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 16 章
此时的德国,早已进入了降临节,黄色的灯光映照着飘雪的天空,跃动的烛火散发着香氛,花环上蜡烛已经点到第三根,召唤着归家的人们。
“来来来,易扬啊,帮我把这个盘子端出去”,陈妈妈穿这个红色格子的围裙,急匆匆的一盘红烧牛肉塞到易扬手里,又突然转身,“哎呀,我锅里的菜还没放盐呢!”
易扬咧着嘴笑笑,把菜端了出去后,又回到厨房给陈妈妈打下手。
回德国之后,他先去看了一下他爸,还是老样子,这种事情也是没有办法,只得顺其自然了。
陪了他爸几天,也到了圣诞节,陈帆一大早就来逮他,说他太久没有去拜访陈爸爸陈妈妈,他们可有意见了,让他今天必须把易扬带到,不然有他好看的。
易扬笑笑,说一定去,顺便把特产给拿去。
陈家父母与易扬的父亲是旧识,两家关系很好,后来陈家搬到了德国,他们还一直断断续续有些联系。
所以易扬和他爸初来德国时,很多事都是陈家在帮忙料理,易扬和他们的儿子陈帆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后来,易家出了那么大的变故,也基本上都是陈家在帮衬着,在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里,如果没有陈家,没有陈帆,他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陈妈妈更是心疼他,基本上把他当作半个儿子,每到逢年过节,总是要把易扬拉过去一起过,百般的照顾他。
易扬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这么多年都是他和他爸一起过,他爸再怎么用心,毕竟也是个男人,做不到那么的细心。但是陈妈妈,第一次让他感受到了母爱。
能够遇到陈帆一家,可能是他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了。
“易扬,易扬!快过来,球赛已经开始了!”,客厅里的陈帆叫道。
易扬此时正在笨手笨脚的在切一个土豆,他大声回答:“你们先看,我把土豆切了就来!”
“去去去,别在这碍手碍脚的,看你的球赛去!”
陈妈妈看着易扬别的薄厚不一的土豆,一脸嫌弃。
易扬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他对厨房的事一窍不通,但以为打个下手还是可以的,现在打下手也被嫌弃,只得灰溜溜出去了。
一出来,陈帆就招呼他,“快来快来,都开始了!”。
陈帆和陈爸窝在沙发上,都是一脸兴奋。
陈爸爸一所大学的教授,他早年受聘请来德任教,已有近十年。他面像周正,浓眉大眼,完全看不出是一个近60的人,加之性格颇为开放,和年轻人也闹得开,经常被陈妈妈笑称“老顽童”,一大把年纪还喜欢和年轻人扎堆。
陈帆的相貌和他爸有六分相似,都是浓眉大眼,还遗传了陈妈妈的酒窝,整个人看起来十分温和绅士,笑起来更是两个酒窝浮现,让人觉得温暖,加上坚持锻炼的原因,身材保持的特别好,听说在大学的时候,特别招女孩喜欢。
他比易扬要大三岁,目前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近几年已经打出了名声,事业蒸蒸日上。
易扬走到沙发旁,问道,“那一场?”
“德国对阿根廷”,陈帆拉着他坐下,“你太慢了!”
“好好好,打到哪啦?”,他问道。
其实他对足球并不是特别的感兴趣,但是他喜欢和陈家父子一起看球。
“第一场快完了”,陈爸爸笑着回答。
“你们赌这一场谁赢”
“肯定是德国啊!”
“那可不一定,我看阿根廷这次打的也不错。”
“不不不,德国队还没发力呢……”
易扬微笑看着他们讨论得热切,听着陈妈妈在厨房的炒菜声,暖黄色的灯光照下来,像是给这些场景镀上一层光,显得特别的温馨和温暖。
真好,他想。
不一会了,陈妈妈的菜已经炒好,张罗着吃饭了,易扬帮忙摆着碗筷,陈家父子还盯着球赛不肯过来,陈妈妈过去,一手一个,都揪了过来。
陈妈妈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整个餐桌摆满了数十道菜,他们都是中国人,逢年过节还是愿意吃些中餐菜式,这些菜里一半是那些成都特色菜,辣的冒油,还有另一半,就都是清淡却营养丰富的菜式了,
易扬知道,这是为了照顾他。
以前他生病的时候,陈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他,还特地咨询了医师,哪些大忌哪些大补,她都一一记在心里,每天亲自为易扬准备饮食,没有一天是重复的。
在她的照顾下,易扬出院的还算快,但这个病是慢性病,不是说好就能好的,平时也需要多注意。
所以易扬出院后的一段时间,她也盯得很紧,后来看易扬不再糟蹋自己,真的开始好好生活后,她才渐渐放了心。
“来,小易,多喝点这个”,她舀了一勺莲藕排骨汤到易扬碗里,“这可是我一大清早去买的,可新鲜了!”。
易扬喝了一口,糯而不粉,笑道:“嗯,很好喝,陈妈妈厨艺又更上一层楼了!”
陈妈妈听他说好,自然很高兴,“嘴真甜!你带回来的辣酱,我尝了尝,挺地道的”
“嗯,好久没吃到这样好吃的菜了,小易,多亏了你啊”,陈爸爸笑呵呵的说道,又加了一块剁椒鱼。
陈妈妈撇他一眼,“说的好像我平时多亏待你们似的,两个没良心的”。
陈家父子都摆手,连连道:“没有没有”。
“对了,易扬,”陈帆夹了一块鸡肉,“这次去中国怎么样?”
易扬笑着说:“变化挺大的,很多地方都重建了,发展很快。”
“是啊”,陈爸爸接话,“中国这几年变化真是特别大,这是好事”。
“咱们这么多年没回去了,不知道还成都那边变成什么样了?”,
陈妈妈说道,气氛一时有些伤感。陈家在国内其实已经没有直系亲属了,但毕竟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