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前秦天王!苻坚称帝!前秦丞相王猛登场! - 三国:关家逆子,开局杀东吴吕蒙 - 黄山大观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89章前秦天王!苻坚称帝!前秦丞相王猛登场!

公元355年,前秦开国君主苻健坐在床上,面色苍白如纸,但眼神却无比坚定地看着眼前的一众大臣。这已经是他登基后的第四个年头,如今的他,虽然身体虚弱不堪,但心中却还惦记着国家大事。

他强撑着病体,将群臣召集到了寝宫之中,准备与他们商议一下自己的后事。众人默默地站在一旁,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苻健咳嗽了几声,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朕恐怕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今天叫你们来这里,就是想和大家商量一下我们前秦的未来。”

说完这句话,苻健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闭上了眼睛。房间里一片寂静,大臣们低着头,不敢发出任何声音,整个场面显得异常沉重压抑。苻健接着说:“朕思来想去,传位于太子苻生。同时让侄子苻坚担任辅政大臣,望诸位能尽心辅佐,保我大秦江山稳固。”

众人纷纷应诺。

不久后,前秦开国君主苻健便撒手人寰!

苻坚生得仪表堂堂,宛如天神下凡。他身姿挺拔,如苍松般傲立,那宽阔的肩膀似能扛起万里江山。

他的脸庞犹如刀刻斧凿一般,线条硬朗分明,透着一股英气。剑眉斜飞入鬓,犹如展翅欲飞的雄鹰,犀利的目光藏于其间,似能洞穿人心,又仿若夜空中最亮的星辰,闪耀着智慧与霸气的光芒。双眸深邃,犹如无尽的幽渊,当他注视前方,仿佛战场上的硝烟都要为之退避。

高挺的鼻梁下,那嘴唇微微上扬,带着一种不怒自威的威严。他的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那是久经沙场、风吹日晒的印记,每一寸肌肤都仿佛在诉说着他的英勇事迹。他那浓密的黑发,随意地束起,几缕碎发垂落在额前,更添几分不羁的霸气。当他身披战甲,骑于骏马之上时,宛如战神临世,令人望而生畏,又心生敬畏。

苻坚,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苻坚,苻雄之子,前秦奠基者苻洪之孙,前秦开国君主苻健之侄。其祖先世代为西戎酋长。

苻坚在做东海王时,就痛感时弊误国害民,因而即位后决心开创清明的政治局面,整顿吏治,惩处不法豪强,平息内乱,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他深知一个国家要得到壮大,以得人为本的道理,所以广招贤才,重用了一批精明廉洁的汉族士人参与朝政,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寒门出身的王猛。

此刻的苻坚年纪尚轻,然而其卓越的才能已经初露端倪。在朝堂之上,苻坚以谦逊之态示人,礼数周全;而在朝堂之外,他则暗中筹划,逐步削弱皇帝苻生的势力。

苻生此人,性情暴戾,行为荒诞不羁,早已失去民心。苻坚巧妙地利用这一弱点,积极与朝中的大臣及将领结交,不露声色地掌控了实际的权力。

“陛下,如今朝廷政事一片混乱,如果再不加以革新,恐怕前秦会陷入危机啊!”苻坚在朝堂上忧心忡忡地对苻生进言道。

苻生闻言顿时勃然大怒:“你这话莫非是在责备朕没有能力治理国家?”

苻坚连忙跪地,诚惶诚恐道:“陛下请息怒,微臣绝无此意,微臣一心只为前秦的前途担忧啊!”

退朝之后,苻坚秘密召集亲信,感慨道:“苻生昏聩无能,前秦绝对不能葬送在他的手中。”

亲信们皆点头附和,表示愿意支持苻坚。随着时间的推移,苻坚的势力越来越大,苻生却越发孤立无援。

终于,在一个夜晚,苻坚带领亲信闯入宫中,逼迫苻生退位。

苻生惊恐地看着苻坚:“你竟敢篡位!”

苻坚冷冷地说:“为了前秦的百姓,为了祖宗的基业,我不得不这么做。”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苻坚身着华丽的龙袍,步伐坚定地走向皇位。他的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威严和自信。

大殿内,群臣们整齐地排列着,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苻坚身上,充满了敬畏和期待。音乐声悠扬响起,仿佛在为新皇帝的登基献上祝福。

苻坚缓缓登上皇位,转身坐下,他的动作优雅而庄重。此时,阳光透过宫殿的窗户洒在他身上,仿佛给他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

群臣们纷纷跪地,高呼万岁,声音响彻整个宫殿。苻坚微微抬起手,示意众人起身。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向群臣们宣告着他的决心和抱负。

登基仪式结束后,苻坚坐在皇位上,俯瞰着下方的群臣,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前秦的未来,将带领国家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道路。

苻坚称帝,号大秦天王,前秦世祖宣昭皇帝!

苻坚以政变登上皇位,对于权谋之术自然也不陌生,甚至可与历史上那些奸雄相媲美。然而,他却有着宽广的胸怀,可以包容他人,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在那风云变幻的乱世,前秦的天空被苻生的暴虐染成了血红色,百姓苦不堪言,国家摇摇欲坠。

苻坚,这位心怀壮志的年轻公子皇帝,眉头紧锁,他在暗中寻觅着能改变国运之人。此时,尚书吕婆楼向他举荐了王猛。

苻坚听闻吕婆楼举荐王猛后,便迫不及待地要与这位奇人相见。他轻车简从,来到王猛居住的陋室。

王猛,自幼便博学多才,尤其喜好研究兵书,有着非凡的气度和远大的志向。然而,他家境贫寒,年轻时甚至像刘备那样靠贩卖畚箕为生。尽管生活贫困,但他内心充满傲气,对于那些他看不起的人,根本不屑一顾,连正眼都不会瞧一下。

“扪虱而谈”这个典故所描述的主人公正是王猛。当初姜维率军攻打长安时,听闻王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特意召见了他。当时的王猛身穿一件破旧的长袍,面对着姜维这位大将军,毫不拘束地一边摸索着衣服里的虱子,一边畅谈天下大事,完全没有把旁人放在眼里。姜维对他的才华非常赞赏,有意邀请王猛跟随自己一同回到南方。但由于各种原因,王猛最终选择留在北方。

后来,王猛经过吕婆楼的引荐,结识了苻坚。从此,他开始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苻坚听闻后,立刻决定亲自去见王猛。他带着满心的期待,来到了王猛简陋的居所。只见一人,虽衣衫朴素却身姿挺拔,气质不凡,目光如炬,此人便是王猛。

草庐之中,王猛一袭白衣似雪,在昏黄的烛火映照下格外醒目。

他手持羽扇,羽扇的每一根羽毛都好似在微风中诉说着神秘莫测的故事,轻轻摇曳间尽显从容。纶巾规整地束于头上,为他增添了几分儒雅气质。

再看他那两撇小山羊须,微微上翘,恰似他那灵动且不拘一格的智谋,每一丝都透着不凡。

他面色暗沉,宛如古老的经书,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却也沉淀出了无尽的智慧。那眼眸似深不见底的幽潭,只需轻轻一眼,便能洞悉人心、看穿世事,仿若藏着千军万马和百万雄图,令人不敢直视,又忍不住为之折服。

在这乱世之中,他就如同一盏明灯,以智慧为光,为苻坚照亮那荆棘密布的前行之路。

苻坚恭敬地问候:“先生可是王猛?久闻先生大才,特来拜会。”

王猛转过身来,目光如电,将苻坚上下打量一番后,微微点头:“正是在下,不知公子何事?”

苻坚走上前去,拱手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拜访。”王猛微微打量苻坚,见他气宇轩昂,眼神中透着真诚与睿智,心中已有几分认可。

苻坚诚恳地说:“如今大秦内忧外患,苻生无道,百姓受苦。我虽有心改变,却深感力不从心,听闻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特来请教。”

两人坐定,谈及天下局势,苻坚忧心忡忡地说起苻生的倒行逆施和国家的困境。王猛却不慌不忙,将自己对时局的见解娓娓道来,从军政改革到民生安定,每一句话都如金石之音,敲在苻坚的心坎上。

王猛微微一笑,轻摇羽扇:“公子有此心,已胜常人。当今之世,欲救大秦,需先正其心,清其政,强其军,抚其民。”说着,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开始详细剖析局势,从朝中权贵的腐败到边境的隐患,每一句话都让苻坚如获至宝。

王猛轻摇羽扇,神色悠然,目光却如炬般盯着苻坚,缓缓开口:“公子,大秦如今内有忧患,外有觊觎。若要稳固根基,当从吏治入手。朝堂之上,贪腐之官横行,如蛀虫啃食梁柱,须得严惩不贷,不论其身份贵贱、族别亲疏,以律法为纲,方能整肃朝纲。”

他踱步向前,继续说道:“吏治之要,首在选贤任能。应广开才路,打破门第之限。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庶人,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为大秦效力。可设明察之举,如考试、考核,挖掘有能之士。对于官员,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以政绩为凭,赏罚分明。对于那些尸位素餐者,必须果断裁撤,绝不能让他们继续耗费大秦的资源。同时,还要建立监督机制,让官员的一举一动皆在朝廷的掌控之中,杜绝徇私舞弊之风。”

“再者,军事不可轻忽。当选拔良将,训练精锐之师,可效仿古时名将练兵之法。同时,对周边之敌,不可贸然出击,应先探其虚实,知己知彼。”王猛眉头微皱,神色凝重,“在军队中,要建立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纪律。令行禁止,方能使军队如臂使指。对于士兵,不仅要训练其战斗技能,更要培养其忠诚之心和爱国之情。可设立军功奖励制度,让有战功者得到应有的荣耀和赏赐,激励士气。在战略上,要重视情报的收集和分析。了解敌人的兵力部署、将领特点、粮草供应等情况,以便制定出最佳的作战计划。对于边境的防御,要加强要塞的建设和驻守,确保国土安全。”

王猛顿了顿,羽扇轻指远方:“于百姓,应轻徭薄赋,鼓励农桑。可派贤能之士指导农事,兴修水利,让百姓仓廪实。民心所向,乃是大秦根基所在。唯有此,方能内安外定,成就大业。”他的眼神中透着对百姓的关切,“农业乃是大秦之根本,必须高度重视。可组织农官深入各地,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如改良农具、合理施肥等。对于开垦荒地者,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百姓扩大耕地面积。水利工程关系到农业的收成,要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修缮旧有的渠道、堤坝,同时开凿新的灌溉系统。在赋税方面,要根据百姓的实际负担能力进行调整,避免过度征税导致民不聊生。”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