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破镜重圆
天昶一年四月初三,午门
“带犯人――”
尖锐的一声,顿时雷鼓喧天,曾经如日中天的二王爷公孙煜如今成为人人得以诛之的阶下囚。
“哈哈哈......”气壮山河的笑声从那狼狈不堪的公孙煜口中传出,临死的悲鸣却是那么的嚣张跋扈。
“中书令安大人到――”
“门下侍中方大人到――”
“尚书令史大人到――”
大华三名宰相以安玄素为首,沉着稳重地走上午门高台,注视着那斩首台上仰天畅笑的公孙煜,眼底幽深的笑意如同海藻泛滥。
“启禀三位大人,犯人公孙煜及其一干党羽,共计四十七人已带到候斩。”
“好。”安玄素神色平静,即便这即将出现的是四十七人人头落地,血流成河的惨烈景象。
“来人,宣读圣旨。”史麟说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场一众纷纷下跪听候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逆党公孙煜及其党羽四十七人,白虎门之变妄图谋朝篡位,藐视朝纲,胆大妄为,罪犯滔天,传朕谕令,立斩不赦,钦此。”
圣旨毕,生灵万物逃不过天子杀令。
“安大人你要做何?”方毕惊讶地看着安玄素突然走下高台,“快来人,保护安大人。”
“无妨,本官与二王爷说句话,也不枉相识一场。”安玄素微笑道。
信步走到公孙煜面前,看着那蓬头垢面的阶下囚,安玄素依旧保持着优雅的笑容,他看似平常地抬手拍了拍公孙煜的肩。
公孙煜浑身一颤,只觉肩头被一枚银针刺入,顿时张口哑声根本说不出话来,他张了张口硬是发不出一声,满脸惊恐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这个优雅而睿智的男子,对方的笑容在他看来是那么阴森恐怖,像是来自地狱的使者,
安玄素靠近公孙煜,眼底的冷意如同数九寒天,他淡笑着轻声说道:“你到如此地步,不是因为安玄素,也不是因为公孙景,是因为叶余山,可记住了?”
公孙煜顿时瞪大眼睛,奋力挣扎起来确实徒劳,他终于知道为何自己会到如斯地步。
“要恨就恨你生在公孙家,公孙家夺走叶家的,我叶怀央会一点一点地夺回来。”安玄素依旧保持着温和的笑容,“别急,公孙景很快就会去陪你。”
公孙煜顿时瘫痪到地上,整个人失去了方才的嚣张跋扈,呆呆地望着春日灿烂的天际,一切都是定数,从一开始就被算计进局里。
安玄素微微一笑,转身走回高台,他拿起令牌往地上扔去,伴随着沉着冷静的一声:“斩。”
手起刀落之间,这一日,午门再次血流成河,充斥着复仇的怒火,从地狱逃出来的魔鬼用锋利镰刀,将这个风摇雨动的王朝推向覆灭。
乱世春秋,一子生死。
黄昏。
这山中的天气就是变化无常,刚才还骄阳四射,眨眼便淅沥大雨,这雨来的凶猛,豆大的雨点冲刷着这个污秽的世间,几乎要将一切淹没。
穿梭在滂沱大雨间的连珩停在一个山中小亭内,他将外袍脱下装好采下的药材挂在腰间,这药材是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可不能坏了。
今日一大早连珩便上山采药,只因这两日云离似乎是操劳过度,精神很差,就算这几日他任性地对云离不冷不热的,但心里确实心疼得紧,于是便亲自上山采药,没想到却遇到山间暴雨。
“呜呜呜.....”
忽然传来一声似有若无的小孩哭泣,声嘶力竭,惊恐无助,连珩愣了愣,环视四周只见那狂风骤雨中有一个小小的身影。
连珩不假思索地飞身而出,将迷失在暴雨中的小男孩抱回亭子里,那小孩被淋成落汤鸡,浑身发抖着,惊恐害怕地看着眼前的陌生大哥哥,连话也说不出。
“你怎么一个人?”连珩皱起眉心奇怪地问道。
“先生呜呜.....找不到先生.....”小男孩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起来。
“先别哭,把话说清楚我才能帮你呀。”连珩着急地说道。
“大哥哥.....可不可以带我回昙山书院....呜呜找不到路.....”小男孩啜泣着一颤一颤地说道。
“原来你迷路了,你叫什么?”连珩恍然大悟。
“叫阿蒙.....”
“我记得昙山书院里这里不远,走。”连珩同情心泛滥起来,抱起阿蒙飞起来,灵活地在暴雨间飞掠。
大雨之下,兜圈圈了几个来回终于被连珩找到昙山书院,这是一间有名的私塾,坐落在泣昙山腰,从这里走出了多名状元。
“开门!”连珩用力拍着书院的门大吼起来,怀里的阿蒙已经被雨淋晕了过去。
没一会儿,门打开,一名眉清目秀的儒雅书生撑着伞走出来,看着连珩怀里晕过去的阿蒙顿时大惊失色。
“小蒙!醒醒!”那书生扔下伞,将阿蒙抱回怀里着急地唤道。
“他晕了,得泡热水。”连珩一抹脸上的雨水说道。
“公子也进来躲躲雨罢。”书生皱起眉心颔首说道。
“谢谢。”连珩点点头便跟着书生进入书院。
连珩在书院厢房整理了一下,换上书院学生的衣袍,身穿青衣白裼,头戴儒雅方巾,俨然一名温雅的小公子。
“公子,喝杯热姜汤驱寒罢。”方才那名书生端着一碗姜汤走进来。
“小蒙如何了?”连珩担忧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