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用公家的名义投机
这个年代的试验品种子,往往是农科院刚培育出来,还没大规模推广的新品种。
有些确实不成熟,不但种不出粮食,还会污染土地。
但也有些..
曹勇眯起眼睛,仔细看麻袋上的标签。
“东红三号”。
他微微一顿,再次凝神。
是东红三号!
这名字,他太熟悉了。
七十年代中期,这个品种会在全国大规模推广。
亩产稳定在250公斤以上。
比现有的常规品种高出近一倍!
东红三号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几乎不挑土壤。
现在才1961年。
种子还在试验阶段,没人知道它的真正价值。
曹勇压下激动。
指着角落,“站长,那几袋是什么?”
站长看了过去,皱起眉头。
“那些不卖。”
“试验品?是不是品质不行?”
“谁知道呢。”站长不耐烦道,“反正那些人说让我们帮忙存着,等他们来取。”
“这都放了大半年了,也没人来。”
林芬芬好奇地看了过来。
“东红三号?我没听说过这个品种。”
“你当然没听过。”站长笑道,“试验品,说不定种下去连芽都发不出来。”
“县里有几个村试种过,听说效果也不咋样。”他补了一句。
曹勇心中暗笑。
效果不咋样?
那是因为技巧不过关。
东红三号,对土壤没啥要求,但水肥要求高。
只要方法得当,产量绝对惊人。
他盘算了一下。
既然被弃置在角落,大半年都没来取。
说明他们可能忘记这回事,甚至可能想放弃这品种了。
这个年代,农业科研经费紧张。
一个品种初期试验效果不理想的话,马上就会淘汰,研究下一个品种。
东红三号之所以在七十年代再被提起。
是因为配合了改良了施肥技术。
现在,正是捡漏的最好时机!
“站长。”曹勇指着麻袋,“这批种子既然是试验品,放着也是浪费。不如便宜点卖给我们?”
“卖给你?”站长眉头微皱,“这可是试验品,那些人...”
“都放了大半年了,他们要是真在意,早就来取了。”曹勇打断道。
“而且你也说了,效果不好。”
“我们村穷,买不起好种子,可以试试这些便宜货。”
“再说了,这种子在你们站里放了半年,要是他们取回去,发不了芽。”
“把责任推你头上咋办?”
站长脸色一下子变了。
曹勇说得没错!
这批种子,在他这存放了大半年!
要是真出了问题,责任还真有可能算到他头上。
“多少斤?”站长问后面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