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氐族李雄围困成都!北地王刘谌镇守成都!
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益州蜀郡的氐族领袖李雄挺身而出,带领着关中流民团,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南下的征途。
他们穿越山川河流,跨越险阻艰难,只为寻找一片安宁的乐土。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旅程,公元297年,这支庞大的队伍终于抵达了汉中。
他们的出现如同一股强大的风暴,打破了汉中原本的宁静。
时间流转至302年,李雄已经成为了一名卓越的领袖。
李雄容貌美丽,以刚烈闻名当世。李雄率领六郡流民起义,李雄被封为前将军。太安二年(303年),李雄被诸将拥立为主,继续领导流民作战。在这个关键时刻,李雄展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智慧。
面对强大的敌人,李雄并没有退缩。相反,他带领着流民们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他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险,与蜀汉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经过多次激战,李雄终于找到了突破蜀汉防线的机会。他率领流民军队迅速出击,一举击败了蜀汉绵竹守将罗尚,并成功攻克了绵竹。这场胜利不仅让李雄声名大噪,也为流民们赢得了更多的信心和支持。
随着绵竹的陷落,李雄的势力逐渐壮大。他开始积极扩张领土,收服周边的郡县,逐渐成为了一方霸主。
他满怀雄心壮志,自称使持节、大都督、镇北大将军,渴望在这片乱世中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伟大事业。
然而,这只是他征程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去征服。永兴元年(304年),李雄自称成都王,改元建兴,废除汉制,立法七章。国号大成。史称成汉政权。
李雄积极整顿军备,严格训练士兵,时刻准备着向成都发起进攻。在他的领导下,军队士气高昂,战斗力极强。每一个士兵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愿意为了实现梦想而奋斗到底。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雄的势力逐渐壮大,他开始展现出真正的实力。他以出色的军事才能和果断的决策,不断取得胜利。
303年,李雄率领着他的大军气势汹汹地攻打成都。
此时,成都的城墙上,站着一个英姿飒爽、气宇轩昂的青年男子,他就是益州太守北地王刘谌。
刘谌(chén),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孙,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景耀二年(259年),刘禅封其为北地王。
作为刘禅的第五子,刘谌身形挺拔,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能穿透城墙,直视远方的敌军。他身穿一袭华丽的金甲,上面镶嵌着金色的装饰和宝石,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头盔上的红色缨穗随风飘扬,与他那英俊的面容相得益彰,显得格外威武霸气。
刘谌自幼便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勇气,深受父亲刘禅的喜爱和器重。他精通武艺,擅长骑射,同时也熟读兵法,对军事有着深入的研究。如今,面对曹魏大军压境,成都危在旦夕,刘谌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决心捍卫自己的家园和国家。
刘谌的身影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站立在成都的城墙上。他的存在让守城的士兵们感到安心,他们相信只要有北地王在,就一定能够抵挡住敌军的进攻。此刻,刘谌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他誓言要用自己的生命来守护这片土地,哪怕付出一切代价。
“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刘谌的英勇形象。他以无畏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将带领着成都的军民,与氐族大成军李雄,展开一场生死较量。无论结局如何,刘谌都将永远被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人们敬仰的楷模。
刘谌紧握着剑柄,心中满是对家园的守护之情。他深知,这一战关乎成都百姓的生死存亡,关乎蜀汉的尊严。
在遥远的荆州,关平得知成都被李雄围攻,心急如焚。关平致信诸葛瞻,要求诸葛瞻立刻援救成都的刘谌。
关平深知成都的重要性,立刻派遣武侯诸葛亮之子,也是关平的亲家,诸葛瞻率领精锐部队前往救援。
诸葛瞻,字思远,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南)人。武侯诸葛亮之子,蜀汉重臣。诸葛瞻十七岁时迎娶蜀汉公主为妻,延熙六年(243年),授以骑都尉,第二年,又被升为羽林中郎将,负责护卫皇宫。后升迁为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并兼任军师将军。景耀四年(261年)出任行都护、卫将军,和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一起总领尚书事。
诸葛瞻接到命令后,召集三万兵马,毫不犹豫,和儿子诸葛尚,快马加鞭,星夜兼程。一路上,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成都,与刘谌一同抵御敌军。
经过数日的奔波,诸葛瞻终于抵达成都。一路上,他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到目的地。而此时,刘谌也已经率领着蜀军登上城楼,准备迎接这场生死之战。当诸葛瞻看到刘谌时,两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仿佛两道闪电在空中相撞,瞬间燃起了熊熊的斗志。
他们深知,这一战关乎蜀汉的生死存亡,他们必须全力以赴。站在城楼上,诸葛瞻和刘谌一同望向城外虎视眈眈的成汉军队。成汉军容整齐,士气高昂,显然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面对这样的强敌,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涌起一股强烈的斗志。在这一刻,他们不再是普通的将领,而是背负着国家命运的勇士。
诸葛瞻谋略过人,他仔细观察了敌军的阵势,与刘谌商讨对策。
刘谌勇猛善战,他主张直接出城迎敌,杀个痛快:“敌军虽然来势汹汹,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当出城一战,让他们见识我们的厉害!”
诸葛瞻却提出了关门打狗的计策,认为应当诱敌深入,然后将其包围歼灭:“不可莽撞,敌军人数众多,我们直接出城迎敌,恐难取胜。不如先佯装败退,将敌军引入城中,再关门打狗,方可一举歼灭。”
就在这时,诸葛瞻的儿子诸葛尚站了出来,说道:“父亲,刘谌将军,我认为我们可以派出一支奇兵,绕到敌军后方,切断他们的退路,这样可以让我们的计策更加完美。”
刘谌听了,眼前一亮:“此计甚妙!这样一来,敌军就插翅难逃了。”
诸葛瞻点了点头:“尚儿所言极是。不过,这奇兵的人选需要谨慎挑选。”
诸葛尚主动请缨:“父亲,就让我带领这支奇兵吧!我一定不辱使命。”
诸葛瞻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欣慰:“好,尚儿,你一定要小心行事。”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最终决定按照诸葛瞻的计策行事,并由诸葛尚带领奇兵绕到敌军后方。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即将展开……
刘谌亲自率领一队精兵,出城挑衅敌军。他挥舞着宝剑,大声叫骂,成汉军被激怒,纷纷追击。刘谌且战且退,将成汉军引入了城中预设的陷阱。
成汉军一进入城中,诸葛瞻立刻下令关闭城门,四周伏兵四起。成汉军顿时陷入了重重包围,陷入了一片混乱。
此时,成汉军中军大旗之下,一名将领正骑在马上,面色阴沉地看着这一切。他名叫李特,是成汉的一员大将,此次奉命率军前来攻打蜀汉。他本以为蜀汉已经疲惫不堪,没想到却遭到了如此顽强的抵抗。
"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身边的副将焦急地问道。
李特咬咬牙,说道:"先突围再说!"说完,他挥起手中的长枪,带领士兵们向城门冲去。然而,城门已经紧闭,城墙上的蜀军不断射箭,让他们无法靠近。
与此同时,城中的伏兵也开始发动攻击。他们从四面八方涌出,与成汉军展开激战。成汉军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措手不及,伤亡惨重。
李特见势不妙,立刻命令军队撤退,但此时已经太晚了。蜀军已经封锁了所有的出口,成汉军被困在了城中,无路可逃。
"可恶!"李特大怒,他挥舞着长枪,奋力杀敌。但在蜀军的围攻下,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最终,他被一箭射中胸口,落马身亡。
刘谌见时机已到,他高呼一声:“将士们,为了成都,为了家园,杀!”他身先士卒,挥舞着宝剑,如同一头猛虎般冲向敌军。他的剑法凌厉,每一挥动都带起一阵血雨腥风。成汉军在他的冲击下,纷纷后退。
诸葛瞻则站在城楼上,冷静地指挥着战斗。他有条不紊地调度着军队,将成汉军分割包围。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刘谌的身上已经沾满了鲜血,但他的步伐依然坚定。他的宝剑已经砍钝,但他的斗志却越发高昂。成汉军虽然奋力抵抗,但在蜀军的包围下,逐渐失去了优势。
随着李特的阵亡,成汉军彻底失去了斗志。他们四处逃窜,有的投降,有的则被杀。
在诸葛瞻和刘谌的紧密配合下,蜀汉军逐渐占据了上风。成汉军开始溃败,伤亡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