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颜式清臣
跟着李白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了他说的块空地。
空地上站着三个同样穿着圆领袍的少年。
“阿白,怎么这么久啊?”其中一个少年说,那个男生看起来也七八岁左右。
“抱歉,遇到个熟人,你们不介意多一个人吧。”李白说,拉着杜甫上前,“只是个两岁的孩子,让他在边上跟着玩儿就行。”
“当然不介意了,人越多越有趣嘛。”那个男生说,他自我介绍道,“我叫颜真卿,你叫什么?”
啥?!我一愣,这孩子是颜真卿?
长安还真的是遍地都是大神。
颜真卿也是长安人,他是京兆万年的。
颜真卿被世代推崇的是书法,但其实他也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在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里,也是有过一番作为的。
颜真卿祖籍山东,三岁时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一生历任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
他小的时候家庭贫寒,家里穷,买不起纸;他就用黄土和水充当墨水,在墙上写字。
功夫不负有心人,颜清臣同学刻苦上进,二十五岁就中了进士,正式步入仕途。
但在朝为官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颜真卿也终究躲不过这一劫,德宗时期的宰相卢杞借反臣李希烈之手害了他。
颜真卿和韦凑似的,是那种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人。
天宝九年,他由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在御史台下属的三院之一的察院任职。在此期间,御史吉温出于私怨陷害御史中丞宋浑,颜真卿于是上折:“奈何以一时忿,欲危宋Z后乎?”
――怎么可以因为私人怨恨,就破迫害忠臣之后呢?
当时宰相杨国忠及其党羽一看,顿时不高兴了,把他划成异己加以排斥;天宝十二年,终于找了个借口,把他调离出京,降为平原太守。
平原郡属于安禄山辖区。
安禄山谋反初露苗头时,颜真卿就看出来了,暗中高筑城墙,并在墙边深挖战沟,招募壮丁,积储粮草,加以防范;但表面上却作出每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不问世事的假象。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谋反,河北二十四郡除了颜真卿负责的平原城守备很好外,其他城均失守;正是由于颜清臣同学的先见之明,安禄山才没能蚕食掉太原城。
在与安禄山的斗争中,他把原来的三千兵扩充到万人,并择取统帅、良将,与堂兄常山太守颜杲卿相约共同抵抗安禄山,颜杲卿在安禄山后方讨伐叛军。
颜真卿被推为联军盟主,统兵二十万,横扫燕赵;天宝十五年,他又辅佐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讨伐叛军。
玄宗之子李亨即位后,为肃宗,颜真卿重新当上了河北招讨使;安禄山利用肃宗调走河北兵力之机,乘虚急攻河北,兵围平覃。
十月,颜真卿被迫弃郡,第二年他见到了皇帝,被诏受宪部尚书,后升职为御史大夫。
经过安史之乱,唐朝转向衰落,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代宗死后,他的儿子李适即位,为德宗,但实权却被宰相卢杞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