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姚雪要来
最后一声钟声的余音绕梁三圈以后,尽职尽责的数学师太才慢吞吞的喊声,“放学!”
卫新桐等人差不多都走完了才缓缓起身往门口走,走出教室前她回头看了眼教室后黑板上面的钟表,五点半。
晚自习六点半开始,她回家一趟要十五分钟,来回半小时,回去还能洗个澡。
“哎,老卫,老张晚自习不来,走不?”
乔初是隔壁班的,平时有事没事就喜欢赖着卫新桐,今天穿的一身休闲运动装,嘴里叼着根真知棒,上身卫衣的帽子往头上一扣,走哪哪嘻哈。
她头往后一仰,帽子从头上掀到背后去,一张不符着装的清秀脸庞露出来。
不过人个高,也还算能撑起这衣服的气质。
她这人用大人的话来说就是属于早长系列,别人还在一米六蹦Q的时候她早就蹿到一七零了,要不是家里有钱,得年年坐后门垃圾桶旁边。
卫新桐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乔初的意思是去上网,学校附近有个新开的网吧,环境优美,设备齐全,隔音效果也特别好,最重要的是未成年人可进。
乔初眉尾一挑,以为卫新桐是怀疑这话的可信度,拍了拍没几两肉的胸脯,“包打听好吗?”
说着她压低了声音,“老张最近接了辆新车,考驾照呢,我爸找的驾校,今晚她得练车。”
卫新桐笑笑说,“老实说,你爸是不是和老张有一腿?”
乔初冷笑一声,伸出四根手指头,“不多不少,四腿跑不了。”
卫新桐没再胡扯,“陈猛请假了,老张晚上肯定让我看班级,我就不去了。”
“啊!”乔初很失望,“陈猛那小子怎么又请假了?哎我听说昨天他又干了一场?厉害死他吧。”
卫新桐耸耸肩,“想知道啊,自己去问呗。”
她说着和乔初挥挥手,转身走了。
乔初看着这道还算修长的背影,竖了竖中指,拔高声音喊,“卫新桐,我操-你大爷!”
卫新桐转身就把耳机戴上了,声音开的巨大,周围摆摊小贩的叫卖声都隔绝在外,完全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可自拔。
从学校到家跨两条半街,三个十字路口,拐两个弯。
明天就周末了,按理说初中生应该在家看电视打游戏才对,可是泰阳县有一所私立初中,偏偏独树一帜,用实践打破初中生不加晚自习的传统。
听说是为了和那些公立学校的上下课时间错开。
为什么?
大概是为了从根上阻止惹是生非吧。
私立初中也就名字好听点,什么小班教育,什么教育局优待照顾,都是虚的,给钱就能上才是大家蜂拥而来的原因。
自从前两年城市教育改革以后,公立学校开始按地区收学生,一个城镇就那么几所学校,家长看得上眼的更是屈指可数,城镇人口逐年增长,本地学生都分不完,农村小县城就更不用考虑了。
于是教育局大手一挥,严禁乱收学生。
这政策一下,有钱的送钱,有关系的找关系,大家挤破了头想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可总有些既想让孩子接受好教育,家里又没钱没势的人。
于是私立学校就是成了大家口中的香饽饽。
广告打的到处都是,坐个出租车都在放情景对话:
“哟,小张啊,您儿子今年该升初中吧?去哪啊?”
“唉,想送去城里,没户口啊。”
“哦,去星光中学啊,小班教育,既可以住宿也可以走读,升学率比公立还高呢。”
“是吗?私立学校的毕业证公立高中认吗?”
“怎么不认?教育局都批准了,正规学籍。”
“太好了……”
“送孩子上学?上星光,有星光!”
“……”
广告传的越来越好,学校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广,学生越来越多,可质量却参差不齐。
有多不齐?
卫新桐看了眼四周零零散散的学生,叹了口气。
特别不齐!
卫新桐几乎是踩着第三首歌尾声到家,她家在城里开了个店铺,卖全自动麻将机,算冷门生意,这两年的新兴产业,就是利润还行。
两天卖一台,一台够全家吃半个月。
店铺其实很小,就一间门面,不过倒是很长,她爸妈从后面隔了一间出来,里面放一台供人打麻将。
“新桐回来了?”谭女士不知在和谁打电话,笑的一脸春心荡漾,看到她高兴地摆摆手,“快进来。”
卫新桐顺手把手机关了,耳机懒散的挂在脖子上,伸了个懒腰,“谁?”
“你猜?”谭女士继续笑。
卫新桐翻了个白眼,径直走向厨房,“做饭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