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假死
“杨小姐!” 几人闯进房里,另外的护卫们则赶紧着手灭火。
然而,房间里并没有杨澜的身影。
“人呢?杨小姐!”
“糟了,该不会是跑了吧?”
“快,出去追!”
一众护卫顾不上救火,连忙出了院子,在附近搜寻杨澜的踪迹。
杨澜其实一直躲在房里的梁上,见护卫们冲出去,才敢下来,差点还被火烧到。
离开宅院后,她在一家客栈里偷了一匹马,然后纵马狂奔,赶往南门。
此时离开城门还有半个时辰,杨澜不得不先躲起来等着。
心急如焚地等到了天色蒙蒙亮之时,城门终于缓慢打开,杨澜牵着马走出,正要出城,后面突然传来一声大喊:“皇上有令,关城门!快关城门!”
不好!
杨澜眉心一跳,忙翻身上马,挥动马鞭奔向城门。
守门的侍卫猝不及防,没能拦住,让她在门合上的前一刻顺利出了城。
之后,杨澜又打马狂奔了很长一段路,见后面还没人追上来,竟突然勒紧缰绳,停了下来。
要想永远摆脱小皇帝,唯一的办法,就是死,而她现在要做的就是死。
当然,并不是真的去死,只需让小皇帝以为她死了即可,做到这一点需要那些追兵的帮忙。
所以,她在等,等他们追上来。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后面终于传来马蹄声响,杨澜回头一望,果见长长的官道上烟尘滚滚,一伙人纵马狂奔,越来越近。
她勾唇轻笑了一声,亦挥动鞭子纵马前行,到了前方的一个岔路口,忽然一拽缰绳,拐进小路。
前几年总喜欢来这一带骑马狩猎,地形她再熟悉不过,之所以走这里,是因为小路的尽头是悬崖。
快到悬崖处时,杨澜再次勒紧缰绳,放慢速度,回头看见追兵追上来,看距离差不多了,用力一抽马鞭,同时纵身一跳。
人滚进路边的灌木丛中,马却嘶鸣一声,自悬崖一跃而下。
“杨小姐!”
不远处传来喊声,杨澜顾不得浑身的疼痛,赶紧抓住包袱起身,往树林里跑去。
待追兵赶到时,看见的只有杨澜特意留下的一包行李,以及一串通往绝壁的马蹄印。
“杨小姐掉下去了,这可如何是好?怎么跟皇上交待?”
“这也不能怪咱们,是她自己跳下去的,只能实话禀陈皇上了。”护卫头领捡了包袱,往悬崖下方看了两眼,只见云雾缭绕,深不见底。
估摸着跳下去后,连人带马都会摔成肉酱。
终于摆脱追兵,也摆脱皇帝了!
杨澜一口气跑出很远后,靠在树下喘气,到现在她的心还在狂跳,不是因为累的,而是之前跳马吓的。
她并没有十分的把握自己能及时跳下来,只是在赌,所幸的是,早些年习武,锻炼得身手敏捷,总算那些苦没有白吃。
她索性在树下坐着休息,直到把气喘匀了,这才起身往林子外面走去。
第二天的黄昏,杨澜来到了一座小镇上,找了间客栈投宿,好好地睡了一晚上,终于精神饱满,换上男装,启程南下。
杨澜已经十五岁了,虽然以前也离开过帝都,去过其他不少地方,但独自出行还是头一回,尽管身怀武艺,自信有自保之力,但心里依然免不了犯嘀咕,担心遇上坏人,尤其是盗贼,把自己身上的盘缠给摸走了,之后只能饿肚子,因此十分小心地护着包裹。
不过从帝都到南州杨家村的一路上都很顺利,并不曾遇上险事。
她是特意半夜进村的,为免被人看见,尤其是被家里人看见,她现在已经是个“死人”,不能再泄露身份,否则被皇帝发现是假死,不仅她自己要遭殃,更要连累家人。
今天晚上的月色很亮,一层银辉洒下来,将村庄里的路照得相当清楚。
杨澜白天的时候就向人打听好了,杨志安一家人回来后就住在了原来的祖屋里,离村口并不远,只要沿着大路一直往前走,用不了一炷香的工夫便能到,且门口有一座很大的院子,路边立着一块木牌,其上刻着数字“十八”,代表是村里的第十八户之意。
按照先前那路人的指示,杨澜很顺利便找到祖屋。
这是一座不算大的宅子,比较矮,里面布置如何看不见,但单看外面的话,在帝都连普通百姓家的宅院也要比这好几倍,就是这村里也有不少户人家的宅院比这气派。
她不禁感慨,父亲好歹也做了十几年的官,后来还官至丞相,怎么家乡的屋子却这么寒酸?也没花钱整修一下么?
唉,爹爹啊,你也太清廉了,时时刻刻都想着国家大事,却不曾为自己想过,结果还被皇上罢官,差点没命,你做这么多,到底值得吗?
叹了口气,杨澜悄悄爬进院子里,把早已写好的书信塞进大门的门缝里,然后望着院子,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咬咬牙,转身离去。
从回到杨家村后,杨志安便一直精神不太好,晚上睡得也不踏实,常常半夜醒来,然后想东想西,再也无法入眠。
这天,他又一次睁着眼直到天亮,本来想再躺一会儿,但见外面有了太阳,便索性起身了,想着趁清晨凉爽,出去散散步。
不料,刚扒开大门,就看见一张信封掉在地上。
俯身捡起来一看,上面熟悉的字迹令他目光骤然一亮。
这是女儿的字,他认得出来,于是赶紧拆开来看,里头密密麻麻的字迹,写了满满三页的纸,讲述了这段时间以来,杨澜在京城发生的大致事情,其中包括之前皇帝与她做的交易,和她假死逃离帝都,不敢回来与家人相认,以及打算去南方游历等等。
杨志安攥着信纸,怔愣在原地,一颗心像是落到了冰窖一般,冷得没了一丝温度,一下子自责、担忧、无奈等情绪纷至沓来。
原来他能被从天牢放出来,并不是小皇帝不想在帝都杀他的缘故,而是他的女儿涉险与之做交易,换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