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第三部》(33) - 四世同堂 - 老舍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四世同堂 >

第一百零二章《第三部》(33)

一百

小妞子没有新衣裳,只穿了一身干净、短小的旧衣服,给装殓在小小的木头盒子里,埋在了城外。

韵梅病得起不来床。幸好还有老三和高第在。老三原先没打算待在家,准备出去干点儿跟抗日一样重要的工作。他见过世面,懂得中国需要什么,不能像老太太似的待在家,整天跟油盐酱醋打交道。然而,现在他不能走。他得先把钱伯伯从牢里接出来,给他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才放心。再说,这会儿爷爷、妈妈、大哥和大嫂都离不了他。他知道,自己大声说笑、没心没肺的样子,能够打破家里的沉寂。

老三对付大嫂的办法很简单,可是卓有成效。他没想着拿话劝慰她,而是从早到晚在她耳朵边要这要那。

“大嫂,还没起来啊?我想吃烧饼,八年没吃过你给做的烧饼了。”“大嫂,起来,给我找几件衣裳。你看看我穿的什么——绷得叫我喘不上气。”他知道,一向心善的大嫂准会被他哄得从床上爬起来干点儿什么。只要她起床干活,她心里的创伤就会慢慢愈合。

除了缠着大嫂要这要那,他还跟她说自己亲眼看见的悲惨景象——空袭里被炸死的小子丫头,逃难时被亲生父母扔进河里的孩子。妞子以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小孩子死在了战争里。

渐渐地,大嫂能起来干活了。她瘦得要命,人越瘦,眼睛就显得越大。她干着活,会忽然站住不动,像是在想什么似的。老三不给她胡思乱想的机会,总叫小顺儿陪着她,跟她说话。

老三跟大哥在一起的时候,话最多。

哥俩搬到了一个屋里住,好叫高第陪着韵梅。

他俩谈了三四晚,把话都说完了,还不想罢休。又聊起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仿佛国家的繁荣与世界的和平,全仗着他俩谋划。等到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他俩就又扯起之前说过的事。

全家都喜欢高第。她已经没了“小姐”的做派,什么活儿都乐意干——战争教会了她过活。她服侍祁老人和天佑太太,还给全家人做饭。她做饭的手艺不高,可也并不为此发愁。不论好歹,做出来再说。这一顿做不好,下一顿还不能有所进步?

这也是韵梅觉着自个儿得爬起来的另一个原因——不能样样活都叫客人替她做。就连祁老人都给感动了,把对冠家人的偏见抛之脑后。他偷偷对老三说:“别叫客人服侍我们,这成什么样子!”

老三笑笑,什么也没说。

胜利后的第七天,钱诗人打牢里出来了。

老三打算为钱伯伯办一场小小的欢迎会。胜利以来,北平一直冷冷清清。瑞全不喜欢这么冷清。

他去跟爷爷商量。爷爷同意了,还急切地说:“得买瓶酒,他喜欢喝两盅。”

“那是自然,我知道哪儿可以弄酒。”

他还跟韵梅和高第商量,给他们做几个菜。韵梅觉着,拿豆腐干和花生米下酒就挺好,也足够了。她没办法给聚会整一桌菜,没那么多钱,也没那么多精力。

“好,这样就行。大嫂,再给我们沏点儿茶。”

他去找妈妈:“妈,钱伯伯要来,您得起来招待招待。”

天佑太太点点头。

瑞全告诉大哥,他俩得一块儿去接钱先生。瑞宣自然愿意去,可他也想着富善先生。他花了一整天时间打听这位老朋友的下落,发现他几个月前给带去了山东的潍县集中营。

老三去通知金三爷,邀他和钱少奶奶都来祁家。他还请了四大妈、程长顺,和小羊圈胡同的所有街坊。大伙儿高兴坏了,跟听到胜利的消息时没两样。

瑞宣、瑞全去把钱先生接了回来。

钱先生除了蔽体的衣衫,身无长物。他一手扶着老三的胳膊,一手拉着小孙子,步履蹒跚地出了监牢大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