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渔翁得利(3)
刘之恒道:“如今之计,只有三羊并进。”
韦声道:“莫非刘知府有了主意?快说来听听!”
刘之恒面有愧色,道:“说出来韦大人莫怪。下官的办法,便是大人初来滁州时的做法:继续出动官兵,搜查全城三百六十五家十里分堂,好在我们已知闻人清姓名,我们以寻访贤士为由,搜查十里堂弟子花名册,只要知道闻人清在何处十里分堂,我们便能根据花名册所登记的姓名住址,顺藤摸瓜,寻到闻人清。到那时,我们再严刑拷打之,不愁逼问不出他的同党!”
韦声道:“如今也只能这么办了。”
刘之恒道:“下官方才所说的三羊并进,这只是其中一只羊,另外两只羊便是韦大人所说的两个办法。”
韦声不解道:“刘知府方才不是说我的法子不妥吗?”
刘之恒道:“守株待兔之计虽然不妥,成功却有十分之三的可能。美人计虽然冒险,我们却可以加以改良,可对外继续宣称伊大人的说法,说某镖局已收辛流帮重金,不日就要将拾花仙子护送到京城给辛流帮帮主,激闻人清前来,我们则趁机设伏。下官愚见,这法子成功也有十分之三的可能。第一个为大海捞针之计,也有十分之三的成功率,那么三只羊加起,便有十分之九的把握。韦大人以为如何?”
韦声忍不住笑道:“十之八九都能抓到,自然是好。刘知府,那这三羊并进之计,究竟是你想出的还是我想出的?”
刘之恒谦虚道:“自然是韦大人想出的,下官愚鲁,全赖韦大人提携!”
韦声道:“嗟呼,我读史书,观诸葛孔明兵法韬略,严谨有度,郭嘉善谋人心,陈宫出神鬼妙。却都不像刘知府这般,事事模棱两可。”
刘之恒笑道:“那是先贤才华出众,下官区区小吏,如何敢比肩?只有耍些小聪明罢了。”刺客抓不到,于他并无多大干系,但韦声是钦差大臣,却要承担莫大的责任。他与韦声相处多日,发现韦声并不如寻常大官般颐指气使,反而礼贤下士,对自己如同友人一般,遂也全心全意为他着想,二者也是博一个升官机会。其实这也是韦声在锦衣卫中深得人心的重要原因。
韦声道:“那么,我们便按照这三羊并进之计速速施行吧。”正欲商议细节时,见方才那卫士来报:“启禀韦大人、刘知府,伊大人她出门了,属下并未问到行云镖毒针毒性如何。”
韦声奇道:“伊大人才受了伤,她出去做什么?你们怎么不拦着她一些?”
那卫士道:“韦大人,属下听伊大人房前的同僚胡升说,伊大人在您离去不久,便欲出门。胡升自然拦着,可伊大人说:‘我在房中呆着气闷,想要出去寻点吃的来。’胡升道:‘伊大人是贵客,怎敢劳烦伊大人亲自去街上买吃食,伊大人想要吃什么,告诉属下,属下为大人去买。’伊大人便道:‘看你乖巧,我想问你一句,做人的根本是什么?’胡升以为伊大人要与他谈天,忙道:‘属下自幼读书,也颇识得几个字,听古人言:人无信则不立,做人之根本,自然是信义二字。’谁知伊大人破口大骂道:‘错了错了!人之根本,是吃喝拉撒睡,没有这些根本,人怎能活下去?’胡升愕然道:‘原来如此,属下受教了!’也不敢与伊大人多有分驰。伊大人道:‘所以,我爱去何处用膳就去何处用膳,你要是敢妨碍我做人的根本,我就与你拼命!’说了这些,便抽了胡升的佩剑离开。”
韦声听了苦笑道:“别说是你们,就是我对她用膳的主意稍有违拗,她也会一拳向我打来。”
刘之恒道:“伊大人要往何处用膳便随她,你们可曾派人去跟着保护?伊大人贵为钦差,可万万马虎不得。”
那卫士道:“伊大人出门后,胡升便派了一个小旗的兄弟暗中跟随保护。”
刘之恒道:“做的不错,你下去吧!”
韦声待那卫士下去,又道:“滁州府内可有能信赖的镖局?抓捕刺客事关重大,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刘之恒想了半晌,道:“文四街有一家洪武镖局,正如其名,乃洪武年间所创,那里的总镖头与下官私交甚好,实是上上之选。”
韦声正欲说话,方才那卫士又来道:“属下有要事禀报!”
刘之恒道:“说!”
那卫士道:“方才跟着伊大人的八子回来说,伊大人她……她……沉河失踪了!”
韦声与刘之恒惊得一起站起,道:“什么?!”
那卫士道:“八子便是这样说的,他说这是他亲眼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