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宫变政变 - 年华殇锦 - 马肉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年华殇锦 >

第182章 宫变政变

“你明日离宫,确定不要我陪?”

年华走到他身旁,一起站在那明窗前,二人相对,影子变为两道拉在那理石上,和谐静谧。

“不用了。此去繁文缛节颇多,你素来讨厌这些,就别去遭罪了。授你凤印是在太上皇迁入行宫之后,朝臣也不会多说些什么闲话的。在宫里看好锦儿,朕已经安排好人,准备送她去Z山随你大师兄学艺,她不喜欢这里。至于你,打理好后宫令朕无忧就可。”

“送锦儿出宫?怎如此突然?”

年华有些不解疑惑,这一年来,他虽待锦儿苛刻,但是旁人也是看得出来,他有多重视这个女儿,尽心的去培养父女情谊。不让白锦年见小锦儿,年华虽然不大同意,但是因为理解禹珏尧心中那份对亲情的渴望,所以也从未多说什么。现下,他怎么如此突然的就要送女儿离开?

禹珏尧一笑,道;“也不是临时起意,朕想了好久。她既然不喜欢这里,不喜欢朕,送她出去也好。在Z山上,性子能活泼些。朕从小在这宫内,知道这里长大的孩子都是什么样子的,不想锦儿也是这般。”

年华听后,略一思虑,虽然不舍,但是禹珏尧的这个想法与她其实是不谋而合的。她也喜欢女儿能够生活的快活一些,即便这样他们为人父母会痛苦些,可终究是为了孩子好。

“这样也好,我们留在这里就行了,让她解脱一些。”

年华知他此刻心情定是沉重,说话间主动去握上他的手,抬头深情脉脉凝视着他。竟发现不过两天时间,他的眼底已有青白之色。想来心神受损,又要连夜处理国事,定是疲惫至极。

“阿禹,我想陪你身边,与你时刻不分。但我更知,此刻只有我留在宫中,顾全大局,才是真正的替你分担。正旦朝会你不在宫中,我会替你主持。你且安心去浔安,先皇于你,到底亲厚。”

禹珏尧嘴角抿了一丝复杂苦涩的笑意,轻轻将她拥入怀中,将下巴顶在她的秀发上,闭上眼睛暂缓疲惫,沉声开口道。

“正旦朝会乃是国之大事,虽赶上了先皇驾崩,但朝臣多数还是不同意将其取消的,一切照常举行。只是到时候祭天的时候,朕不在你身旁,你头一次祭天,不要心慌。此次先皇驾崩突然,浔安行宫那边之前没有一点儿风声传来,怕是琐事颇多,耽搁的时间也会长久一些。”

年华乖巧的靠在他怀中,将两道身影合成一道。两个人又说了一些话,禹珏尧交给她一件东西,嘱她待到正旦朝会那天寻了时机再打开。之后,年华便命令着他躺到榻上休息一会儿,自己也脱了鞋袜,躺在他身边,听他渐渐的呼吸均匀。

盛元十年,太上皇驾崩,庙号禹圣祖,由明康帝亲入浔安亲扶灵柩,入皇陵安葬。只是史书中同样记载了禹圣祖驾崩浔安时一场腥风血雨的政变!

皇上已经走了十日,去浔安的路程来回起码两个月,年华在安排宫中事宜的这几日,已经开始感觉到这宫中夜里风凉孤寂了。

她突然有些害怕,这一年来她为了治理后官,看了不少的宫中典籍。宫中的女子,若是死在了帝王前头还好,不必再忍受这夜夜孤寂落寞。但若是命不好,活的够长,即便是成了太后太妃,又何尝不是宫墙红瓦,凄苦空虚。

她的一生,活的对比鲜明。前半生在Z山那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活的肆意潇洒,不食人间滋味。而后半生,则拘泥于金丝牢笼中,不得自我。

她记得,顾珏ㄒ荒昵袄刖┠侨眨与她说的一番话。

“你与你师姐是同一类女子,当天高海阔,鲜衣怒马,活的潇洒桀骜。这座城,我已看透。少时常不解祖父为何远离繁华故土,戍守边疆几十年不归。今日方才明白,濮北高原那才是家。年华,我还是那句话,你若要离开,我必遵你师姐遗愿,即便那个人如今已经是帝王,不容许人反抗。”

年华站在宫门口,穿着正红的凤袍,戴着沉重的金冠,看着白马上的逍遥之人,不过相视一笑,留下一句话。

“我不喜欢这座城,甚至是讨厌它,我喜欢Z山,那里有花,有鸟儿。可是Z山没有他,这里有,所以我别无选择。”

顾珏ㄌ后,低头一笑,已经知晓她不会再改变心意了,扬了手中马鞭子,逆着阳光,翩跹着衣袍。

“年华,十几载梦一场,得一挚友,幸哉,乐哉!”

十几载……年华一阵恍惚,扭头看看身后金碧辉煌、端庄大气的皇宫。

“竟然已经十几年了,可是这辈子好像已经过完了呢。”

但彼时她尚且不知,身后的路,远远比经历过的要波涛汹涌的多。她与禹珏尧相互扶持,帝后二十余载,将明康帝与贞靖皇后深深印在了史书上。

贞靖,贞靖……贞忠景穆。

晚间,年华刚刚看了司宫局送来的丧礼胆子,外面就有太监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冷宫失火了!

年华略一思忖,命水龙局以及宫中禁卫赶过去,切记要将伤害损毁降到最低。

新皇登基以后,释放了冷宫内的所有人。如今那里,只住了一个人,便是从前的华妃娘娘了。

半夜的时候,宫人来报,说是火势已经控制住了,只是华妃她……被火烧死了。

年华一阵心悸,许是经历的多了,最难听到的便是一个‘死’字了。

“将华妃的尸身运往阁老的墓旁安葬吧。皇上曾经说过,华妃不得入皇陵。但皇上始终念其父的辅佐恩德,始终未杀她,如今也算是给阁老一个交代。”

宫人遵命照办,将那已经烧焦的尸身运往城郊的阁老墓旁,小心安葬了。

后日便是正旦朝会,公羊晴在头一日去宫中面见年华。满朝文武,只有她一个身居高位又为女子身,重托之下代表了御史台与六部。

公羊晴入宫的时候,一身正紫色官袍,金银绶带,额发高高挽起,隐隐已经有一代名相之风。

这个女子,成就了大禹史上的传奇,成为第一个走出御史台的女官,官拜宰相,位极人臣!再无人可以与之比拟。

公羊晴向她汇报了近几日的朝中动向,事事条理清晰。只除了城中的玄机营近几日有些异动外,别无忧虑。

“若是本宫接没错,玄机营的都尉是颜忝吧。此人能文能武,乃是阁老的高徒,想来应当是没事的。”

公羊晴见她宽心,有些蹙眉神情复杂,却终是没有再开口说些什么。看着金殿上首的凤袍威仪之人,即便是妆容精致,也难掩惫意,暮然便有些感慨。

“娘娘,皇上已经走了十一日了吧。这几日宫中琐事繁多,还望娘娘保重凤体才是。”

年华点头应下,见她难得的出口关心人,也是稀奇。公羊晴是百官中出了名的不近人情,只依法办事。这也是禹珏尧能如此重用提拔她的原因。想起一个多月前,她与禹珏尧闲谈时,还提起这位公羊女相的婚事。

禹珏尧不爱管这些,年华却秉承着一定要当一个有人情味儿的领导而苦苦深思。只是想了几遍子,都没能想出有谁适合公羊晴。除了……那个远在濮北的人。她与禹珏尧透漏了几句,言明自己如今已经将师姐的事情放下,若是他二人能够守的一份真情,也未尝不可。

哪知禹珏尧听后,只是笑笑,点着她的脑袋告诉她。

“这二人一个心系庙堂,一个远在边塞。珏ㄔ缇兔靼琢苏飧龅览恚公羊晴心中未必对他无情,但是这女子的心中是一番大天地,他恰恰与之背道。所以后来才会有你师姐那么一出。只是缘起缘灭,看戏的人,唱戏的人,早已经分不清是在戏中还是戏外。”

年华听后,思虑甚久,才堪堪明白过来。又想到那年师姐重病床帏时,与她说的一番话。

顾珏ㄓ胧姐都活的明白,却跳在戏中不肯出来。唯独一个公羊晴,始终清楚冷静的处在戏外。

公羊晴走的时候,年华令宫婢将其一路送出宫门,途中路过御史台。

公羊晴稍作停顿,看向那书写着‘兰台’鎏金大字的高大宫室,愣愣出神,直到宫婢提醒,才反应过来,喃喃道了一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