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条邑
牧云城以东三百里。
阿珩感受着快要四分五裂的臀部,忍不住问齐载:“可否下马休息?我受不了了。”
一夜加一个上午,跑出三百里,也亏得牧云原是高原,地势平坦,但这一路上都在骑马,阿珩也吃不消。
捭阖时代的骑马,没有马镫,也没有马蹄铁,就是马鞍也不过是马背上垫了个坐垫,完全靠高超的骑术,但骑术再好,骑这种跟光背马没多大区别的马跑一天,也足以丢掉半条命。
齐载迟疑了下,终究是停了下来。
马一停下,阿珩便拿出一根人参啃了起来。骑马之前她在衣服的腿部缝合了皮革,因此虽然腿上的肉仍被磨得血肉模糊,但胜在有皮革保护,没有布帛碎片嵌入血肉里,身体的自愈能力几乎立刻就开始发挥作用,伤口与尸块飞快的愈合,消耗极大。
阿珩边吃边问齐载:“你在畜栏做了什么?”
齐载随口道:“放了一把火。”
阿珩:“......你知不知道如此牧人会损失多少牲畜?”
“区区几头牲畜而已。”
阿珩讥笑,区区几头牲畜?对于平民,一头牲口往往是家里最重要的东西,怎能用区区这个字眼来描绘?
见阿珩不悦,齐载忙哄道:“你别生气,他们背叛了齐国,只是让他们损失几头牲畜算是便宜的。”
阿珩愈发讥讽:“对于牧云原上的牧人而言,不论是齐人还是辰人,都是入侵者,他们凭什么要忠诚齐国?又不是脑子有病。”
牧云原上的土著都是昔日古国的后裔,是根红苗正的土著,无论是辰人还是齐人,对他们而言都是彻头彻尾的外来者。
都是入侵者,将心比心,阿珩觉得,换了自己也会在齐人败退时毫不犹豫的倒戈。反正辰人是想吞并牧云原,而非毁灭牧云原,不论哪一方占据牧云原都不能将牧云原上的原住民干掉。
既如此,为何要忠诚于入侵自己家园的人?
齐载被驳得语塞。
啃了人参,感觉休息得差不多了,阿珩便道:“继续赶路吧,去摩云关吗?”
齐载摇头。“回王城。”
阿珩微怔。“齐王放弃牧云原了?”
不至于那么蠢吧?
牧云原有丰富的金玉矿藏,更有水草丰美可以培育战马的广袤草场,最关键的是,牧云城位于牧云原东部,过了牧云原往东三百里左右往南便是条原,而齐国王城便位于条原。
牧云原虽非齐都的门户,但丢了它的意义跟丢了门户差别不大。云洛只要越过摩云关便可长驱直入齐都。
齐载黯然道:“我战事失利,已被撤职。”
“哦,代替你的是谁?”
“是公子高。”
公子高?阿珩想了好一会才想起公子高是哪位。
齐王膝下有十三子,其中公子高是较出色的。
以公子王孙为将是人族的祖制,自炎帝时代流传下来的祖制,已有一万年的历史。
尽管炎帝当年那么做纯粹是为了向聚拢在王旗下的氏族们表示,她将人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绝不会追随她的人当棋子。虽然阿珩一直觉得,在炎帝的脑子里,只怕所有人都是棋子,没有谁是不能牺牲的,包括她自己。但炎帝这一招挺绝,烽火狼烟的战场上,炎帝的血裔几乎死绝,其余人见了,哪怕明知自己的任务可能会死,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当一种政策变成习俗,并且延续万年之后,便已然刻进了文明的骨髓里。
列国的公子在成年后都要领兵为国征战四方,自然,也不是没有例外,但那些不涉战场的公子都不会有地位。即便是嫡嗣是最合法的继承人,也必须有战功傍身。
齐王诸子中,公子高在武功方面是最出色的,军功远超诸公子。
若非齐王有一名嫡子加一名嫡女,或许,公子高是最有可能继承王位的。
以战事失利削弱齐载的兵权是个好主意,齐国北部因为旦翁与齐载近二十年的经营,兵权完全掌控在齐载手里。齐王盯着这块肥肉也不是一两日的事了,依着列国的风俗,兵权多掌控于宗室贵族之手,君王的弟弟自然也是掌兵权的,列国中不乏兄长是君王,弟弟是国之良将的美谈,但这种美谈在齐国就有点问题了。
这需要提到一个人――齐武王。
齐武王骁勇善战,但已经没有多少人还记得他的王位是怎么来的了,五十二年前,齐献王薨,嫡长子继位,即齐简王。齐简王继位会对自己骁勇善战的兄弟加以重用,明君名将,美谈传列国,然......四十五年前,齐简王最信任的兄弟弑君夺位,史称齐武王。
经此一遭,齐国王族便变了味,每一任齐王都对自己的兄弟百般打压,恨不得斩草除根,一个不留。
齐武王杀了自己剩下的兄弟,而齐武王的儿子们,如今也只有王位上坐着的那个还活着。
旦翁的身份在齐国本就尴尬,掌控了齐国一半的兵力后就更尴尬了,齐王不免着急上火。好不容易把旦翁给熬死了,却来了个公孙载,接手了旦翁的兵权,也不知齐王有没有气得呕血。
如今终于抓到机会削弱齐载的兵权,哪怕临阵换将,换上的新将领还是个不如前任的,许会影响接下来收复失地,但齐王也顾不上了。
阿珩觉得云洛收到这个消息时一定会很高兴,猪一样的敌人是什么人都喜欢的。
公子高虽是良将,却一直在南部同离国作战,擅步兵战与水战,让他跑高原上收复失地打骑兵战,齐王对自己的儿子着实有信心。
阿珩道:“既如此,我们去王城。”齐辰两国的战事干她甚事?早点治好齐载早点回谷抱儿子。
列国之中,齐国是数一数二的大国,疆域也是最辽阔的,南至云水,北至北荒黑水,形似一块如意,而齐国的王都便坐落于这块如意的中间位置――条原。
两百年前,齐庄王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原本的都城不再适合继续做为都城,便在条原之上修建了这座王城。
在上古时代,条原还不叫条原的时候,这里曾经有过一座繁华帝都,赤帝所营建,乃人族的核心,只是被战火所毁,人族又四分五裂,这座帝都也就彻底消失在了荒草中。齐庄王迁都于此,还为新都起了个一样的名字,雄心壮志如何,一目了然,奈何时不待他。
齐庄王享年四十一岁,这个年纪已然是长寿,但......这么点时间想将九州重新合并无疑是痴人说梦,因而齐庄王只得含恨而终。
入城时,瞅了瞅城墙上的名字,再瞅了瞅齐载,阿珩完全无法理解,这些男人这么折腾究竟是为哪般。
不过,齐庄王的雄图霸业虽然是做梦,但他的确是齐国今日强盛的奠基者,没有他及之后几代齐王打下的基础,齐武王也无法将齐国推至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