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血染墨香哭乱冢(6)
“其实纵观古今,历史总是出奇的相似。”沈长安接过茶饮了几口,“今日得空便与你多说些吧,你可知如今情势之下义父为何会主张撤藩?”
见人摇了摇头,沈长安也只好对着茶杯苦苦笑了笑,道:“太子殿下仁善却终非帝王之材,且说如今形势,雍安以武震国,新帝可不是靠什么仁善便可震住朝臣的,不过我也不希望这天下太早落进了雍王殿下的手中,否则我迟早得被人害死,从我走上这条路的时候我就已经清楚……”
后来的话越说越轻,苏文不由得出声问了几句,沈长安这才对着人笑了笑,接着说道:“强藩在侧的险恶环境下柔弱便是致命的缺点,太子殿下有意实行推恩令固然是可行的一策,然却也实在是下策,且不说各方权贵不会领情,单就义父……推恩令不正给了义父更多的时机?你说实行了推恩令义父又怎么会怪我?”
“所以公子劝雍王殿下时才说什么‘败不过负高气而志靖难’的?”苏文恍然,“可这也不会真要雍王殿下去策马提长、枪吧?”
“自然是不会的。”沈长安又是一阵苦笑,“还有襄王殿下呢。”
“可是公子又怎知国主不会听从殿下的策论呢?万一……”苏文还是有些心惊。
沈长安依旧是苦苦地笑着,“我适才也说过‘成则权倾天下’,阿文你说义父用这样的牺牲若还是不能将雍王殿下扶上宝座岂不是殿下的无能了?”
苏文看着眼前的沈长安,心里也是一阵惊恐――这世上又有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翩翩公子,内里居然是这样细密的心思……
“再说撤藩之后,势必会引起雍安大乱,以史为鉴,‘七国之乱’和‘靖难之役’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说简单些便是开国皇帝开了历史的倒车,分封诸侯王到各地留下了反叛的祸根,而叛乱都发生在他们孙子辈当皇帝的时候,且叛乱的导、火、索都是皇帝实行‘削藩’政策导致最强大的藩王举兵造反,而且连谋反之时所打的旗号都非常相似,都是要诛杀朝廷内的奸臣,恢复祖宗之法。可是从规模上来看,‘七国之乱’要甚于‘靖难之役’,但偏偏规模大的被迅速的镇压了下去,而规模小的却在肆虐了四年之后,颠覆了政权。你可知这是为何呢?”沈长安幽幽地望了望远方,雍康的方向,忽然发现自己说不下去了……
“公子?”苏文又唤了两声,沈长安这才将将回过神来,“今日或许要去拜访一下襄王殿下了。”
“什么?”苏文明显没跟上沈长安的思路,天知道公子这是要去害人还是要去帮人呢?
“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沈长安淡淡笑了笑,“无论如何,襄王殿下总是待我最真的一个,那我又怎么可以让他平白遭了横祸呢?纵然不能劝他放下皇属军,我也总想为他谋划些个,权当作人情也好,于我又何尝不是退路呢?”
明知公子在说笑,苏文却是无力反驳――他又怎好点破沈长安这不忍的心思呢?明明是多情的人儿却偏偏装作无情,明明不必陷得如此深却偏偏要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可纵然如此又怎样呢?无论何时,苏文定然会陪在公子身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