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老友
作为一个六十岁的人,荀桢一直很有耐心,年纪大了,对一些事看得就会更加全面,也更加保守胆怯。
多年的时光已经将当初自负才学,妄想建功立业的青年打磨得温和内敛。
窗外和煦的春光,极易使人想到当初蟾宫折桂,踏马游街时的意气风发。
公道唯白发,春风不世情。
庆元十三年金銮殿上才华横溢的少年探花郎,早已经垂垂老矣。纵观他之一生,从翰林院编修一路入了阁,其间虽有外放贬谪的失意,也有日后官居一品的得意,到现在因病致仕,他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事。除却两件事未了,待他处理,他心中已经无甚憾意。
而两件未了的事,从他黑发困扰他至白发,现在终于也正按他的预想发展。
荀桢慢慢地拨弄着棋篓中的棋子,侧耳听着窗外的动静。
按约定时间,他的好友也该来了,他两位好友,一位李茂冲,一位林惟懋。
林惟懋赴约时总是慢上一刻,李茂冲却守时到可怕,他的一生从未失约。
“桢干。”
耳后传来有礼到以至于疏淡的男声,荀桢一听便知晓李茂冲来了,他不紧不慢地将手中拈着的一枚黑色棋子放入棋篓中。
李茂冲年轻时在京中也是赫赫有名之辈,他出生权贵之家,从小便显露出不同于旁人的聪慧,喜爱王弼等魏晋玄学,对老庄颇有心得体会,到了十五岁时不顾家人反对,一意孤行地出了家,探寻玄妙的大道。
李茂冲今日包着庄子巾,身着大褂。
他生得人清瘦,衬的大褂愈发宽大,被春风一吹,好似下一秒就要羽化登仙。
“麻烦你多走一趟,坐罢。”荀桢笑着招呼自己的老友。
“你今日找我来,所为何事?”林茂冲的神情以至于冷淡,他走到荀桢面前,施施然的坐下,直接地问道,懒得花费半刻时间去寒暄叙旧。
荀桢笑了笑,也不藏着掖着,“虽为的是我托你办的事和王韫的事。”
他的好友最怕绕弯子等麻烦事,故而一个出家修道,一个痴迷于画画以至于离经叛道。而他性子温和,最擅长和他人虚与委蛇,故而步入了仕途。
听到荀桢提到王韫二字,李茂冲立即皱了皱眉,“你不愿意放弃你的想法?”
荀桢摇了摇头,合上了棋篓道,“事已至此,我怎会轻言放弃,我若是放弃了不但是对王韫不公,更是对……”他犹豫了一下,接着道,“阿韫的不公。”
“你成亲时我已写信告知你娶王氏女只是多此一举。”李茂冲冷冷道,“你却称我狗拿耗子,怎么?”他眼带嘲讽之色,“到底是来求狗来了?”
李茂冲毫不犹豫地称自己为狗,荀桢听了不禁苦笑。
“王氏女不是什么阿韫。”李茂冲面色依旧冷淡,“她若是什么阿……”
“不,”荀桢难得打断了旁人的话,李茂冲一抬眼皮,一双眼如万年寒潭,平静地瞧着荀桢,荀桢好似未看到李茂冲的冰冷,反而温和地笑道,“她是阿韫,你曾言,我若是能找到什么事物来证明王韫便是阿韫,你便愿意为她,做你当初为我所作的事。”
李茂冲神色未动,只是问题更加尖锐直接,“我虽承诺于你,只是你的证明到底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