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一坑未填,再挖一坑
第220章一坑未填,再挖一坑
威廉皇帝想要找鲁路修准将奏对的时候,鲁路修本人正在前往威廉港的车上。
一天之后,1月28日清晨,鲁路修便出现在了威廉港。
公海舰队副司令弗朗茨.里特尔.冯.希佩尔海军上将,携克虏伯公司老板古斯塔夫先生,亲自迎接了他。
“真羡慕你呀,协助公爵殿下在南线立了如此泼天大功。三个月之前,我还以为帝国在波罗的海方向的胜利,已经是当年最大的功勋了,我和马肯森元帅肯定分别是海陆军去年最耀眼的将星。
没想到就靠年底最后三个月,南线黑海战区的收获,就又超越北线波罗的海战区了。”
几人一见面,希佩尔上将就毫不见外地说起这些戏谑的争功之言,一点都不担心被人搬弄是非,也完全没有客套虚伪的意思,有什么就说什么。
鲁路修也知道对方这是不拿自己当外人,不过他还是得说点场面话:
“还分什么南线北线,不都是对付共同的敌人。只不过露沙这样的国家太过辽阔,注定没法在一两年内彻底征服。
既然如此,就要尽量从经济上逼迫他们求和。以露沙的寒冷,肯定是从南方下手效果更好、更能打断其民生命脉。”
双方寒暄过后,鲁路修又顺势问起希佩尔上将的近况,以及海军高层近期有没有什么异动。
因为鲁路修今天注意到一个不太寻常的迹象:威廉港这边,希佩尔明明是主持新舰入役仪式、鞍前马后抓总的人,有什么事情海军的人都来请示他。
但远处还有一大群闲着没事的观礼军官,以及社会贤达,都围着一个轮椅老者,那人也穿戴着海军上将的军服和肩章。
鲁路修远远地来不及看清对方面容,但也大致能猜出对方身份。
希佩尔见他问到了,也低声解释:“一会儿你要观礼,也该过去问个好,波尔上将入冬之后身体情况很不好,他决定月底正式退役卸任了。
只是听说‘巴里亚级’战列舰要服役,帝国海军的主力舰终于从12吋炮一口气跃升到了15吋炮,他心情激动,硬撑着要亲自主持完入役仪式。”
鲁路修前世虽然是军迷,但他也不可能记住全部历史细节。
他并不知道、在地球位面胡戈.冯.波尔上将最后是在1916年的1月24日正式交接退役、并且把公海舰队司令的职务移交给了莱因哈特.舍尔海军上将。退役后不久就病情加重去世了。
本位面,胡戈.冯.波尔已经比地球上多硬撑了4天不退休,主要是有见证划时代战列舰入役这个极具纪念性的事情吊着。等了却这桩心愿后,他也可以放心退休了。
所以今天波尔上将是坐着轮椅硬撑着被人推来的。
不过,本位面希佩尔上将因为跟鲁路修联手更早,有鲁路修一路帮他出谋划策,如今显然已经卡位成功,等胡戈.冯.波尔上将一退,他就能接替公海舰队司令一职了。轮不到战功更小的莱因哈特.舍尔了,那位到时候只能当副司令。
“那还真要恭喜你了,相信继任公海舰队司令后,一定可以带领舰队建立更大的功勋。今年上半年,等2艘‘巴里亚级’战列舰都形成战斗力,说不定就能针对布国人搞些大动作了。”鲁路修顺势恭喜了对方。
希佩尔无奈地自嘲了一句:“我倒是想有大动作,但也得敌人肯应战上钩才行。否则我们有把握了,敌人觉得没把握,不肯一战,那也没用。等敌人觉得准备万全、可以一战的时候,我又不想出战了。大海战没那么容易打起来的。”
鲁路修:“这可难说,要勾引敌人上钩,无非是两招,一招是找别的地方点把火,把不得不全球布防的敌军舰队勾引一部分分兵去处理,削弱他们的本土舰队。
另一招么,就是到时候故意示弱,散播假情报,比如延后我军某些关键战舰的服役情况和海试进度。比如现在这艘‘巴里亚级’肯定是藏不了的,胡戈.冯.波尔司令一把年纪了,就指着亲眼看到军舰正式服役,你也不好扫他的兴。
但是将来的第二艘‘巴登号’,应该就是您担任司令期间才会服役了。如果时机合适,前后相差不到一两个月,一趟出航海试就能瞒住的,那你完全可以想办法,在想要决战前隐瞒关键战舰的进度,让敌人误以为它还没形成战斗力。
更甚,将来我们甚至可以说,克虏伯公司的新工艺主炮有点问题,技术不成熟,方案太激进,出了点小问题,要维修后重新测试。同时为了避免船坞挤占,可以拉到东普罗森的那些小船厂去、在普通码头上维保。”
鲁路修这番话说得还挺保守,并没有涉及什么具体的计划,只是一些开放性的假设,所以保密级别也不用太高,旁边还有第三个人古斯塔夫.克虏伯听着也没事。
而且,这种情报欺骗手段将来真要实施的话,肯定也需要克虏伯公司配合。毕竟这等于是往克虏伯的商誉上泼脏水、还换取示弱勾引皇家海军。如果克虏伯方面不知情,遇到海军内部这么通报时、跳出来反驳,那可就误事了。
所以,今天这话还非就鲁路修、希佩尔、古斯塔夫.克虏伯三个人都在场,而且刚好只有他们三人,才最适合说。
一言以蔽之,要给古斯塔夫打个预防针,让他心里有数:虽然不知道海军将来会不会向克虏伯头上泼脏水,哪一天会泼脏水。但你只要记得,一听到海军泼脏水了就乖乖接好锅、千万不许反驳、还要配合演好戏。
或许这盆脏水直到战争结束都不会泼下来,但记得长这个心眼就对了。
古斯塔夫琢磨明白其中的道理后,也是先微微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后压低音量苦笑:
“好吧,既然是鲁路修将军的意思,我们配合好就是了。以后无论海军传出什么关于克虏伯的利空消息,我都不会反驳的,哪怕你们说克虏伯的新式48倍径电炉钢炮管方案太激进了、管壁比原来薄耐不住高膛压炸膛了,我也认……”
古斯塔夫这番话只是不甘心地随口碎碎念,完全是基于自己的职业本能。
但这个说辞听到鲁路修耳朵里,却是如闻仙乐耳暂明——这个借口太细节太真实好用了,以后真要用的话,就这句了。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对未来的海战铺垫展望,那边入役仪式也差不多到点了,希佩尔上将便做了个请的手势,邀请鲁路修和古斯塔夫上舰。 一行人跟在坐轮椅的胡戈.冯.波尔上将后面,陆续通过舷梯上到军舰。
也正是走到了近处之后,鲁路修才意识到,“巴里亚级”并没有比之前他坐过的战巡“德弗林格级”更大。
它确实比“德弗林格级”要宽1米,吃水也略深,但足足短了将近20米。最终两者的空载排水量相差不大,满载的情况下“巴里亚级”稍微重一千多吨,主要是380毫米主炮需要的补给肯定比305炮重得多。
“如今的战舰,为了航速所需占用的吨位和尺寸实在是太大了,为了把增压状态下的极限航速从23节提升到28节,同样搭载8门主炮,口径就要从380毫米减到305毫米,主装要从350毫米削到300毫米,水平防护要从100毫米削到25~50毫米。”
鲁路修站在“巴里亚号”舰桥的开放式瞭望塔上,眺望着熟悉的威廉港,内心忍不住感慨。
一战末期,为了战巡的航速,牺牲掉的其他性能实在是太多了。这个时代的动力技术已经到了瓶颈,各国为了提升航速,只能是硬堆锅炉的数量和动力的轴数,偏偏主力战舰的小叶螺旋桨已经转速转得飞起,再加大功率加快转速,对推进力的提升也帮助不大了。
所以靠现有技术堆航速,已经堆到了一个边际收益递减非常明显的临界点了。
就靠目前的技术,往死里堆数量也很难堆出30节以上的战巡或是战列舰。
“那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么?”希佩尔上将不是很懂技术细节,随口问鲁路修。
鲁路修:“必须造出能够给战列舰主机级别的动力源使用的变速箱,把高转速蒸汽轮机的输出端转速降下来,从现在的高转速低扭矩,变成相对低转速高扭矩。
然后,才能重新加大螺旋桨直径、也加大螺旋桨叶片的倾距。大直径低转速的螺旋桨,推进效率要远比高转速小直径的螺旋桨高。
否则主机就是功率再大、螺旋桨转速转到飞起,但叶片周围都搅出无数气泡了,叶片和海水的接触面积变小、推水面积变小,再快也无法提升实际推力。水中螺旋桨的转速、对推力的帮助是有一个极限的,超过这个极限再快就几乎无效了。
这事儿还得看冶金企业的材料学进步,以及机械加工企业制造高精密齿轮的工艺进步,缺一不可,慢慢补工业基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