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在画画像,有胤G穿着老农的衣服锄草的,有穿着猎户的衣服扎老虎的,哦,老虎是苏培盛亲自上场假扮的,虎皮这种东西,胤G还是不缺的。有带着卷卷的金色发套临窗站着的,有穿着汉装在树下弹琴的,还有坐在石头上下棋的。
偶尔静怡也会跟着出现,比如,他锄草的时候静怡就拎着水壶站在旁边做招呼状。他打老虎的时候她就趴在地上做被袭击状,他下棋的时候她就坐对面。
一天两三幅,整整画了四天。
西洋画师的画法和清朝画师的不太一样,大致的框架画好之后,另外找时间细致的修改什么的,所以这些画,又是隔了三天才送到胤G跟前。
胤G第一时间就兴冲冲来找静怡显摆了:“你瞧,你还是没经验,这个是不是动作太僵硬了点儿?还有这个,衣服选的颜色不是太好,不如这一张精致。”
静怡嘴角抽了抽,保持半个时辰动作不变,不僵硬也才怪了。而且,她还真有些欣赏不来这西洋的画像,在她看起来,还不如武氏的国画呢。
若是她会素描就好了,还能帮着元寿记录一下成长经历。
“西洋画师已经走了?”想到这个,静怡忙问道,胤G漫不经心的摇头:“没有,年氏说也想画几张肖像画,我就让人去往那边了。怎么,你还打算再画几张?”
“不是,我想着让画师给元寿和天申画一张,不过想想弘时不在,还是算了吧,免得到时候弘时觉得自己被排斥在外面了。”静怡笑眯眯的说道,隐着呢忍不住挑了挑眉,看了她一眼。
静怡先是没反应过来,但随即就发现,自己这话说的有点儿太随便了。想补救两句吧,胤G已经低头继续筛选那些画像了。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当刚才自己什么都没说吧。
不过,以后是要注意点儿了,总觉得现在自己和胤G说话的时候,没几年前那种谨慎了。
“过两天我就回府了,你是打算一起回去,还是在这儿多住几天?”胤G忽然问道,静怡有些惊讶:“这就要回去了?是京城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吗?”
“有人向刑部告发翰林编修戴名世有反清复明意图。”胤G简单的说道,静怡原先没反应过来,还问道:“那他是如何发现的?朱三太子不是已经被砍头了吗?”
胤G皱了皱眉:“戴名世写了一本南山集,记述了一些事情。”胤G说道,静怡正想说什么,忽然脑子里一闪,就想到一个著名的文字狱――南山集案。
为什么说著名呢?因为据说这个案子是康熙朝最大的一个文字狱案。因为编书的人在用纪年的时候,用了南明的纪年方式,并描述了几件南明抗清的事情。
静怡想到这事儿之后,脸色就变了变:“这事儿,皇上打算交给你来办吗?”
胤G顿了一下,摇头:“汗阿玛是打算交给刑部尚书去办的,我只是回去问问这事儿。”
“若是……”静怡抿抿唇,她对于清朝所有的了解,有三方面的来源,一个是小说,一个是电视,一个是高中时候所学历史。第一种印象,记忆深刻的就是九龙夺嫡。第二种印象,好像这些阿哥们除了谈恋爱就没别的事儿了。第三种,是最惨烈的,有嘉定三屠,有黑暗的文字狱。
当然,也不全是坏的,至少她还知道一个康乾盛世。
可不管是哪一个印象,文字狱从来都是最令人心惊胆战的,好像是说错一句话,就能满门抄斩一样,就好像那个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人。
所以知道自己穿越到清朝之后,静怡是从不敢露出一点点儿不一样的地方,选秀这种终身相关的事情,她也从来不敢乱动心思。
现下听说有文字狱要真实的发生在自己身边,静怡唯一的感觉就是害怕。
“怎么了?不舒服?”胤G听了半天没见她说下半句,忍不住转头,看见她脸色就有些吃惊了:“怎么脸色这样白?是不是中午吃坏了肚子?”
静怡看他打算喊苏培盛去叫大夫,忙阻止:“不是,我身子好着呢,只是听你刚才说的那些,有些吓着了。”
胤G初时有些不解,但随即就明白了,皱着眉捏了捏她手心:“你害怕什么?和你又没有多大关系,那些人既然敢有反清复明的念头,就应当受应该手的惩罚。”
“不是,我只是觉得……”静怡又是说了一半儿,她能说是吗?说觉得这事情太残忍了?说不应该因为一本书就杀人满门?可胤G是满人啊,这个江山,现在是爱新觉罗家的。
康熙就是再仁慈,也不会将妄图颠覆江山的人给放了的。
哪怕那个戴名世在写书的时候,估计也就是随手写的纪年,而不是特意要用南明时候的,康熙能信吗?胤G能信吗?
“不过是写了一本书,并不算什么大罪。”顶着胤G的眼神,静怡硬着头皮说道。见胤G面色生疑,静怡心里大急,好半天,终于伸手一摸肚子,脸上带了些尴尬:“我上个月小日子没来……”
胤G眼睛立马就亮了:“可是有了?”
“我不确定,时间太短,还没有请大夫看过,我原本想等看过了大夫再说的,只是……”静怡再偷偷的看胤G,鼓足了勇气说道:“不是说书生造反,十年难成吗?不过一群酸儒,若只是因为写错了几句话,就满门抄斩的话,太过于血腥了些,我一时有些吓着了。”
“外面的事情,你就不用多操心了。”胤G想了想说道,这世上每天发生那么多事情呢,死的人也不是一两个,要积福的话,只救这么些哪儿够?还不如找个灾区施粥,或者给百姓们送些衣服什么的。
“我是想着,就当是为咱们孩子积福。毕竟,别的事儿我没听说过就算了,可这事儿,我既然听说了,你又要插手,我就想着,是不是老天特意让我听见这事儿的。”
以往胤G也不怎么和静怡说外面的事情,这次也算是凑巧了。
胤G低头看了看静怡的肚子,静怡自己其实是有五分把握的,她小日子一向准的很,这次都十来天也没到,估摸着就是有了。自从来了园子里,她就没再吃那避子的药丸了。
八月初来的庄子上,这都九月初了,满打满算一个月。所以静怡也没声张,想到过段时间能确定了再说。
“我到时候看着办吧。”胤G迟疑了一下说道,他信佛,也信因果轮回,见静怡说的凑巧,这事儿就略微往心上放了放。
“那你暂且留在园子里,别随意乱跑了,让耿氏留下来陪你?”胤G问道,静怡忙摇头:“不用了,想必耿妹妹更愿意早些回府。”
毕竟,伺候胤G才是最主要的,耿氏哪怕是在巴结静怡,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接近胤G。哪儿有胤G自己回府,她却留下来照顾静怡的说法,她又不是丫鬟婆子。
“对了,还有一件事儿想拜托王爷呢。”静怡想到什么,忽然一拍手,胤G一边将桌子上的画像都卷起来,一边问道:“什么事儿?”
“我弟弟也有十七八了,当年我大哥得了荫封当了侍卫,现在我弟弟就没差事了。”不管是朝堂上还是侍卫,位置就那么多,静怡家不是什么大家族,能争到一个侍卫的名额就不错了。现在轮到老二了,就没办法了。八旗子弟倒是能参加科举,可惜的是,名额不多,取中率只占全国举人的百分之三。
而且,参加科举还要回顺天府,静怡的弟弟也不怎么喜欢念书,估计是没这水平了。
“之前我额娘来看我,说起这事儿,我就想着求求爷,能不能让他跟在您身边?不说办差了,只您教导他一些日子,让他学点儿东西也是好的。”
静怡笑着问道,胤G想了一下,点头:“回头叫人过来我看看。”
因着明天打算上朝,所以胤G下午就得直接回府。又叫了元寿过来叮嘱了两句,然后就动身回城了。年氏和耿氏则是等明儿一早再动身,有府里的人照看。
静怡自己带着元寿留在了园子里,元寿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感觉人少了,清净了许多。但随后,就带着小太监,就是之前那个叫王一成的,整天在园子里乱窜。
今儿爬树摘点儿桂花,明天去追赶两只鸡鸭,后天再去珍兽坊转一圈。
他小不点也还惦记着自家额娘,不管在外面玩儿多久,回来都要给静怡带点儿东西。甚至某天还抓了一只麻雀送过来,不过,被静怡让人送厨房了。
胤G的两只狗没带回府,正好就便宜了元寿了。
到了九月底,静怡才叫了大夫来把脉。看大夫手指搭在自己手腕上,静怡很是提心吊胆,可别是空欢喜一场,到时候自己应付胤G的说法可就站不住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