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玉龙台上玉龙游(一)
两人肩并肩回到大路上。
宋诗嚷嚷:“你们好磨叽啊!把人丢半道上,自己去寻风流快活,害得我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包!”
“你再胡言乱语。”
子衿一发话,宋诗就缩缩脖子,一副色厉内荏的模样。心里闷闷想着:我干嘛要怕他?!他又不是我什么人……
乔桓看师父和师叔仿佛哭过,不由得担心他们又吵架了。但看两人神情轻松,不再你追我躲,师叔警告宋诗时,师父还站在他身旁同仇敌忾地瞪宋诗,这才放下心来:他们那么好,有什么事不能坐下来好好谈谈呢?看,果然床头打架床尾合,哈哈!
一旁的李逸芝却端详着表弟和他那宝贝弟弟,蹙起了眉头。要说他们好上了,可不大像――他表弟一天有十二个时辰要对他那宝贝弟弟动手动脚,此时却规矩得很,一派长兄如父的风范;可要说他们俩没好上……他表弟的性情他了解得很,倔强,牛顽,爱钻牛角尖。他认定了今生今世是纪子矜,就断然没有回头路可走,受不得半点将就,没有再退回去与他只做兄弟的道理。
因此现在看他俩兄友弟恭,亲密无间,心里只道:这个纪子矜,真有能耐啊!把他表弟制得服服帖帖的!若是换做其他随便什么人,这段孽情都是没法善了,不知道他使了什么手段,把纪明尘拿捏得如此听话。这个人真是不容小觑。
五人又走了两刻钟,终于抵达玉龙台。
虽然天已将晚,十三道白玉步阶前却车水马龙,眼看半个灵剑道都来了,人人手执请帖,却是来参加斩剑大会的。剑修外出斩得名剑,势必要庆贺一番;有些名剑年岁久远,剑灵认不出来,请其他同修一同参详参详剑灵的属性,也是一种集思广益。
“你家最近斩了什么名剑?搞得那么隆重?”子衿问宋诗。
“我怎么知道!我不是一直跟你们在一起么?”宋诗翻了个白眼。
一位广襟博带、两袖盈风的贵公子带着家仆在外迎客,望之如玉山将倾。那么多剑修来来往往,或英气或雄爽或秀美,一行人的眼光却都统统落在那人身上,只觉得满庭剑修不及那人半点风姿。其实他的眉目疏淡清朗,乍一眼望去并不抢眼,只是神情气质太过出尘,恍惚不如人间所有。
偏生他与谁都那样好,谁迈进玉龙台的门,他都能叫出那人的名字,谈话间客气又不失亲近。众人却不敢对他有半分轻亵,平日里嗓门最大的人也软下声来与他说话;最性急的人都慢下了脚步,小步趋近他的身侧;最桀骜不驯的人也都恭恭敬敬,仿佛矮他一辈似的,用敬语与他对答。只有他从头到尾含着笑意立在那里,如青竹凌风,虽然体态消瘦柔弱,却自有风骨。
“这是谪仙人么……”乔桓喃喃道。
“什么仙人,那是我世叔!”宋诗自从出了门,处处都被云中阁的人比下去,此时见他们望着自家人干瞪眼,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他三两步迈上台阶,大喊一声:“孟孙先生!”
“原来他就是孟孙无忌。”子衿眼光一沉,终于明白为什么高阳君连宗主都不做了,拱手让人。“这样的样貌风度,叫人拿什么东西给他都是甘愿的。一个玉龙台算什么。只会担心这钱财名利配不上他的人,将他染俗气了。我看他就是想要天上的星,愿意豁出性命给他摘去的,也大有人在。”
孟孙无忌听到宋诗的声音,又惊又喜,走下步阶相迎:“诗儿回来了――怎么走得一身汗?”叫婢子拿来一方白帕,亲手替他擦着脸上的汗,神情手势俱是温柔宝贝。宋诗道:“诶呀你别这样了,我都十八了,你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却是眯着眼睛任他搓揉,像一只被侍弄舒服了的猫。“我这次出门,杀了一只很大的水辏
“不错!可以年少显名。”孟孙无忌抓着他的手,不厌其烦地替他把手指缝也弄干净。谪仙一样的人,伺候起人来倒也做得得心应手。
“他是林事心变的!你知道林事心么?他以前是御剑门掌门大弟子!”宋诗兴致勃勃道。
孟孙无忌刮了下他的鼻子:“任是谁,碰上我们诗儿,都要被比下去的。”
子衿看着这两人如此亲昵,心中只想到一句话:慈母多败儿。
在孟孙无忌这里得了无限纵容,宋诗颇为得意,又很感慨:“还是孟孙先生对我好……”说罢瞪了纪明尘一眼,“哪像某些人,天天与我作对!”
“云中君大驾光临,真是令我玉龙台蓬荜生辉。”孟孙无忌与云中君在斩剑会上见过几面,与李逸芝更是不用说,自家表舅爷,只是看到两人身边的年轻剑修,视线多多停驻了一会儿。他大概与云中君差不多年纪,白衣白剑,五官精致得不逊女子。一双琥珀瞳子亮如琉璃,清如浅水,仿佛什么人、什么事都映不进眼中,快活得一点烦心事没有。眼光对上人时,嘴边就浮起一缕笑,似乎下一刻就要说出什么俏皮话,看着就叫人心生亲近。
“这位想必就是云中阁二公子了。”孟孙无忌看了他许久,对他似乎格外青眼相加。“我家诗儿年纪还小,日后去玉龙台做了掌家人,还请二公子多多帮扶。”
“孟孙先生!”宋诗抢上前一步,眼光愤愤地在纪家兄弟身上一转,“这个婚,我不结了!”
云中君名头响,最近灵剑道上又四处是他的艳闻,他一出现,原本就有不少人盯着他瞧。宋诗嗓门又是个大,喊了这一声后,即使是最不理凡俗的剑修都竖起了耳朵,心想:来观名剑,还有纪宋两家的好戏看!好划算的买卖!
李逸芝一听风头不对,上前笑道:“宋诗啊,这么大的事,怎么想一出是一出的呢?孟孙先生,我们进去说,进去说!”
孟孙无忌亦是一手搭在宋诗的肩膀上,望着纪明尘好言相劝:“你舅舅说的没错,这哪里是你说了算的。云中君的人品家世没得挑。你跟了他结了道侣,得他指点一二,修为一定一日千里。”
李逸芝看他们俩再聊下去就不对了,上前去抢宋诗,想不到宋诗气哼哼推开他的手,当场就要说出几句下流话。只不过他望见阶下的子衿,想起船上那天他是怎么教训的自己,不由得把污言秽语通通咽了下去,只愤愤道:“云中君眼界可高着呢,根本就看不上我!我看他要结婚,就找小纪先生结好了!普天之下谁能在他们俩中间横插一脚?!”
宋诗话说得好听了些,意思可是一点没差。此言一出,满庭哗然。李逸芝简直头大,孟孙无忌则来来回回看了纪家兄弟好几眼,意味深长地问:“他们不是亲兄弟么?”显然他是听说过那些传言,但并不放在心上,此时被自家子侄一提,受了很大的惊吓。
李逸芝拉开折扇掩面,满心大势已去的绝望。当初纪宋联姻是他一手操办的。宋家势大,他虽然顶着一个表舅爷的高帽子,但有孟孙无忌当家,有他没他一样。他这才想把宋诗许配给纪明尘。毕竟宋家就这一根独苗苗,纪明尘又是他自己人,等高阳君和孟孙无忌百年之后,云中阁与玉龙台就都是他李家的后院了。
谁知中间杀出个纪子矜!
宋诗的嘴巴还很大!
他表弟还巴不得领了这乱伦的罪名!让天下人都知道他跟他宝贝弟弟有染!说不定还盼着八抬大轿把他迎进门,当掌家主母呢!
李逸芝肠子都悔青了,这下子裆里抹黄泥,不是屎也是屎,偷鸡不成蚀把米说的就是他。
谁想阶前突然冒出一个声音道:“是啊!所以还怎么结婚?宋小公子可不要平白无故污人清白了!”
正是纪子矜!
李逸芝松了口气,可算纪子矜有点眼力价,没把脖子往刀口上撞。不过即使他们俩现在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他也忍不住腹诽:纪子矜当真好不要脸啊!该做的全都做了居然还撇得干净!天底下竟然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罢了罢了,云中阁他也掌不住了。
李逸芝尚且如此作想,宋诗更是目瞪口呆、大为光火:“你睁着眼睛说瞎话!”
纪明尘平静道:“我心中有人,表兄替我递了婚贴,我出面拒婚不太妥当,请我这亲弟弟与我演一场戏,好叫宋小公子知难而退,互相不伤了体面。”
子衿笑道:“如果是别人与他你侬我侬,恐怕到最后要牵扯不清了。我想我俩亲兄弟,总不会有这种麻烦。谁知道还是太年轻,有些人啊,生怕我们云中阁不够出名,四处拿这说事,好冤枉啊!”
李逸芝小时候最厌恶他们俩一唱一和,此时听在耳朵里,却有如天籁。现在就算是纪子矜要他跪下磕头,他也甘愿――能将他表弟调教得这样懂事,纪子矜实在是个人才啊!
而宋诗皱着眉头嘀咕:“是这样么?”仔细回想自己这一路,怀疑自己被骗了,又怀疑自己是被骗被骗了,只觉得这两个月仿佛大梦一场――自己还不是主角,操。
孟孙无忌见他们如此解释,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倒是阶下有一名剑修哼了一声:“世上哪有什么空穴来风!一有流言蜚语,便是有心人害你们家的,有心人怎么不害别人?!怕是苍蝇不叮无缝蛋吧!”
此言一出,又有一小撮人跟着起哄,只是更多的人选择闭口不言。此次斩剑会,玉龙台是东家,云中君又是能与高阳君分庭抗礼的当世高手,他们哪一边都得罪不起,还是不要多管别人家的闲事为妙。不过即使他们嘴上不说,十有八九也觉得纪家兄弟巧言令色,欲盖弥彰,毕竟外面传的有鼻子有眼的。什么云中君年幼时就与弟弟私通,气得老阁主一命呜呼;与弟弟相隔十年后再见面,一朝碰面就干柴烈火,还把人锁在床上来个金屋藏娇……总之十分不堪便是了。
虽然如此,也有那么几个与纪家相熟的厚道人相信兄弟俩所言,凑过来祝贺他们家人团聚。子衿惯会说话,与他们相谈甚欢。但是他想不到纪明尘应付这种场面竟然也得心应手,心想:他可真是长进了!
纪明尘虽然长着一副去人于千里之外的冷峻模样,天不怕地不怕的,其实打小有一个致命弱点:怕生。一起出门游历的时候,但凡有问路之类的活,纪明尘都打发他和李逸芝去。差不多年纪的剑修跟兄弟俩搭讪,也是子衿出面与他们勾肩搭背、称兄道弟,纪明尘在一旁梗着脖子凶悍莫名,爱答不理。不知道的以为他是心高气傲、眼高于顶,只有熟悉的人才知道他是口拙又害怕,你叫他一声,他都能飞也似地窜到弟弟身后躲起来。
“这十年他果然变了很多。”子衿不免心疼了。做了一家之主,生生被撵鸭子上架,此时走在李逸芝身边,竟然也看不出不善交际。
眼看众人簇拥着纪明尘和李逸芝往花厅去了,子衿转头对孟孙无忌说道:“孟孙先生,我想求见高阳君,不知可否?”
孟孙无忌为难道:“高阳君一直在闭关,久不见客。这次斩剑会,他也不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