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舅 - 我要息影 - 罗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我要息影 >

第48章 舅

华人导演第一人

――――――――――――――――――――――――――――――――――――

国内三大导演,黎波涛、林镇鸿和姜平,姜平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虚岁43,实岁42,比黎波涛和林镇鸿整整要小上一轮。

而就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而言,姜平后来居上,把黎波涛和林镇鸿都甩开了一截。

可谓华人导演第一人。

这里“华人”的意思,并不是讽刺姜平人到美国之后就改了国籍――他还是中国人。但即便是加上海外的几千万华人做添头,他也依旧是最强的那一个。

与另两位德高望重的大师相比,姜平的成功,显得非常“不规矩”。

他自幼丧父,母亲带着他投奔叶千柔的外公外婆,两家人就此生活在一处。

那时叶千柔她妈邓蓉正青春年少,不仅还没出嫁,而且连叶新荣这个人也存活在同一个世界上这件事,都还未知晓。

姜平这个小弟弟比她小了近十岁,沉默内向,寡言少语。由于两边家长都要上班,很多时候,都是由邓蓉这个泼辣的长姐来照顾他――邓蓉负责给姜平做饭,姜平负责帮邓蓉写作业――两人的关系,胜似亲姐弟。

跟叶千柔一样,姜平毕业于华夏广电大学,从小便是个乖巧懂事、品学兼优的“别人家的孩子”。在他考入华夏广电大学前,除了邓蓉,没有人知道,他其实从小便励志要当一名演员!

进入高三,姜平的成绩基本能稳定在年纪前五十,以他所在的那所省内知名重点高中往年的高考战绩来看,这个成绩进北大清华或许有些难度,但国内的其他一流985名校,大可以凭自己的喜好,随意挑上一挑。

但为求保险,在叶千柔外公的建议下,姜平选择了“艺兼文”,既可以报考艺术类专业,又能报考普通的文科类专业,并且提前参加了华夏广电大学播音系和摄影系的专业考试。

这是一道双保险。

一般来说,艺术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大都比普通专业要低很多。因为像播音主持、戏剧表演和摄影摄像等专业,专业性极强,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如身高、外貌、声音……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天赋,极为看重。

报考此类专业,除了需要正常参加高考以外,还需要额外进行一系列的专业考试,有的是统考,有的是校考,过关斩将,拿到一张准许报考的通行证,才能在高考结束后,结合自己文化课的成绩,参与提前批志愿填报。

而华夏广电大学作为华夏首屈一指的传奇名校,人才辈出,几乎占去了华夏演艺圈的半壁江山,哪怕专业考试成绩优异,也需要至少一本线以上的高考成绩,才可能被正常录取。

而比它的高考分数线更令人绝望的,则是它一等一严苛的专业考试。

纯洁的姜平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突击了两个月,到正式考试时,居然一轮二轮均轻松过关,在三试二选一时,才最后选择了摄影系,顺利拿到专业合格证。

按照叶千柔外公的意思,有了这章合格证,姜平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名校,走向了光明的未来!

要是正常发挥,那就按部就班,姜平可以选择任何他想要就读的学校和专业。叶千柔的外公向他保证,不论是他们两夫妻,还是他妈妈,都不会干涉他的决定。

可万一一不小心发挥失常――以姜平的成绩来讲,就是只刚刚爬上一本线,却没有超出一本线太多,选不到什么理想的学校,那时,这张华夏广电大学的摄影专业合格证,就能派上用场了!

考上华夏广电大学的王牌专业,谁能说他的高考不成功呢?

结果几个月后正式高考时,他正常发挥,成绩高出一本线五十多分,大把的学校可供挑选,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华夏广电大学,而且把专业填成了――法语。

此举一出,他的母亲,还有叶千柔的外公外婆和父母,统统都无法理解。

华夏广电大学,既然顶着“广电”的名头,自然是“广电”相关最为强势,不论从教学质量、人脉和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来看,都是如此。如果要学法语,北市的对外国经济生意大学和北市外国语大学,以姜平的成绩基本都能稳进,那里也能给他更好的前途。

可姜平素来有主见,又一直很让大人放心,志愿的事情,更是早早就同他说明:高中毕业,他从此就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一切由他自己做主,家里只负责提供一切支持。

到后来华夏广电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大人们才不得不相信,他真的是像他所说的那样报了志愿,而没有开玩笑。

全家人中,只有邓蓉和叶新荣夫妻,一开始就在私底下同姜平聊天时,跟他确认了此事。

姜平之所以报考华夏广电大学,是因为他从小就十分羡慕,并且立志要成为一名演员。

他之所以在艺考时,只尝试了播音主持和摄影摄像两个专业,是因为他觉得这两个方向的天赋,比他在演戏上的天赋更好。而表演系又是出了名的录取名额最少、报名生源最多的专业,哪怕专业合格证会比录取人数多发3倍的数量,他考取的概率依旧不高。

而他之所以没有报摄影系,而选择了法语,是仅仅因为――艺术类专业的学费比普通专业贵了一倍多,既然分数够了,在姜平看来,读普通专业也是一样读,影响不了大局。

进了大学,姜平不再做那个母亲面前好好念书的乖孩子,对自己本专业的课程,只勉强维持在不挂科的最低水准。

自第一个学期自己攒钱买了一部摄像机之后,他就天天到处跑,开自己的摄影工作室赚钱,拍纪录片参赛评奖赚钱,混剧组打杂赚钱……很快便打响了自己的名气。提到广电的姜妖怪,大半个北市的学校,都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的存在。

转眼毕业将近,这个原本一文不名的毛头小子,成为了众相争抢的对象。

央视要他,央企要他,美女同学的家族企业也要他……最终,他又一次出人意料,没有选择相对稳定又讨长辈喜欢的国家编制,而是进了黎波涛的剧组,转职为了一名专职的影视剧摄像师。

几年下来,他流浪的脚步踏遍世界各地,随着资历的累计,知名度的提升,他先后与国内排的上号的大导演都有过合作,不到三十岁,便已问鼎整个华夏的摄像圈,成了圈内有数的几位“大师”之一。

然后,三十岁那年,姜平又做了一个“出格”的决定。

他和自己大学的同班同学偶遇重逢,闪电结婚,接着便抛下了国内如日中天的事业,跟着夫人外派至美国,做起了家庭煮夫。

可到了第四年,国内的老友还在年复一年可惜他的隐退,他又突然复出,改行当起了“导演”。

以他夫人创作的一部小说为蓝本,由他夫人亲自操刀编剧并兼任制片人,他自己又当导演又当摄像,出存款,拉投资,选演员,联系发行商合作……硬是花了几个月时间,把电影给拍成了。

而后,一炮而红。

姜平今年四十二岁。从三十四到四十二,八年时间,从国内到国外,他以两年一部的速度,马不停蹄拍了四部电影,无一烂片。

四十岁时,他已蜚声国际,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大导演。

……

每每一想到这样一位传奇的、堪称完美的男神,居然是由自己的老妈邓蓉,这么一号凶残、天真又神经大条的女人给从小拉扯大,叶千柔都会感到无比荒唐……

匆匆在一条街外的酒店包厢里对付了一顿晚饭,七点不到,邓蓉就张罗着打包了剩菜,带着外公外婆和舅外婆,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回到家里,依次入座沙发,剩下叶千柔一个小辈,自己搬着小板凳陪坐在一旁。

这时才堪堪七点半!

见时间还早,叶新荣和邓蓉起身,变戏法似的,从家中各处摸出一一个个,一盘盘,一袋袋,一瓶瓶水果、零食和饮料,满满当当堆在茶几上。

“等下饿了,我就再把今天的菜拿去热热。”叶新荣随口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