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 - 重生报恩有风险 - 熙辽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仇恨

沈正高将冷峻的目光投向表情茫然的沈鸿飞,吩咐道:“小飞,快出去,我和你妈有话要说,记得把门关好。”

沈鸿飞乖乖照做,心里则在冷笑。

他知道,沈正高虽然虚伪,但是,毕竟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又如此重视儿子,如果自己想要逃离危险区,就只能依靠对方。

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他不但要拯救沈正高的生命,还要设法阻止刘秀梅怀上男孩。

该如何阻止?

下药?

什么药?

从哪里来?

好像不靠谱!

霸占沈正高的床?

这男人天天锻炼身体,一身腱子肉,一副精力旺盛的样子,能愿意为了一个身份不明的小男孩放弃肉/欲?

也不靠谱!

哎呦,明明重生回来了,脑子还是这么不灵活!

沈鸿飞烦恼地敲了敲自己的额头,决定抓紧一切时间读书,用知识之水浇灌贫瘠的大脑。

一个月后,离家半年的刘秀梅回来了。

一般人刚坐完月子,都身材丰腴、脸色红润。她却瘦得跟麻杆似的,皮肤苍白,神色萎顿。

想到这个女人为了生儿子一再经历怀胎之苦、生产之痛,还要跟做贼似的在外地躲躲藏藏,沈鸿飞突然觉得自己对她的恨意减淡了许多。

只是,他虽然心软,脑子却也不糊涂。

他很清楚,这个女人看似温和,实则绵里藏针,比黄春兰那种胸大无脑的“炮仗”难对付多了。

此人一旦生下儿子,他在沈正高那里可就没戏唱了。

农村的小孩子,一般都不会正经地去上幼儿园。村里也没有幼儿园。

镇上倒是有家幼儿园,但是,一般人家都不舍得掏钱。

大多数农村孩子都是在田里、河里疯玩到六七岁,然后斜挎着自家缝制的布书包,跟在村里的大孩子屁股后面,前往镇上上小学。

镇小学的教学质量,自然不可能好。

手里有余钱又望子成龙的人家,便会想办法托关系把家里的宝贝疙瘩送到县城里的小学上学。

因为沈正强在外地打工挣了些钱,沈鸿飞前世时去镇里上过幼儿园。

后来,沈正强巴结上了一个包工头,举家迁往距离沈家村约50公里远的楚安市,还花了一大笔钱把沈鸿飞弄进了楚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如果遵循前世的发展轨迹,沈鸿飞将于1995年夏天搬到楚安市,于当年9月进入楚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读书。

这样的话,沈鸿飞就还得等3年。

他觉得,自己本来就不够聪明,如果不尽早接受正规的高质量教育,以后很有可能会赶不上别人。

他打定主意笨鸟先飞,天天缠着沈正高送他去县城的幼儿园上学。

这样一来,他每天早上跟着沈正高去县城、中午跟着对方一起吃饭、晚上再跟着对方一起回来,就多了很多相处时间。

他这一闹腾,除了刘秀梅闷不吭声外,其余人等一律举双手赞成。

黄春兰还去村支书家里给远在外地打工的沈正强打电话,让他多寄些钱回家,支持神童儿子去县城上学。

沈正强果然寄了一笔数额不小的钱回来,还给沈正高寄了封信,拜托大哥帮忙张罗沈鸿飞去县城上学的事。

沈正高在清水县电化厂似乎混得不错,在县城里似乎也有些人脉,如今有钱好办事,再加上沈鸿飞在县幼儿园面试时给园长留下了深刻印象,自然顺利地得以进入幼儿园上学,而且还破例进了中班。

秋风送爽,稻花飘香,一年一度的开学季来临,沈正高的二女儿沈怡菱年满7岁,跟大她两岁的姐姐沈怡香结伴前往镇上上小学。

他的三女儿沈怡柔年满5岁,性子与名字完全不同,有点野。

她即便两岁起就被刘秀梅逼着认字、写字,两年下来也没记住几个字,反而早早地出现了厌学情绪,看书本的眼神跟看仇人似的。

只要刘秀梅一不留神,她就会偷跑出去,跟着村里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去河边、芦苇荡玩耍。

为此,她隔三差五地被刘秀梅揍,却越来越倔强,不仅以撕书挑衅刘秀梅,而且当着沈正高的面故意将沈鸿飞推倒。

吃了沈正高一顿“皮带烧肉”后,她恨上了沈鸿飞,明里暗里总要欺负堂弟,惹得全家上下都不喜欢她。

刘秀梅嘴上跟着大家一起批评沈怡柔,心里又是心疼,又是焦急。

她不明白,同样的教养,为何大女儿、二女儿都性情温顺,唯独三女儿这么倔强、任性。

她完全忘了,为了把早慧的沈鸿飞给比下去,她平日里对沈怡柔多有苛责,私下里还总拿她跟沈鸿飞比,进而要求更加严苛。

所有大人都没有意识到,一个从小就被众人拿来与神童比较、几乎从未受到过表扬与鼓励的小女孩,是不可能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的。

沈鸿飞倒是看出了沈怡柔越长越歪的原因,因为前世的他就经历过整天被人拿来与沈怡柔比较的痛苦。

男孩的发育本就比女孩的迟缓一两年,他前世又是个晚熟的孩子,跟人小鬼大的沈怡柔在一起便显得极为木讷、呆笨。

每次被大人数落后看到沈怡柔小人得志的表情,他就特别恨她,想要揍她却又没她高、没她大,只能暗恨在心,感觉特别憋屈。

举家搬到楚安市后,身为家中独子的他刚刚过了几天舒服日子,没曾想,沈正高酒驾去世、黄春兰离婚跑路、刘秀梅带着4个拖油瓶登堂入室,他虽然不至于变成“灰小伙”,心里还是会有不畅快的时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