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大唐宝宝成长日记八六
扬州城,烟花三月。
城内一处青瓦小院,木门咿呀一声从外打开,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师尊!平卢和成德二州叛反了!现在正打幽州呢!”
院子里蹲在地上的孙大夫咦了一声,放下手中的草药,站起身来,朝药童招手:“这是从哪里打听来的消息?朝廷出兵了吗?派的谁呀?”
“这是从府尹那里传出来的,说是要招募府兵。还没听哪位将军领旨出兵平叛,但约莫圣意会落在虞大将军上。”
“这倒也是,毕竟幽州是虞小子辖下的。”摸了摸白须,孙大夫背着手朝屋内走去,边对药童说:“你去发信号,让谢云流回来商议事情。”
“是。”
彼时,在京城动荡,暗涌流动的时候,三皇子解除了府内的足禁。每日的朝堂均争论不休。
“寡人以为,边境平卢、成德二州胡将作乱,以幽州之力虽能一挡,但到底不长久。诸位须知!东北境多为胡人居住地,若是让其连横,直取幽州、那么洛阳便危急了。朝廷因当派兵支援,彻底铲除胡祸!”朝堂上太子李瑛掷地有声。
肥头大耳的兵部侍郎当即出列,高声道:“殿下三思,此事不妥!朝廷出兵劳师动众,且劳民伤财,区区蛮夷妄想逆反,军队必定难成气候,只需以幽州、常山(毗邻幽州)为堑,集二郡兵力击退即可。”
“臣附议。”底下一堆老臣贵戚纷纷附议,太子李瑛主张朝廷出兵援助,速战速决,但此举却遭到了朝中诸多老臣的反对,老人家的想法总是保守的,能不打战还是别打战了,圣人言以和为贵啊!
“李侍郎此话不然,胡人奸猾,五胡乱华历史历历在目,若是不尽早将其击散,恐重蹈覆辙!”太子党人愤而反驳,其他人回击。
太子有些焦头烂额,朝堂上缺了一言九鼎的君王,年轻的太子殿下虽然监国,但是却无法实现一言堂和绝对的权威。他内里憋着火气,恨不能将这帮不知居安思危满口只有圣人言的儒酸通通流放。看着底下老神在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虞渊,再想想卧病在床缺席早朝的虞小侯爷,太子头疼地问道:“虞将军对此事有何看法?”
虞渊终于不做壁花了,“回殿下,幽州如今尚能抵挡一段时日,但非长久之计,臣请命回幽州,率军尽诸宵小!”
“好!不愧是军中战神虞将军!我堂堂大唐岂容胡祸再起!父皇临行前命我监国,如今父皇尚在外,想必定然也是支持寡人荡平边境的决定的。寡人意已决,诸位爱卿不必再议!”
“殿下三思啊!”不断有老臣拼死进谏,不过无论是死谏还是拿出圣人之言这顶高帽子言之凿凿的人都被太子置之不理。太子从小好武,从小就有个军事奇才的小伙伴王忠嗣,早就对边境那些只知道拿着朝廷军款胡作非为酒肉池林的边将们不满已久,这大唐外在就多繁华,内里就有多腐败。太子李瑛之前虽然是个中二熊孩子,只懂感情用事。但是在虞九的影响下,现在可是个有理想的boy!他不满自己父皇的怠政已久,因此在虞渊等人的扶持下上位后,就一直满怀改变风气创建新大唐,实现大唐梦的壮志!此处应有掌声!
如今便是一次杀鸡儆猴的好机会,他怎能放过!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妥妥主战派呀!早朝于是就在太子的强势任命和群臣的反对声中不欢而散。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一直以来都跟太子唱反调的三皇子党人对此事却是没有表示阻挠的明确态度。
众人寻思着,这是经过贿赂之案之后,被关小黑屋深刻反省,深知自己大统无望,遂识时务者为俊杰,该效命于太子了?
高头骏马在虞府高门前停下,朝服披身的虞渊大步跨进门,脚下一刻不停直奔着西厢房而去。
屋内榻上美人青丝如瀑,容色令窗外春色黯然,不修边幅也端着风情。只见他手枕着小几,拿着一份信,虽有病容,姿态慵懒,却也眉眼如画。听到熟悉脚步声,脸色一变,把信一扔,即刻躺下睡去。
虞渊脚步放轻踏进里头来,看了看榻上人端端正正的睡姿,也不恼,只半跪着,手探入内,撩他的腰间嫩肉。果然不过三息,就见榻上人身子微微颤抖,眼睫毛像翻飞的蝶翼。最后实在忍不住轻喘了几声,笑了出来,“啊哈哈哈好痒,哈阿兄你放开我……”
“不装睡了?”声音低低的,带着无限的宠溺,虞渊双手掐他腰,将他拥入怀里低下头去寻他的唇,被虞韶九笑着躲开了,“嗯……别把病气传给你了。”虞韶九从小患寒疾,往年有系统的随时监护自然没什么问题,如今没了系统管着,又有改进农具和良种之事日夜劳累,虞渊因为边境作乱一时不察,虞韶九入冬以来不一小心就染了风寒。
虞渊没将这点小挣扎放在眼里,却也顺着他的意,细细地吻他的墨发。
“殿下派阿兄去幽州?”虞渊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哼!即使殿下在朝堂上表现的强势,但哪有那般容易!那群只忠于陛下和三皇子的大臣阴奉阳违这一套做起来不知道有多熟练,恐怕在粮草和调兵遣将一事上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