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布鲁西洛夫弃军开溜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浙东匹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2章布鲁西洛夫弃军开溜

第122章布鲁西洛夫弃军开溜

“听说了么?利沃夫在短短30个小时内被敌人攻陷了!19号早上6点,一支德玛尼亚空降团奇袭了利沃夫附近的两座大型战俘营,救出了八万多战俘。20号中午12点,利沃夫就彻底被攻破了!现在我们身后突然多了9万德玛尼亚军!”

“德玛尼亚人真是战争疯子!听说有装满炸弹的齐柏林飞艇已经被我们的拦截战斗机撞烂了,飞艇上的人还操纵着残骸直接砸到利沃夫火车站弹药库上!方圆两公里的人都被炸死了!利沃夫城里剩下的部队都吓傻了,直接被敌人打懵了!”

诸如这般的消息,仅仅在半天之后,也就是5月20日入夜时,就如风暴般席卷了露沙西南方面军的各个集团军司令部。

方面军司令尤多维奇还不算太蠢,已经尽力封锁消息了。这样的噩耗,暂时只让集团军一级的高级将领知道,同时严令不得再向下传达,以免军心动摇。

谁都清楚,利沃夫是此次露沙军出击的总后勤基地,也是整个西南方面军的物资囤积地。这种地方丢了,影响就太大了。

那里距离前线至少也有80多公里,还有两个师的部队驻守,怎么就突然被从天而降的敌人给偷了?

“怎么办?”从尤多维奇到布鲁西洛夫,所有露方高级将领,一时间都觉血冲脑壳。

亲自驻守在普热梅希尔要塞的布鲁西洛夫上将,在短暂的犹豫后,非常果决地选择了壮士断臂、及时止损。

因为他很清楚守住加里西亚地区已经彻底没戏了,再多犹豫一两天,他自己都得全搭进去。

于是5月20日深夜,布鲁西洛夫就在普热梅希尔要塞放了一把大火,烧掉所有带不走的物资,然后带着残余的3个骑兵师、2个步兵师撤退了。

那3个骑兵师,由布鲁西洛夫本人亲自带领,朝着利沃夫方向撤退,但并不是严格沿着铁路撤退。而要选择在靠近利沃夫时,往南绕路撤退,绕过被敌人占领的利沃夫城。

他这么走,也是为了拉扯敌人,吸引利沃夫敌人的注意,避免利沃夫之敌再蔓延去其他地方、糜烂开来。

而那2个残余的步兵师,肯定不能走这条路了,步兵机动速度太慢,这么走肯定被撵上。所以就选择直接往北、撤入波兰腹地。

不过往北走也是要翻一些山的,只是不如喀尔巴阡山脉那么险峻,而且那片山区本来就是露沙军控制的,只要丢弃一些过于沉重的累赘,部队还是可以轻装北撤的。

而普热梅希尔的守军安全撤离的同时,正在跟德第10集团军攻坚部队交战的热舒夫守军,肯定是跑不了了。那个师正在和敌人接触,退不下来,熬到21日早上、最后残余的数千名热舒夫守军选择了投降。

利奥波德元帅的德第10集团军,在次日就夺回了已经变成空城的普热梅希尔要塞废墟。这座要塞已经两度易手,而且每次易手前守军都会炸烂城内的防御工事,所以当利奥波德元帅再次进城时,发现一切已经毫无维修价值。

利奥波德元帅继续推进,以日行30公里的速度往东行军,其骑兵部队则奔袭更快。最终,其骑兵首先于5月22日抵达利沃夫,与渗透敌后的鲁路修会师。步兵先锋部队也于23日抵达利沃夫。

至此,从克拉科夫到利沃夫的全线,都被德玛尼亚军恢复。

最终露沙人部署在喀尔巴阡山以北的13个师(7步6骑),只有5个师(2步3骑)在布鲁西洛夫的带领下逃了出来,其余都被歼灭了。

而山南战区的露沙军,结果只会比布鲁西洛夫更加凄惨得多。

……

山南的尤多维奇那边,他和他的露第3、第11集团军已经被堵死在杜克拉山口以南,肯定是没法往北突围逃跑了。

5月20日深夜,尤多维奇召集了他身边那两个集团军司令,开了一个私下的短会,商议对策,最终得出几条共识:

“往北突围没戏了,现在只能尝试,要么拼死往东突围,另寻喀尔巴阡山口,翻越过去,回到基辅罗斯平原。”

但这条路注定极为难走,而且也会沿途遭到不断地截杀、追杀,最后说不定还是突不出去。

“要么,就往南孤注一掷强攻布达佩斯,能在己方补给耗竭前攻下布达佩斯,那就一切好说——这就等于是跟奥国换家了。拿利沃夫换布达佩斯肯定是赚的,布达佩斯更重要更值钱,城内囤积的军需物资也比利沃夫更多。”

这条路的问题,主要在于是否能换下来。要是最后强攻布达佩斯打到力竭,却还没攻下,那就真是彻底天崩了!

“最后还有一条路,其实也不能算是单独的路,只能算是上一套方案的备选变招,那就是一旦强攻布达佩斯未果,就只能率领露沙军残部、裹挟着塞维亚军,一起顺流而下,沿着多瑙河撤退。那样可以一路撤回塞国境内,撤到贝尔格莱德。以后再想办法经由罗马尼亚下游,绕回基辅罗斯平原。”

西南方面军高层权衡后,最终决定:选择第二方案、并随时准备切换到第三方案。    因为选第一方案就是纯亏,而且纯亏了也不一定跑得掉。

第二方案好歹能搏一把,就算没搏赢,也是双方都损失惨重,至少不至于只有己方一方损失惨重。最后切换到沿多瑙河顺流而下逃命,无非就是兜个大圈子。

而且,此前从5月15日,到5月20日这五天里,露西南方面军,其实在逼近布达佩斯、占据匈牙利腹地方面,也是有一定进展的。

15号的时候,他们才刚突破科希策,到20号时,已经往西南方又前进了四五十公里了。打过了米什科尔茨和埃尔格等科希策和布达佩斯之间的沿铁路小城——

现在看来,尤多维奇能取得这些战果,也不知道是他真有这个实力,还是德玛尼亚人故意放水、诱敌深入。让他越来越难回头,最后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而且在之前这5天的战斗力,尤多维奇的损失也在越来越大,如今他手头可用的战斗兵力,已经进一步从40多万人缩水到30多万人的数量级了。每天为了推进十几公里,至少付出一万多人的伤亡。部队的物资、弹药消耗都很大,士气也逐步低落。

而此前为了证明强攻布达佩斯很有希望,尤多维奇还忽悠过塞维亚和罗马尼亚的友军,让他们也竭力北上。当时塞军总司令普特尼克元帅也信了尤多维奇的忽悠,愿意再配合露军五六天,观望一下形势。

所以,5月15至20日期间,塞军和罗军也在不断沿着多瑙河北进。

而德第6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同样在打着“后退决战”的思路,在沿多瑙河的防线上略微放水,让敌人推进得快一点。但同时在阻击战中大量消耗杀伤敌人。

塞军每推进十几二十公里、拿下沿多瑙河北上的又一座城镇时,都要付出成千上万的伤亡。塞军出击时动用总兵力达33万人,推进到5月20日时,剩余总兵力已经跌破25万。

而鲁普雷希特公爵在“防线中部且战且退”的同时,对防线的左右两翼,却是守得相对坚决一些,虽然也有装模作样退一点,但绝没有濒临多瑙河的中线退得那么快。

所以,在塞军不断北上的过程中,其实塞军本身也有越来越孤军深入的趋势,左右两边都有敌占区。如果左右的敌人能发力,随时是有可能掐断塞军退路了。

以普特尼克元帅的智商,正常情况下他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但现在却是被一步一步诱导得没有办法,不由自主陷进来了——北线的友军一直在给他吹牛逼画饼,和他说拿下布达佩斯的好处。

普特尼克也已经在这个目标上投入太多沉没成本,这时候但凡稍微一口气泄了、退一步,那前面亏的就是纯亏,后续也有可能被敌人追杀。

仗打到这一步,有坚毅果决之心的将帅,都知道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必须拼到底了——

尤其是哪怕到了这一刻,到了5月20日夜,普特尼克都还被蒙在鼓里。并不知道北线的露沙友军出了大变故、不知道布鲁西洛夫已经被打到果断壮士断臂突围了,整个山北的接应部队都放弃了、利沃夫这个西南方面军总后勤基地都被端了。

露沙人为了防止士气狂泄,对自己人都隐瞒山北的败局,对友军更是要欺骗到底、死死拉着友军跟自己一起抱团取暖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导致德第6集团军的鲁普雷希特公爵,可以更好地执行他的“后退决战”计划。

5月21日,身在布达佩斯的鲁普雷希特公爵便下令:

“尤多维奇肯定跑不了了,不急着收他,继续堵在那儿慢慢消耗慢慢逗就是了。反正他已经完全没有弹药补给,用一点少一点,迟早是个死。

把北线防线暂时交给奥第3集团军和第5集团军。我德第6集集中兵力迂回南下,先把深入我境的塞军包了!西路军直接穿插塞军后方,从西向东掐向多瑙河西岸。东路军直接抄近路从正面突破罗马尼亚人,然后掐向多瑙河东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