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演习
现在不要说河北山东之地,河南都已经处在蒙乌人的兵锋之下。要不是山西还依靠地形,还有零星的据点顽强防守,恐怕朝廷都得迁都了。那黄河每年结冰,蒙乌人要是大举南下,根本抵挡不住。现在的朝廷已经在商量,什么时候迁都洛阳或者长安,或者直接去建康。”
没想到朝廷现在已经这么废了,皇帝陛下造反的决心信心要更加充足了。
“大当家,有句话我不知该不该问!”
“哦,请说!”
“大当家,如今朝廷精锐尽失,用不了多久,这天下必然大乱。大当家可有志向争天下?”
刘源都笑了:“我说黄先生,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就是一个土匪窝里的土匪头子,从古到今,你见过哪个土匪头子能争天下的嘛?”
“大当家,事在人为。况且大当家如今占据天时地利,此时不争,更待何时?”
“不知黄先生所说的天时地利在哪里?”
“晋室精锐尽失,这是天时。所谓地利,大当家拥有卧龙山,控扼天下之中。北向出南阳,以争河洛。向西可破武关,兵临关、汉。东向则有荆湖鱼米之乡,随后沿江东下,一日千里,江南必定为我所有。西上川蜀,又得天府之国。大当家尽有江南之地,天下中分。然后养兵百万,遣上将,一出秦川,再出河洛,三出江淮。则天下大势为我所控。
待整合中原,然后出关,与蒙乌人决一死战。以中土之人力物力,辽国必败,如此天下定也。”
他娘的,说得这么热血澎湃,刘皇帝都已经跃跃欲试了。
“先生说得很好,我想请教一下,咱们怎么先从这个卧龙山打出去,占领卧龙县?”
“大当家,此事不难。只要咱们养兵十万,沿途所过郡县必定望风而降。到时候,或北上,或东出,或西进,百姓必定箪食壶浆,以引王师。”
“那如何养兵十万?”
“大当家行仁义,布教化,那天下之民必定仰慕而来!”
“……”
刘皇帝一阵无语,这可真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我问你怎么能赚一百万,你告诉我往银行卡里存个六千万,一年就有一百万利息。老子要是有六千万,我还需要问你怎么赚一百万吗?这不扯淡吗!
难怪你这家伙考试考不上,敢情就是读书读傻掉了。
“来人!”
“大当家!”
“孙十万,带这位先生去好好醒醒酒。然后交给丞相,跟着丞相好好劳动改造,咱们大山不养闲人!”
“是!”
黄秀全当时就蒙了,“大当家,这是为何?”
“黄先生啊,你说得很好,下次别再说了!先跟着咱们这里的人好好工作,然后再好好学习。孙十万,带下去!”
“是。”
“大当家为何刚愎自用,不听我言?大当家,你会后悔的。”黄秀全还在高声呼喊。
皇帝陛下压根也不想听他聒噪,听你们这帮腐儒的话,他都不知道怎么死了!还杀出大山争天下,现在是可以争天下的时候嘛?不管朝廷在北方如何惨败,至少在这一带,还是控得住场子的!就他们现在五百来号人,只要出了大山,肯定被朝廷彻底消灭。
朝廷哪怕彻底失控,也得好多年。眼下只能先蛰伏,就算要争天下,至少得养一万兵。没有这些兵马,搞事情想都不要想。除非整个天下,突然就乱了起来。否则,谁先出头谁先死。
本来想找个狗头军师,现在看来,这狗头军师只能自己兼任了。
把黄秀全打发走之后,刘源就去找到了大将军。
“大当家,怎么说?”
“你去组织一下,把咱们卫所的官兵都召集起来进行演练,咱也得看一看,练了这么久了,有没有进步!”
“好嘞,咱们定在什么时候演练?”
“三天之后吧!”
“嗯,行。”
几天后,大米帝国的第一次意义上全军演习开始了。
李大军率领的百户所一百多人长矛步军以列阵应对,对战孙十万率领的五十人步兵散队。
这个方队有刀盾兵,弓箭手,骑兵。
一百对五十,结果孙十万完胜,而且还是孙十万主动进攻‘干掉’了李大军。
因为演习的时候,李大军的卫所部队虽然人数多,阵型组织起来严密。但是配合起来非常的麻烦,行动也是缓慢无比。
这好不容易列好队,准备推进了,结果孙十万已经是带着五十多人绕行到侧面,然后用弓箭手抛射了,进行骚扰。
等你做好转向,人家又跑后头去了。
没过几下,长矛队就维持不住阵型。然后孙十万就带着几个骑兵冲了进来,随后刀盾一拥而上,战斗结束!
看着这么个战斗结果,皇帝陛下和大将军几人都傻眼了。辛辛苦苦练习的阵型,竟然如此轻松就被人破开了。
这以后要是面对官军,那还不是被屠杀得干干净净?
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骑兵小队演习的时候,冲锋起来像模像样。
当然,因为大部分人骑的都是骡子,跑得也不快。
这帮人似乎对骑兵的理解有点问题,不管是哪一方的骑兵,都不爱跟对面互相冲击。而是各种绕圈,然后放箭骚扰。看谁先撑不住了,崩溃了,然后才冲上去大杀四方。
倒也不是说这样不行,只要战场足够开阔,而且己方的骑兵跑得比较快,对方追不上,这绝对是最好的方法。然而现实之中,哪有这么完美的情况?
碰到强敌,有些时候只能硬着头皮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