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鸡蛋糕 - 今天你吃了吗 - 元月月半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今天你吃了吗 >

第62章 鸡蛋糕

丁春花的嘴巴动了动,想反驳,段守义的爹娘年富力强,迎宾酒肆还是他们两口子当家。何况段守义还有个弟弟,长子继承家业,分到他手里的最多不过六成。甭管迎宾酒肆现在每天有多少银子入账。

杜三钮见她娘语塞,见好就收,“娘,我们回去吧。”站起来又说:“鸡骨头别丢,晒干砸碎喂鸡,鸡不会下软皮子蛋。”

“咳…”卫若愉差点被鸡骨头卡到,很无语的说:“怎么连这都懂,三钮姐。”

杜三钮笑道:“不是我懂,是我们老百姓都懂,不懂的只有你们城里人。”

“你这话真别扭。”活该被他哥算计,“别我们,你人还在我们家呢。”

“开玩笑啦。”杜三钮很想揉揉小孩的脑袋,怕卫二少爷生气,改捏他的小脸,“准许你明天早上和我一起去摘荷叶,采菱角。”

“当真?!”小孩猛地抓住她的胳膊。

三钮点头,“早点睡啊。”

谁知她一走,卫二少就嚷嚷著丫鬟铺床,伺候他洗澡。寅时刚过,小孩就爬起来,被年龄大觉少的卫老堵个正著,“背书去。”

“祖父?”卫若愉可怜巴巴看著他。杜三钮离开多日,没人敢带精贵的小少爷疯玩,卫若愉这段时间可闷坏啦。

卫老不为所动,“三钮还没起来。你若是不想背书,叫钱明陪你一起绕著村子跑两圈。”

卫若愉睡得早精神好,果断选择动起来。

出了一身汗,回到家洗个澡,换上短打便去三钮家报道。杜三钮刚从床上爬起来,见他过来,非常亲热地说:“来帮我烧火。”

“做什么吃?”小孩跑的有些饿。

小米养脾,小米粥那是肯定的,杜三钮在厨房里转一圈,青菜没了,有两节鲜藕,她姐夫给的,“做个鸡蛋糕,炒个藕片。”

“不用这么麻烦啦。”卫若愉道:“我也喜欢吃水煮鸡蛋。”

“是我想吃啊。”杜三钮忍著笑,“若愉不想一次烧两个锅吗?”

卫若愉连连摇头。于是三钮淘米切藕,在煮米粥和丁春花炒藕片的时候,三钮打五个鸡蛋,蛋清和蛋黄分离后,使劲把蛋清打发。

条件所限,没有打蛋器,等杜三钮往打发的蛋清里加面粉、蛋黄和油的时候,丁春花都把炒藕片的锅刷干净了,“还没好?”

“早呢。”杜三钮十多年没做过鸡蛋糕,总感觉忘了什么,无意中往外一瞅,见他爹正在剁草喂牛,拿个盆出去,“爹,帮我挤点牛奶呗。”

去年开春三钮家只有一头母牛,后来她和她娘赚了钱,今年夏天又添一头牛留著耕地,原来那头牛专门留著生小牛卖钱。

黄牛奶少,杜发财可宝贵他的牛,一听三钮要牛奶简直像要他的血,“早没了。”

“那我自个挤牛奶。”杜三钮以前只知牛而不知奶,来到亓国十来年,她早已清楚牛产仔后半个月奶都不多,但其后两个月的奶足够一头小牛吃的。而她家的牛八月份生的,没有才怪。

说话间走近牛棚,吓得杜发财扔下砍刀,惊叫道:“我来,我来,你可真是我亲闺女,天不怕地不怕,挤牛奶是个姑娘家干的活么?离远点,挤好给你送厨房里去。”

“多点啊。”杜三钮还得继续搅蛋糊。丁春花见她进来,瞪她一眼,端著盆,“我去河里洗衣,做好叫我。”

杜三钮接道:“给你留著。”

洗衣本是三钮的活儿。因杜大妮和杜二丫十一岁来葵水,杜三钮眼瞅著快十二岁,葵水迟迟不来,丁春花就不敢让她碰寒凉的东西,何况已是深秋,天气也凉了。

杜三钮再一次感受到来自母亲的疼爱,心下十分感动,不顾她爹的怒视,把牛奶倒鸡蛋糊里,在热锅里刷一层猪油,把搅好的蛋糕液分两次倒入锅内,每次烤一刻钟,夹杂著鸡蛋、牛奶和猪油香的蛋糕引得小若愉又一次忍不住吞口口水。

杜三钮把两块蛋糕切成四块,给她娘留一块,给她爹送一块,剩下那个她和若愉分。

谁知小孩接过去放在鼻尖嗅嗅,开口道:“三钮姐,我不在你家喝粥啦。”捧著蛋糕跑到家,掰一半给他祖父,剩下他巴掌大点的蛋糕又给他卫若怀一些,小孩往嘴里塞:“祖父,好吃吧?”

“嗯,去叫钱娘子做。”卫老嘴上说牙口好,其实满口牙早掉一半了。

三钮打蛋清时用的时间长,蛋糕发的好,卫老吃的蛋糕比白面馒头还软,喜得一向故作矜持的老人说:“以后我们家每天早上都吃这个。”

“不行啊。”卫若愉说:“做起来可麻烦了,三钮姐搅鸡蛋搅的手疼。”

“那,那算了。”卫老说:“三五天吃一次。就这么决定了。”说完顿了顿,“嗳,你不是跟三钮去摘荷叶了么?”

卫若愉一拍脑门,“差点忘了。钱明,钱明,赶紧把粥端来,我得吃好去找三钮姐。大哥,你去吗?”说著话还冲他挤眉弄眼。

“不去。”卫若怀真想给他一巴掌。明知离他下场考试时间满打满算只剩下一年半,他课业紧张,还故意撩拨他。

卫若愉嘿嘿笑道:“那我和三钮姐玩去啦,回头给你留一个菱角的。”话音落下,人躲到卫老身后。卫若怀哭笑不得。

杜家村的村民极有意思,无论看到三钮做什么都往跟前凑,听说她采荷叶做荷叶包鸡,纷纷过去帮忙。没等三钮说出道谢的话,这些人把采的荷叶全给卫若愉,生生把三钮气乐了。

搞得卫若愉很不好意思,“一天吃一只,到明年这时候也用不完啊。”

“那就做荷叶粥。”三钮低声给他说,“荷叶丢在锅里煮出荷叶水,然后把荷叶撇掉,留下水用来煮米,就是荷叶粥。听说荷叶有清泻解热之功效,我们不告诉他们。”

“对。”卫若愉点头,“居然觉得你家不舍得吃鸡。”杜家舍不得,不是还要他家么,当他家人是死的啊。

杜三钮一听这话笑了,顿时觉得自个有些孩子气。

荷叶摘的快,只是菱角麻烦。菱角生长于浅水区,沼泽处,杜家村的村民没人知道河滩上的菱角哪儿来的。反正三十年前,每年深秋沿河居住的村民都会拿著木盆采菱角。摘回来之后一边吃一边把多余的菱角做成菱角粉,保存久一些。

自从各村的生活越来越好,采菱角的人越来越少,实在是采菱角太辛苦。人坐在木盆里,采菱角时得半趴著,从水底捞出来直接丢到盆里。

杜三钮第一次跟她娘一块去采菱角,就想骂写“采红菱”那首歌的人。

不熟练的人采菱角,稍稍分神盆就会翻,继而栽进泥水里。甭说菱角摘了放盆里把衣服鞋子全都沾湿,手上身上全特么泥,这时候谁还管身边的人是谁,只想采好回家梳洗。

卫若愉也当采菱角很好玩,然而等三钮和她娘分别坐到盆里开始采潜伏在水底的菱角时,急急道:“三钮姐,采够我们晌午吃的就好了,你快回来吧。”

三钮戴著她自制的兔皮手套,干活不利索却不会伤到手:“好。”心里却想摘一点衣服得搞脏,摘半盆也是脏,于是和她娘两人各摘半盆。回去时还是别人帮丁春花抬回去的。

卫若愉也不嫌三钮身上脏,拉著她胳膊,“明天让下人去。”

杜三钮失笑,想说:那是你家的下人。余光瞥到小孩满脸心疼,“有付出才有收获。而且自个摘的菱角吃起来才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