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徽州游景 - 锦衣卫大人 - 桃子君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锦衣卫大人 >

☆、第33章 徽州游景

“这边倒是山水清秀。”

身着简单的直裰,腰间佩刀用布裹着,骑着一匹马,梁思道。

郭盛望了望四周青山碧水若如与天连成一线,唇角微微有些笑意,点头。从京城走出来,真是感觉天旷地阔,是京城虽繁华,却不曾有的。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骑着马儿慢悠悠走,一边赏着美景,浑然无官员气息,仿若也只是个普通的游客。

“宏茂,你看那,那余辉像不像一只大螃蟹?”梁思指着西边。

郭盛望了望,抿唇敛笑:“我倒觉得那山像一位老者,依山而落的太阳像老者手中的灯笼,幽幽的用着光芒照亮这山间最美好的山水,供来往的欣赏。”

梁思点了点头,自然是没有他那么诗意的,只想着赶紧到徽州去吃那大闸蟹。

这时,山间一块小石子从山顶滚落下来,落到清水中,激起涟漪,瞬间消失的无隐无踪,逝水无痕。

梁思却蓦地勒紧了马绳,郭盛疑惑侧目过来。

梁思凝神瞩目四周。

“怎么了?”郭盛道。

梁思沉默些许,沉声道:“我们赶快赶路。”

郭盛心中一跳。

这时两人纷纷策马奔驰,再不留恋美景,悠悠的远去的美景,隐约看到有数行人隐匿在山中,对着远去二人摩拳抱憾。

徽州雍县

人来人往的商贩穿流其中,郭盛和梁思已经隐去了马匹,寄养到了一家马厩中,郭盛这才问:“刚才是怎么了?”

梁思摇了摇头:“不知道,感觉突然有人看着我们。”

郭盛心中一惊。

梁思看他心神肃凛,宽慰道:“也许是京城的紧张感带到了这里来,是我多想了。修平的家在哪里?”

郭盛道:“我去问问。”

郭盛拦住一个行人:“请问河西的高家在哪?”

行人指路。

两人顺着路而去,徽州多山多水,此路沿着小河,桥上有着学子捧书吟诗,桥下有着女子踏青,对桥上学子脉脉含情,河岸边住着几家人户,依河浣洗着衣物,水声哗哗作响,甚是好听。

梁思与郭盛正在踌躇是哪一家,一个老妪从河边阶梯下提着盆要上岸,一时腿力不及,眼看要仰面摔下那青砖,老妪惊恐的双手在空中挣扎,这时一只手将她拉了上来。

郭盛忙上前帮忙,将老妪扶上了岸边,梁思去捡衣物,在水中掠了一遍,拎干放到盆中,拿上岸边。

老妪年老,又因为摔了一跤,此时只能依靠在岸边,头晕眼花,尚且看不清两人。

郭盛问:“老人家,您家在哪?我们送您回去。”

老妪指了指河边一家,郭盛扶着老妪过去。

老妪推开门,好一会才看清两人,郭盛望着桌边有茶,到了一杯给老妪。

老妪喝完茶,慢慢有了精力,才瞧见梁思裤脚全湿了,赶忙道歉,梁思摆了摆手,表示不在意,就要与郭盛出去,老妪却坚持,踱着步子就来拉梁思,道:“我儿子与你身材差不多,快换了一条裤子,以免着凉,你们这些在外面的人,要好好照顾自己,伤了损了,做娘的该有多心疼。”

梁思怕她在摔着,就依她走进了内间。

这是一间学子的房间,屋中放着四书五经还有各种注解的书籍,桌上摊着一本《朱子解集》,上面密密麻麻用着小楷做着注解,旁边还有各种经史论策,都是对当今之事的点评。

老妪拿来一条裤子,看梁思注视着桌上的纸卷,道:“这都是我儿子平时写的。”

梁思越瞧那字越觉得熟悉,此时在看老妪心中一跳,问:“老人家,您儿子去了何处?”

“上京赶考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老妪目光透着想念。

老妪掀开帘子要出去,梁思道:“麻烦叫一下屋外和我一起来的男子。”

老妪有些疑惑,点了点头。

郭盛掀帘而入,梁思正脱下裤子,一身直裰贴在身上,身下空荡荡的露出两条颀长有力的双腿,郭盛僵住在门口。

梁思望他进来,便道:“宏茂你过来。”

郭盛面上闪过些异样,似乎有酡红闪过,梁思还没细察,郭盛已经走了过来,扶着他胳膊。

梁思一顿,原本只是想着近些与他说话,没想到过来扶他,梁思便一手搭在他肩上,一手去提裤子。

梁思一边穿裤子,一边小声道:“我看老妪好像就是高修平的娘,我们该怎么说?”

郭盛从脸僵硬到脖子的头瞬的转了过来,梁思瞧他面容有些红,他眼神无意掠过梁思下身,就犹如触到什么,莽莽撞撞的移到了别处。

梁思还从未见他失态过,一时有些怔忡,心中又有些异样升起。就听郭盛道:“先不要说高修平的事,只说我们是高修平的好友。”

梁思点了点头。

两人出去,外面阳光照射过来,梁思去瞅郭盛的脸,并没有什么红晕,心中那异样却依然存在。

老妪看两人出去,道:“二位恩人不如在这用了餐再走。”

这次,梁思与郭盛到不推脱,直接点头。

梁思与郭盛帮着老妪添柴烧饭,老妪连连推说,说请他们吃饭,竟然还要恩人帮忙,梁思与郭盛也说老妪过于客气。

而从谈话中,梁思和郭盛已经确定老妪便是高修平的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