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7.第2337章搜索素材
第2337章搜索素材
“所谓探险,就是要去从未有人踏足过的地方!”短发少女头戴矿工帽,手臂上穿戴着私自改装的蒸汽枪刃,对着身后畏畏缩缩的同行之人侃侃而谈。 “大……大姐头,我们还是回去吧!老人们都说后山居住着旧民,无血无泪,铜皮铁骨,还会吃人,碰到的话就死定了!”
“怕什么?我已经来这里踩过点了!绝对没问题的!你们就放心吧!诶?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了?我有那么吓人吗?”短发少女疑惑的看着惊恐的同行者。
“大……大姐头,你身后……你身后!”开口之人一边说,一边连滚带爬的逃离,短发少女也感觉自己被一个巨大的阴影所笼罩,耳边风声呼啸,千钧一发之际,她猛的朝着侧面翻滚,枪刃架在身前,与金属的手臂摩擦出一阵火花,堪堪躲过了金属手臂的砸落。
“完蛋!好大一只!”
体型巨大的旧民将阳光都遮蔽,蒸汽枪的子弹,对他来说恐怕连挠痒痒都算不上。
“无意打扰!告辞!”短发少女掉头就跑,灵活的翻上山岩,身后的旧民手臂砸在地面,坚固的砖石豆腐一样被砸碎,山岩上的少女回头做了个鬼脸,快跑两步就要溜走。
可此时大地却传来轰隆隆的震动,裂痕从旧民手臂砸落处蔓延,迅速遍布整片石林,土石宛若是落入了沙漏般向下倾泻,少女连同旧民一起落入了无底深渊般的未知世界。
……
“疼疼疼!摔死我了!旧民的建筑质量也太差了!真是豆腐渣工程!”少女从瓦砾中爬出来,奇迹般的没受什么伤,爱作死的人运气都不会差,因为运气差的都已经死了。
倏忽间,一束灯光打在她的脸上,几乎让她睁不开眼,仔细看去,才惊骇的发现,那是旧民的一只眼睛。
“啊!你别过来!我开玩笑的,你们的建筑质量都超级好,豆腐渣在我们文化里是形容坚固耐用……”少女一边说,一边双手在背后悄悄摸索,待摸到一物,猛的抡起,砸在旧民的脸上,正是她的枪刃,火花四溅,闪亮的眼睛顿时熄灭。
“傻子才信我的胡扯呦!拜拜了您呐!”
枪刃的枪尖在蒸汽的推动下弹射出去,插在头顶的破洞口,像是蜘蛛侠的威亚一般将少女拉起。
咚!
少女在半空中撞上了无形的屏障,捂着头顶摔落下来:“痛痛痛!什么东西!”
坠落下来的少女看着四面八方围上来的旧民,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那个!大家好!又见面了!大家再见!”
说着就朝着旧民中的空隙跑去。
“呀!”
清脆的惊呼声响起,短发少女好像撞到了什么,扑倒在地,压在了什么软软的东西上。
低头看去,她身下正压着一名淡金色长发的少女,长发披散在地面,宛若一圈日晕,与这个时代截然不同的白色长袍顺滑的平铺在地面,露出一只洁白的藕臂。
只是短发少女却无暇欣赏身下的风光,身后就是可怕的旧民,可当她回过头,却看到旧民一个个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就好像变成了雕塑,这一切的异常,似乎都来自那个淡金色长发的少女。
“你是谁?”
“诺亚,诺亚的名字是诺亚!”金发少女的脸色微红,语气却很是平静。
“你说话的方式好奇怪,是你让他们停下的吗?”
“是诺亚要求他们停下的,诺亚并不认为诺亚的言语奇怪,诺亚对你的来历感到好奇,你与诺亚相同,与叔叔们,不同。”金发少女的双眼明亮,露出好奇的神色,但语气依旧毫无波动。
……
万事万物追根溯源都能找到其本源,艺术自然不会例外,从原始的蛮荒时代开始艺术就已经存在,只是在那时并没有人为艺术做出定义。
当群居的人类举起第一根火把,将天雷引动的山火收集之时,艺术便诞生了,那是火焰与代代相承的印记,但却又有所不同。
将之剖析来看,却又简单而淳朴,艺术的诞生需要土壤,而土壤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便是想象力,第二则是发挥想象力的时间。
火焰,一种全球文明中都充满了神话色彩的存在,带来了这艺术发芽的土壤。
火焰的运用,让人们可以更简单的消化食物,消化系统逐步退化,给耗能庞大的大脑让出空间,营养与能量滋养着大自然中诞生出的最大奇迹。
大脑皮层的功能开始越发深化,也从最初的三层渐渐进化为了五层,人类从此诞生了想象力。 而伴随着想象力一同诞生的还有更加匪夷所思的一种能力,那就是吹牛。
顾名思义,吹牛就是想象力的一种夸张与延伸,看似无用,却与人类进化息息相关,吹牛往往可以让一群人相信某个虚无缥缈的故事,然后为之共同做出努力。
这样的努力往往是没有结果的,更大的可能是让饥寒交迫的原始人死于食物匮乏,可同样的,这也让人类突破了族群聚居的人口极限。
人类不再以百人以下的部落形式存在,而是以更为巨大的聚落,聚集在一起的人类,开始了旅行与种植。
不同的聚落会有不同的选择,人类的脚步也踏上了全球各地,很难想象,人类从非洲出发,跨越现今的苏伊士运河,跨越白令海峡,跨越巴拿马运河,分部到了整个世界。
而考古学家却在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了与古代北美人种相同的化石,没人知道原始人是如何跨越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恐怖距离,来到马达加斯加岛上,可这也恰恰说明了,那个时代,看似普通的吹牛,所蕴含的力量。
而这一切,则都在种植或迁徙的闲暇之余,以艺术的形式留了下来,这也是为何那时的艺术往往并不写实,充满了夸张的色彩,但却又从未脱离生活。
欧洲的原始人遗迹中,出土过大量女性雕塑,这些雕塑臃肿而丑陋,拥有着完全与人类不符的胸部与臀部,对现如今人类来说,完全算不上美好。
但这却是原始人眼中最完美的艺术品,甚至会被代代相传,其中不仅体现了那时人类因哺乳而产生的生殖崇拜,过分放大的臀部,更是体现了原始人类对难产的巨大恐惧。
艺术永远也无法脱离现实,即使现在看来,生殖崇拜是可笑而不可理喻的,但在那个时代,这就是艺术。
而随着时代的继续滚滚向前,人们逐渐不再迁徙,开始定居,或是刀耕火种,种植农耕,或是临河而居,渔猎为生,亦或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
艺术也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化,农耕民族祭祀的三牲六畜,游牧民族祭祀的昆仑高天,也开始逐渐分化开来,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不同的地域,开始催生出截然不同的艺术。
就像是中原之外,无人识得何为鼎,何为服章之美,何为礼仪之大,世界各地的艺术开始分化,走上不同的道路,可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艺术也是如此。
随着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艺术与文化也在逐渐趋同,开始朝着同样的方向汇聚。
曾经东方的亭台楼阁与西方的柱式建筑格格不入,但随着罗马统一,大汉一统,帝国之间终于有了交流,或许做不到移风易俗,但却让彼此接受起对方的艺术。
就宛若是丝绸,一条名为丝绸之路的道路,延绵了整个亚欧大陆,丝绸让罗马的贵族爱不释手,也对东方神秘而富饶的帝国充满向往。
地中海式气候决定了,在那片地区,没有比丝绸更加舒适的衣物了,曾经的罗马人甚至一度认为,不穿丝绸怎么还配成为贵族。
为此甚至不惜和中间收了二十倍过路费的安息大打出手,战争持续百年,强大的罗马最终拖死了安息,但安息能撑这么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罗马人在战争期间,依然不断进口丝绸,为苟延残喘的安息强势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