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敖德萨算什么,我们要一口气打到第
第151章敖德萨算什么,我们要一口气打到第聂伯河!
鲁路修仅仅用了半夜时间,就撬开了埃伯哈特上将的嘴。
不但让他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愿意乖乖合作。
埃伯哈特甚至还意淫起将来露沙崩溃、沙皇被杀后,自己说不定能去“伏尔加德玛尼亚国”担任个什么职务。
嗯,当然了,未来的“伏尔加德玛尼亚族”肯定也不会仍然生活在伏尔加河下游至里海沿岸那一带了。那地方是露沙的大后方腹地。
如果两国两族将来厮杀得积下了深仇大恨,伏尔加德玛尼亚人肯定需要迁移到一块更西边或者更南边的土地,就从露沙人战后被破坏得相对地广人稀的西南边境地带找个地方建国,背靠德玛尼亚的传统势力范围以自保。
不过这些都扯太远了。
但不管怎么说,埃伯哈特上将连那么远的事情都开始意淫,也可见他对鲁路修计划的臣服程度有多彻底。
到了这一步,鲁路修让他出卖露沙的任何军事利益,他都有可能去出卖了。
……
次日黎明,施佩上将才刚刚从“戈本号”的舰长室里醒来。
就看到鲁路修拿着几份文件进来了,还抽出其中一份递给施佩。
“这是尼古拉耶夫港外围的水雷布防情况大致描述。按照这些坐标航行,就可以走一条供舰队安全进出尼古拉耶夫港的安全航道——是昨晚埃伯哈特刚刚招供的。”
施佩并不知道鲁路修用了什么审讯手段,不过能拿到这样的成果,他已经挺满意了。
一份水雷布防草图,如果是真的,就可以不用慢慢扫雷,而是直接神不知鬼不觉迫近到港口深处了。
虽然帝国已经掌握了重型刮底的扫雷链,但这两种方式的突然性还是大大不同的。
“恭喜你,只花了半夜时间就成功了。”施佩上将也是由衷赞叹。
鲁路修:“这才哪到哪,那老东西只记得尼古拉耶夫港外的安全航道情况,我还指望他再拿出塞瓦斯托波尔和叶夫帕托里亚的安全航道图呢。
但不是太复杂了么,他记不得那么多。需要等我军打进敖德萨或是尼古拉耶夫,再从他们海军分舰队指挥部的保险柜里缴。”
施佩上将:“那现在你需要海军凭这份图纸干什么么?还是说,任由我自行慢慢处置?”
鲁路修斟酌了一下措辞,又刷出两份文件:“这里还有一份名单,和几封信。
名单上是埃伯哈特上将认为可以劝降拉拢的心腹,以及黑海舰队里其他相对可靠的伏尔加德玛尼亚族军官、以及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和敖德萨造船厂里一些跟他交往密切的关系户。
这些信么,就是他亲笔写的劝降密信,还用了他的私人印信。里面都是分析沙皇必然垮台、将来露沙被打崩后要是变成一个民族国家而非贵族国家,伏尔加德玛尼亚族的官员肯定都不会有好前途。
总之,我们可以趁现在黑海舰队被打崩、黑海沿岸各地敌军人心惶惶、海陆军互相猜忌达到巅峰的契机,进一步加强挑拨。尽量让更多的敌海军觉得要被清算,尽量让更多的敌陆军觉得海军要背后捅刀而不敢死战只想逃跑……”
施佩上将都听得有些不忍了,连忙打断:“你还是说你具体要我们海军怎么做吧,还有,你得到鲁普雷希特元帅的授权了么?”
鲁路修:“当然,我做的一切,都是提前向元帅申请报备过的。不过细节有些调整,需要另外协调一些资源,我会很快搞定的。”
施佩上将心领神会,就立刻又弄来一艘大型鱼雷艇,送鲁路修上岸,去各方协调资源,密谋一些什么事情。
上岸之后,鲁路修很快在奥维季奥波利城内的前沿指挥所、求见了鲁普雷希特公爵,结合自己劝降埃伯哈特的最新收获,制定了一份将露沙人海陆军互相猜忌最大化的离间计划。
当然,这份离间计划并不能直接让敌军崩溃,但绝对可以最大程度打击敌人的士气、暂时制造敌军内部的混乱。而最终的攻城和歼敌任务,还是要靠正面打硬仗的友军给力一点,这就不是鲁路修能搞定的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这场黑海战役中,鲁路修最大的贡献就是攻心。
也多亏了如今面对的敌人还是露沙这种离心离德的泥足巨人。若是再过二十年,让鲁路修对付那些铁板一块有信仰的国家,这种离间阴招就不好使了。
……
两天之后,敖德萨城正面的激烈攻坚战还在继续。
敌我两军每天也都会付出至少四位数的战死,和更多的伤病。
一份新的绕后登陆骚扰计划,却已新鲜出炉。
鲁路修紧急从之前击沉露沙黑海舰队后捞起来的水兵战俘里,发展了一些刚刚被洗脑的伏尔加德玛尼亚族士兵,让他们重新弃暗投明。
这些人在鲁路修组织的外宣攻势下,也意识到沙皇必亡、未来伏尔加德玛尼亚人继续忠于露沙肯定没好果子吃。所以他们也都真心愿意为本族而战,不再拘泥于那种对沙皇的旧式封建忠诚。
这些士兵被鲁路修紧急洗脑后,鲁路修就找来几艘最近俘获的露沙补给船,依然挂着露沙人的旗帜,载着一部分会说露沙语的嫡系士兵,掺杂着这些刚弃暗投明的“皈依者”,准备对尼古拉耶夫的港区和造船厂区域,发动一场登陆偷袭。
而这场偷袭,鲁路修并没有打算纯靠武力来打,他还让人把埃伯哈特上将的劝降信,稍微翻印了几份,准备到时候用来制造混乱迫降一部分尼古拉耶夫城内的守港水兵和船厂工人。
考虑到纸质信件不好递交、为了保护埃伯哈特上将这颗棋子,暂时也不好用传单的方式撒劝降信,所以鲁路修还决定到时候直接在港外50公里以内,发短途海军密码电报,就用埃伯哈特上将交代的黑海舰队密码本发。发送的内容里,还可以夹带一些埃伯哈特上将和属下的内幕密辛,以增强可信度。
这样多管齐下,趁乱拿下尼古拉耶夫港和造船厂难度应该不大。
而拿下港口并不是鲁路修的最终目的,他的主要目的还是造成“上岸了的黑海舰队人人都有可能造反”这一刻板印象,让剩下还没反的黑海舰队水兵也被歧视和猜忌、不受露沙高层信任、进一步循环自我强化鲁路修的宣传工作。
这也是任何封建王朝崩塌前、最常见的现象。当时的西方世界或许没多少人研究过这些问题,但是在改朝换代了几十次的东方世界,随便一个研究历史的读书人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所以鲁路修这样熟读二十四史的东方灵魂,在操盘这些事情的时候,就非常占优。
古代王朝有几个是真正誓死战斗到最后一刻才崩盘的?也就是面对异族入侵的那几次,会抵抗得坚决一点,也就是顾炎武说的改朝换代“有亡国者,有亡天下者”。
如果仅仅是“易姓改号”,只要天下丢了半数以上,前朝皇帝开始普遍怀疑属下的忠诚度,属下也普遍开始人人自危,后半程是很快就能走完的。
只是,西方世界古代很少有大统一的改朝换代,绝大多数西方古代国家的灭亡都是被别国灭了,而不是被自己的人民灭了。
这也导致西方的历史学家和政治从业者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不太懂如何对一个即将改朝换代的封建帝国去破鼓万人捶、加速其死亡。
而历史上、等后来的学者借鉴完了一战的历史教训,自以为学懂了之后,他们又走上了矫枉过正的道路,到了另一个极端。
不得不说,在这一方面,西方那些历史教训研究学者,比东方真是差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