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重回汴京-56
包拯敏锐的察觉到这个死心眼的孩子又想一走了之,是委屈,也是愤怒,但落到包拯心里就只有心疼了。这个公道他要替展昭讨回来!他包拯背负的骂名也不少了,他怕过谁!他谁也不怕,只怕天地不公,只怕自己也没法战胜眼前的人言可畏。但这个年轻人,他是一定要维护的,不仅仅是因为他为了自己入公门,为了自己受委屈,更是因为这个年轻人本身就值得自己去维护!自己少年立志,愿背骂名、与天争,只要能够护得天下苍生,还世间一个公道!那么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他都不会让展昭白白受了这个委屈。
“贤弟啊。”
包拯极少称呼展昭为兄弟,这是他们之间的默契,自从展昭入公门以来,人前人后两人皆是以上下级的方式来相处,开封府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紧紧盯着他们,他们必要比旁人更加注意检点才行。尽管也有不少非议,可两人从不觉得这样的方式有何不好,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为了这样的目标而做,谁都不会觉得委屈。这便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因利而合的小人是永远不会明白他们这种付出的。
包拯站起来走到展昭面前,伸手扶着展昭的肩膀不让他起身,自己却微微弯下身,神情严肃的盯着展昭。那眼神中虽然带着严厉之色,却也透露出一丝疼惜。
“你当知道,这事不是你一人扛得起的,我包拯也不会让你一个人担着,你若信得过我,不妨全部告诉我吧。展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非是要打探你的私隐,而是眼下已是箭在弦上,我等都骑虎难下,与其被人如此算计,不若早做打算。”
“大人……”
展昭心头觉得很热却也翻涌难耐,他没有对包拯改口,这是一种表态,他依旧想要独自扛起这一切不公。虽然这一切都是陷害,却是他没法反驳的事实,发生过就是发生过,是否是强加于己的没有人会在乎,但只要发生过,就会留下痕迹。现在的形势正是逼着自己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坦白这一切,明知是盆脏水却依旧躲不过。
“贤弟――”
“大人,公孙先生还未回来吗?”
展昭没有回答包拯的问题,而是换了个话题。包拯看他神色,知道他有难言之隐,想必不想面对这个问题,或者不想面对自己。他知道自己给人的压迫感,也知道展昭对自己的敬重,他缓下神情,调侃的问道。
“怎的,他跟你去了一趟襄阳,便不要我这个义兄了吗?竟什么都要同他说?”
展昭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是在打趣自己,随机也放松下来,一贯温和的赧然笑着回道。
“哪里,大人说笑了。只是一路上公孙先生他们一直跟在我们后面,后来我和……白兄,落在了后面,我以为他已经回府了。”
看到展昭的笑容,包拯心里很是高兴。一别这半年多,他最常惦念的也是那人的笑容。一个如此温和纯然的年轻人,偏偏是名扬四海的江湖侠客;一个武功高强的侠客,却有如此暖心清澈的笑容。他常常想展昭孤身在外,面对未知的险境,是否还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笑容呢?而后他不出意外的听到了白玉堂的名字,只是不同于以往不经意间会露出的玉堂的称呼,这次是疏离的白兄,他不由有些担心,这两人不会又发生什么龃龉了吧?
对于这两人之间的情感,包拯多多少少有所察觉。起初他觉得这两人之间是惺惺相惜,闹的天翻地覆却也亲密无间,后来他却觉得这两人之间的可谓举手投足心照不宣。慢慢的,这样的亲密这样的默契却让他觉得不同寻常。他常常看到展昭在提到白玉堂时露出一种特别的笑容,好像想到什么忍俊不禁,又好像天边的轻云淡淡的从唇角飘过。渐渐的他发现,即使不提白玉堂展昭也会那样笑,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包拯知道那时他一定是想起了白玉堂。
如果有一个人让你变得如此特别,那这个人对你一定也是特别的存在。
那时包拯有疑虑也有担忧,他很清楚这样的情感会给两人带来怎样的影响,但是他更清楚如展昭这样的人一旦动了心,会有怎样的坚决。所以他担心着却也未曾说过什么,对他来说,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默默支持展昭的选择了。彼时,他担心白玉堂天马行空自在飘然恐怕根本就注意不到展昭的心思,难免会冷了展昭的心;此时,他却听到展昭用如此疏离冷淡的方式拉开着他与白玉堂的距离。
包拯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若这是展昭自己的选择,或许他们俩可以躲开一劫;若这是白玉堂的选择,那恐怕难免伤了展昭的心。但最令他担心的是,难道是因为白玉堂也听到了街头巷尾的无稽之谈,所以远离了展昭吗?他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有所偏颇,但他一直留在京中,这些流言蜚语拧成的惊涛骇浪他是知道的,所以眼下看了展昭的反应,他不由得不提起一颗心。
他按下心中的疑惑与担心,对展昭露出安抚的笑容,答道:“公孙先生随着钦差大臣去面圣了,哪有那么快回来。退朝后,圣上特别昭了他们俩去回话。”
“原来如此。”展昭轻轻点点头,就听包拯继续说道。
“同行的似乎还有一位文人师爷。”
展昭抬起头来望着包拯,眼神中有一点疑惑。
“师爷?颜大人没有什么师爷啊。我记得他们说过,颜大人来襄阳之前特意向开封府求了公孙先生同行,我们一起公事的时候也从未见过什么其他的师爷啊。”
“哦?那就怪了,我瞧着那人一身文人打扮,对官场的礼仪行事也了如指掌,展护卫不知道那人是谁吗?
包拯瞧着展昭似乎是打定了主意,以公事公办的态度来处理他们的关系,遂也换回了常用的称呼。这称呼倒让展昭显得放松了不少,他的手放在碗盏上轻轻翻转了两下,似乎在仔细回忆着什么,而他翻腕的动作像极了某人。包拯仔细瞧着,也不去打断他,突然他发现展昭的眼睛猛地睁大,嘴角紧绷,包拯知道他一定是想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
那人是谁不言而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