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尾声 - 穿越之大明女状师 - 停歌月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90章 尾声

岁去弦吐箭,转瞬已三载。

冬去春至,万物焕然。

驿路上来来往往的归人过客,均已换下厚重冬袍。

有一人一骑打远处来,东面刚现鱼肚白,他便想赶在今日放行的第一波客入城。

临近城门口,这人跃下马来,身形颀长,直背蜂腰,瞧着便十分矫健。

他抬头看,见城门上“丰城县”三个大字,经年雨打风吹已有些斑驳。

守门的衙差验过路引后,例行公事地问:“入城做什么?”

“寻人。”他回答道。

那衙差看守城门十余载,日复一日,业已厌倦敷衍。

然而当他听到这人清冷如玉石之声的嗓音后,不由抬头看向对方。

那人竟有一双淡灰色的眼睛,颜色明明浅淡剔透,却又似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无波无澜。

衙差忍不住多问了一嘴:“寻什么人?”

他嘴角动了动:“寻一位……故人。”

这人眉目深邃,极为英俊,看面相似刚过而立,然而鬓边却隐有风霜,这让他看起来,多了一份同龄人没有的沧桑。

衙差从未见过这样的人物,愣了一下,将路引还给了他,那上面赫然两个大字――“段惟”。

------

话说那日段惟醒来时,距离京城已经足足千余里,半月余。

他回想起当时情形,心中除了忿意难平,更多的却是怛然惶恐。

段惟明白杨清笳为何要回去,更知道她早已为自己定下的余路。

他不顾博迪阻止,快马加鞭原路折返。

然而路遥归,梦难成。

刚至京城,赵诚已候在城外拦截。

杨清笳临死前,已将一切都预料到了,她甚至想到了段惟有可能去而复返,故而告知赵诚务必在城外拦截,阻止他再次犯险。

段惟亲耳听到杨清笳的死讯,却始终不愿相信。

赵诚只能带他去了岫云观旁,那里有座孤坟。

段惟一阵哀戚,却仍旧不肯罢手,竟开始挖起坟来。

赵诚吓得赶紧阻止。然而对方此时此刻状似疯魔,根本近不得身,便只能任他施为。

半个时辰后,段惟终于停了下来。

赵诚见那红木棺材里竟是空无一物,不由咋舌道:“这……杨姑娘的遗体怎么会不见了呢?”。

段惟此时看着这座空坟,心中可说百感交集,悲喜相织。

喜的是,她有可能还活在这世上。悲的却是,生离有时也许比死别更加残忍。

但无论如何,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便不会放弃。

天南海北,能找一日算一日,能找一年算一年,再不济,还有这余生可以奉陪。

就这样,段惟跟着蛛丝马迹一路追查,刚开始总是一次次的失望。然而功夫不负苦心人,直至去年秋末,他终于打听到了一位叫做“翠盖先生”的人。

有人说这翠盖先生是男人,也有人说她是女子。

这人四处游历,每到一个地方便会帮助当地的状师创办**堂,解律明令,可说是个大明律令的集大成者。

诗云: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段惟不信这一切都只是个巧合。

他觉得这位翠盖先生很有可能就是杨清笳,或者起码与杨清笳有莫大关联。

然而他追着翠盖先生许久,冥冥之中却总是无缘得见,不是早了一步,便晚了一步。

这次他打听到了翠盖先生回了江西,便快马加鞭赶来,希望能够一睹他的庐山真面目。

说起来,丰城也是杨清笳的祖籍,更是他们二人初遇的地方。

段惟记性极佳,不过才绕了两个弯路,便找到了的那条街。

当初他来丰城办差,路上遇见了一家调粉酱菜铺子出了事端。

他本不欲多事,但鬼使神差地,却被那个帮掌柜解围的姑娘吸引了注意力。

这一驻足,谁能料到竟是以一生为期。

故地重游,他脚下一动,便走了过去。

“公子想买点什么?”一个年约双十的年轻人殷勤地问他。

段惟抬头确认了一下招幡:“我记得这家调粉酱菜铺子的掌柜是位老伯。”

“公子说的应该是我爹,看来公子你已经很久没光顾小店了。”年轻人道:“我爹去年就过世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