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万寿山 - 东游幻记 - 月斜方寸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东游幻记 >

第50章 万寿山

万寿山五庄观,地仙之祖镇元子的居所。这镇元子混名与世同君,是妖王孙悟空的结义兄长,这两人的情分又不比孙悟空在妖界那九个结义的弟兄。他们早在孙悟空还在方寸山时,就已经结识了。镇元子的观里有个稀世奇珍,名唤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得三千年才长熟果实。自五百年前妖王一把火烧了蟠桃园之后,这草还丹就更成了奇珍中的奇珍。再加上镇元子的身份,他与菩提是神交多年的挚友,与佛界自然有捋不清的关系,又因是前妖王的结义兄长,在妖界亦是地位尊崇。此番他以草还丹大会之名诚邀三界,用心自然明眼一看就知道。

但李聃还是去了。他将身体还给了曳孤明,以天界道祖的身份踏进了万寿山。松篁一簇、楼阁数层,松坡冷淡、竹径清幽。他一身寻常道家人装扮,在五庄观的山门前站了很久。

门前的石碑上,有十个大字,上书:“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满山幽篁中白鹤翩飞、丹霞缥缈。李聃的手摸着那沁着凉意的石碑,心中微动。五百年前,他还在方寸山时,曾带着那只猴子外出访友,这五庄观的门都快被那猴子叩烂了。他至今仍记得第一次带他过来,孙悟空化了个人形,笑眯眯地站在这石碑下,一手指着碑上的字儿给他看:“师父师父,这上面的鬼画符是什么?跟咱们山门前的字儿一样吗?”

菩提被他逗笑,还是勉强绷着脸说:“你这猴子,待会见了镇元子若还是这样口无遮拦,恐怕被他打了嘴。”

孙悟空一蹦一跳跑到他面前,偎在他身上撒娇:“我知错了,知错了……可徒儿确实不识字啊……要不等回了三星洞,师父你好好教教我!”

菩提无奈地笑笑,终还是依了他。

“哦!原来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倒是挺贴切的,等有一日我找了个好所在,也要起个这样的名儿!”

李聃以为这只是他的玩笑话,谁知后来孙悟空在花果山称王,果真把他的府邸起了个名:“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李聃那时便知道,这猴子是长情的人了。

当红孩儿、孙悟空和江流他们到达万寿山时,已是几日之后。因牛魔王特意嘱托,红孩儿也不愿再闹出什么波折,一路上他其实是有意隔开江流他们和曳孤明的,只是他没想到,这“孙笙”早已不是本人,曳孤明倒成了本人,只是安安静静地随着他们走,该吃吃该喝喝,因不怎么说话,其他人倒也看不出来。

他们到达五庄观山门时,孙悟空的第一眼也是看向了那块石碑。他本想着这次来五庄观真是物是人非,本来还是能跟老朋友叙叙旧的,可他这一两日觉得身体中孙笙的意识竟又强烈了起来,这弄得他心烦意燥,便也顾不上其他了。

山门徐徐打开,从里走出了两排白衣小童。为首的两个明眸皓齿、仙姿绰约,正是镇元子门下最得意的弟子清风、明月二人。他们稍稍施礼,笑着道:“贵客远来,特此相迎。”

孙悟空环着双手,靠在石碑上冷笑。江流看他这副模样,想开口问,又怕惹他厌烦,倒不知道该问不该问了。

孙悟空看他一眼:“金蝉子犹犹豫豫地做什么?”

江流看向了正与红孩儿寒暄的清风、明月二人:“他们两个,是惹了你?”

悟空翻了个白眼儿:“我平生最讨厌的就是这种道貌岸然、看人说话的人,偏偏他们就是这副德行。”

孙悟空说这话,倒真不是冤枉他俩。五百年前他与菩提祖师拜访此处时,就已经很看不惯这俩货了。至于镇元子,倒是个有趣的人,但若真说他搞这草还丹大会是为给他孙悟空报仇,两人的关系又似乎还没到这程度。还不如说,他其实是想为菩提报仇呢。算算时间,这草还丹怕是刚熟,他就迫不及待了。

想到这儿,孙悟空又觉得很失落。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以另一个人的身份重新活过来,可五百年过去,前尘种种都已随风而逝,这世上再没了他可以依赖和留恋的人,所以他就算活了过来,又有什么意思?他看了眼江流,心中却突然有了点触动:金蝉子,若不是你害了我师父,说不定我就把那竹子还给你了。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更残酷的是,孙悟空刚踏进五庄观的大门,突然脑中一空。孙笙又回来了。

那时,江流正随着仙童们往观内走,猛不防身后被人狠撞了一下,他还没来及回头,就被一双胳膊从背后抱住了腰。在这松林萧萧却万籁俱寂的时刻,他只犹疑了瞬间,便转身拥住了孙笙。

正殿门口,有两个人在静静等待着来客。镇元子面白微须,一身黄色道袍仙风凛凛。李聃还是那身普通道人装扮,隔着满院的松枝柏叶,但当他看到孙笙的那一刻起,还是一眼就看出,孙悟空又沉睡过去了。他就那样平静地看着人群中的孙笙紧紧跟着江流,慢悠悠地朝他走过来。

说是正殿,可里面却什么神像都未有供奉,只是壁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天地”两个大字。字下面一张朱红的香几,几上一副黄金炉瓶,瓶内三支香火,袅袅燃着青烟。

众人参拜已毕,皆被请到偏殿入座。那曳孤明见了李聃,呆滞的眼里倒有了雀跃,他也不坐,只是站在李聃身侧,有说不出的乖巧。反正曳孤明的性情本就是喜怒难猜,至于他为何在妖都大会上还神思清明、道骨铮铮,出了妖都倒又变成了这样的小孩气。大家也懒得去想。这会儿他们赶了好几天的路,其实已经乏得很了。

喝茶的间隙,孙笙一直若有若无地拿眼瞟着李聃。他一直觉得就算李聃如今有意低调、穿得似个普通的修道者,可那股子仙气和禅性一直都在他身上,已经化入骨髓般的。他觉得他像一个人,那个人在他有意识以来,一直都在他梦中充当着良师挚友的角色,直到他遇到了江流,才离他远去。可那个人,是方寸山的菩提,是孙悟空的师父,是在伐异之战中,被李聃杀死的……

他想着想着,就觉得有了恨意,连那人身上的仙风道骨都变成了让人厌恶的道貌岸然。

李聃当然知道孙笙在看他。他对这根竹子,其实是没有多少感情的,它就跟方寸山灵泉边上其他生长的竹子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他的这具身体里,盛着孙悟空的魂魄,盛着李聃一半的灵力,而这一切,都会在以后的某一天,让它再全数地拿出来。

主位上的镇元子正在跟大家讲着关于草还丹的趣事。在以前的年年岁岁中,李聃已经听了很多遍,但这一次,他是以真正的自己,来聆听老友的这个故事。

他在来之前其实就已经想好,他需要在镇元子准备杀自己之前,告诉他自己的身份。悟空已经将要真正醒来,他有预感,他等了千千万万年的那一天,应该在不久之后就会出现了。届时他和悟空都因祭天化成了灰儿,以后没个人记得他们,该是多么痛苦又无趣的事情。况且镇元子一门心思想着为菩提报仇,现在看来怕是要成为某些小孩子耍计谋的一环,这也是他不愿见到的。

他还在想着,镇元子的故事也讲到了痛快处。

“我观中这草还丹,又名人参果,乃是混沌初分、鸿蒙初判、天地未开之际,产下的一棵灵根,要一万年才能结成一轮。果子的模样,就如初生的婴孩,四肢俱全、五官皆备。若得那果子闻了一闻,就能得三百六十岁,若是能吃一个,就能活四万七千年……”

众人听得心驰神往,却见镇元子叹了一声,用的是寂寥的语气,讲得却是个奇怪的事儿:“我这果子一共有三十个,如今却仅剩了二十八个……”

红孩儿停了手中的茶杯,望着镇元子笑道:“听您这语气,莫非是遇了贼?”

镇元子呵呵一笑道:“可不是遇了贼……五百年前,在这果子半熟未熟之际,我有一挚友来访,他随身带着个小徒,顽劣异常,就是这小徒偷吃了我两个果子。当时我一气之下要拿他徒弟是问,我那挚友却说,不就两个果子,大不了五百年后果熟之际,少吃两颗作为补偿……”

众人一时倒不知道镇元子想表达什么。只有李聃低头不语默默喝着茶。镇元子的眼神从幽远的往事中收回,看着李聃道:“可是今日,果熟待摘之时,我那挚友却早已命陨天地……”

李聃心头一颤,脸上却不动声色,他放了茶杯,一派淡然地看着镇元子:“是可惜了。”

五庄观的第一日就这么平稳度过。第二日便是草还丹大会了,开园之际,观里又来了两个客人,乃是南海的慈航大士和他的弟子木吒。木吒已经近一年没有见过师弟,原本还想找红孩儿好好说说话,可见他好像没那心思,也就作罢了。

这天镇元子一身素服,携了观中四十八名弟子,带着大家前往花园。孙笙一路走得默默,江流走在他一旁,小声问:“怎么了?”孙笙抬眼,却是无可奈何之意,他悄悄握住了江流的手,看着走在前方的一行人,幽幽说道:“我觉得这不像是草还丹大会,倒像是个祭礼……”

推开园门,朱栏宝槛、曲砌峰山,奇花争妍、翠竹斗碧。走过一条竹林小径,又是一扇园门,镇元子推开门,大家都看得呆了。

园子正中间有棵大树,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打眼一看有千尺余高,七八丈围圆。一片片叶子宛若芭蕉,在那树叶的遮掩下,零零星星长着一个个果子,就如刚出生的婴孩一般,挂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幌脑。清风一吹,果子竟能发出婴儿般的笑声。真是久闻不如亲见。

慈航看着这满树的奇珍,笑问镇元子:“大仙召开这草还丹大会,我等千里迢迢而来,也不知能否一饱口福?”

镇元子笑得云淡风轻:“明天就是这果子真正成熟之日,届时当然是在者有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