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重遇 - 福运娘子有点田 - 勾儿姑娘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福运娘子有点田 >

第四百一十四章重遇

“丞相倒是坦白得很。”沉默了半晌,他又说:“朕希望你可以考虑留下来,继续当国家的丞相,辅佐朕,共同治理大荣。”  杨志安暗自吃惊,这话绝不可能是真的,多半还是为了试探他,故意说出来的。

思索片刻,他答道:“多谢皇上厚爱与信任,但是臣已经决定离开,并且再不回朝,便必须要说到做到,不能食言,否则死后在同僚面前,如何抬的起头来?”

“这有何难?只要朕跟文武大臣们讲,都是朕为了留住你,请求你回到朝堂,担任丞相的,有哪个敢说什么?”李珩摆出真诚脸说道。

倘若这确实是真心话,杨志安自然愿意留下来,继续为国效命,但可惜的是,他已经不敢相信小皇帝话中的半个字了,生怕一不小心再引起他忌惮怀疑,再惹来杀身之祸。

他不仅要自保,还有家人要护,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皇上的好意,臣心领了,但是,臣真的不能再回到朝堂,现在一心只想回到乡下,过闲云野鹤的生活,还望皇上成全。”

李珩眼里露出惊讶之色,心想,看来这杨志安确实没有入朝之心了,这对于他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是一件坏事,今后没了这个能臣在,单凭自己一个人,如何能支撑起整个国家?

朝堂上那些大臣,个个都心怀鬼胎,私利心重得不行,要寄希望于他们,简直是开玩笑。

“那丞相可有什么人,能引荐给朕吗?李亮如何?”

“李亮忠君爱国,是个正直之人,但臣私以为这人不适合待在朝堂,并不是能与皇上一同治国理政之人。”

“哦?”李珩再一次吃了一惊,本来还以为,他会把李亮推举出来,让他委以重任呢,没想到,他又一次失算了。

“那丞相认为,李亮应当如何安排呢?”

“李亮虽不谙为官之道,但却是个极其优秀的将才,且在西部有很大的威名,假如皇上将他派去戍守边关,必然能够安枕无忧,不必担心再有外敌入侵。”

“嗯,或许确实如此。”李珩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再一次说起让他回朝的事。

“丞相,朕之前对你生疑,确实知错了,只要你回到朝堂,以后朕必定与你一条心,再不生出嫌隙,如何?”

这人还真是疑心重啊,话已至此,竟还是在试探他……杨志安暗暗冷笑,想了想,说:“皇上无需多言了,臣心意已决,决不再更改,请皇上莫再提回朝一事。”

“既然如此,朕也不勉强了,”李珩站起身来,往外走去,“希望你一路顺风。”

“皇上珍重。”

李珩离开大厅,往大门而去,心里的大石总算是彻底放下,于是顿时感觉心里轻松了很多,连走路都轻盈了。

然而,令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刚行至门口,就遇到一个人,一个本该早就死去的人。

杨澜刚到帝都,急着来见父母,压根没想太多,更不会想到李珩竟然会在丞相府,乍一碰上,也是呆愣住了。

两人就这样僵在门口,望着对方,半天也反应不过来。

“你,你原来还活着?这怎么可能?”李珩的声音都在颤抖。

杨澜觉得,他没有把自己认成鬼,就很不容易了。

“我并没有掉下悬崖,当初,我是故意布下假象,想要逃离帝都,故而假死。”

“假死?”李珩愕然,他自诩精明,以为没有什么事能瞒过自己的眼睛,可最近,他却接连几次看走了眼,且都是栽在杨家人身上,不得不说,他真是跟姓杨的有仇。

“对不起,我当时为了逃婚,只能出那样的下策,实在迫不得已。”杨澜担心这人一旦发起火来,会迁怒自己的父母,所以尽量放低姿态,好声好气地与他说话。

李珩看着她,说心里没火,那是假的,他怎可能不怪她骗了自己?

可是归根结底,她当年会做出那样的选择,又何尝不是他逼的?如果不是他拿杨志安的命,逼迫她嫁给自己,又怎会有后来所发生的一切?

想到这些前因后果,李珩心里就逐渐释怀了。

“都已经过去了,朕不会,也不该再追究。”

这么好说话?杨澜身为吃惊,这不像这人的为人呢。

“多谢皇上。”

李珩舍不得就这么走,随即又问:“这几年,你过得好吗?”

“还不错。”杨澜差点脱口问出:“你呢?”但很快又想到,这几年小皇帝都在想方设法地除掉于他不利的人,但都失败了,朝堂上又大事不断,内忧外患,处理起来必定是焦头烂额,这样的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好?

于是便没问。

“皇上今日来丞相府,不知所为何事?”

“哦,朕找你父亲说了一阵子话,现在该回宫去了。”

李珩留恋着看了杨澜一眼,转身上了马车。

杨澜站在原地,目送他离去,忽然有些惆怅。

其实,除去几年前的那件事不说,她对李珩并无怨言。

杨志安和顾知夏对于杨澜的到来,都感到惊奇,连忙问起杨张氏和两个孩子的情况,杨澜都一一说了。

然后她问:“爹,您怎么会让皇上来丞相府,难道不打算再往上一步了?”

“还往上一步?你爹连兵权和相印都交了,现在就是平民一个,再过两天就回杨家村去了。”顾知夏用打笑的语气道。

“啊?有这样的事?”杨澜虽然吃惊,但再仔细一想,又觉得没什么好奇怪的,她早就觉得以父亲的为人,极有可能不会夺位。

“那您如何安抚那些部下?他们跟着您一路征战,立下汗马功劳,最终却什么也得不到,能善罢甘休吗?”

杨志安道:“怎么是什么也得不到?我向皇上为他们请了封赏的,也算是有所报答了。”

“可他们要的,远远不止这些,您又不是不知道。”

“我知道又如何?我知道也给不了。”

杨澜默默地叹了一口气,只得不再谈论这个话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