溅。经过三十回合的苦战,关樾和关超最终不敌朱然,败下阵来,退回本阵。

就在这时,只见张苞手提丈八蛇矛,气势汹汹地朝朱然杀去。张苞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果敢,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手中的丈八蛇矛在空中舞动得犹如一条凶猛的毒蛇,每一次挥舞都带着无与伦比的力量和速度。

朱然虽然也是一员猛将,但面对张苞如此凶猛的攻势,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他竭尽全力抵挡着张苞的攻击,但仍然被打得节节败退。张苞的丈八蛇矛不断地刺向朱然,让他无法还手。

终于,张苞抓住了一个机会,用力一挥丈八蛇矛,将朱然打倒在地。这一回合的胜利让蜀汉军队士气大振,他们发出阵阵欢呼声。

而另一边,关平一直在观察战场上的形势。当他看到张苞成功击败朱然后,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挥动起手中的帅旗,下达了全军出击的命令。

刹那间,战场上响起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蜀汉的将士们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吴军。他们的勇气和决心让人震撼,仿佛要将整个战场都吞噬掉。

而此时的诸葛恪,看到这一幕,立刻下达了命令:“进攻!”于是,吴国士兵们纷纷冲向战场,与蜀汉军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战场上,喊杀声此起彼伏,双方士兵都奋勇杀敌。一开始,风向吹向蜀汉军,给蜀汉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狂风呼啸而过,使得蜀汉将士们难以睁开眼睛,行动变得迟缓起来。然而,关平并没有因此惊慌失措,而是保持冷静,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军队,努力寻找着破敌之策。

就在这时,时间来到了午前九时,风向突然发生了变化,转而向东吹拂。大风吹拂之下,吴军的视线被阻挡,他们的阵型开始出现混乱。关平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会,毫不犹豫地下令道:“冲啊!”他身先士卒,率领着蜀汉诸将发起了冲锋。

只见赵云一马当先,手中的白银枪杀得敌人连连后退。阳光洒在白银枪上,闪烁出耀眼的光芒。紧接着,张苞手持丈八蛇矛,紧紧跟随在赵云身后,他的武器挥舞得密不透风,如同一阵旋风般席卷而来。关樾和关超也不甘示弱,再次鼓足勇气,投入到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之中。

在蜀汉诸将的冲锋下,吴军开始溃败。他们纷纷四散逃窜,无法抵挡蜀汉军队的强大攻势。诸葛恪见大势已去,无奈地带领残军撤退。

这场战役,蜀汉军队取得了重大胜利。关平的果断决策和出色指挥,以及将士们的英勇奋战,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胜利。然而,关平深知,战争并未结束。东吴虽然遭受重创,但仍有一定的实力。他必须继续保持警惕,制定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在战后的日子里,关平带领军队巩固战果,安抚百姓。他派遣使者向刘禅汇报胜利的消息,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扩大战果。赵云等老将们则为年轻将领们传授战斗经验,激励他们不断成长。

而东吴方面,诸葛恪在失败后,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他意识到自己低估了蜀汉军队的实力和关平的指挥才能。陆抗、朱然等将领也在总结教训,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

三国的局势,因这场战役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蜀汉的声威大振,东吴则陷入了困境。而在北方的曹魏,也在密切关注着这场战争的结果,思考着自己的战略布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