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冷氏算计
回到北院之内柳云的脸色一直不甚好。
躺在床榻之上,感觉到柳云不时投过来担忧的眼神,听着不时传来的叹气声,原本装睡的玉歌实在是装不下去了,睁开眼坐起身来。
见玉歌起身,柳云连忙拿过一边的披风给她披上,“小姐,都是奴婢不好,把你吵醒了”。
“柳姨,为何要叹气?”
“当初老爷见那忘川侯为人尚算方正,再加上邱家老太爷牵线,才答应定这一门亲事。奴婢之前听说过忘川侯府公子与表小姐的事,却未曾着手查证,只打算等舅爷回来了再做计较,没想到却让小姐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奴婢心里头实在是不好受。”
做计较?想起自己舅父的为人,玉歌摇了摇头,“柳姨,婚姻大事本就是你情我愿,如今婚事不成,玉歌倒是庆幸,只希望与司徒宏的婚事能断个干净,否则,倒不如出家做姑子”。
“可是・・・・・・”
“既然忘川侯公子非我良人,我宁弃之。柳姨难道不希望玉歌找到一位全心全意对待自己的夫君?”
望着拉着自己仿似回到童年般撒着娇的玉歌,柳云终究说不出反对的话。轻抚着眼前少女的额头,眼中划过一丝坚定,罢了,既然老爷识人未清,从今而后便由自己这个老仆人好好为自家主子寻一个好归宿吧!
邱府东院之内,回府后的冷氏听着邱婉莹的叙述,脸色却是越来越阴沉。到后来手中的玛瑙串子“嘭”的一声放在了桌台上。
“这个小贱人,若非看在穆家产业的份上,我怎会同意让她入住邱府,当真以为自己是什么大家小姐不成,竟然连你也敢欺辱。”
“母亲,这穆玉歌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年幼之时还是个胆小懦弱的,如今威胁起人来连气都不喘一声,实在是令人气恼”。
想到玉歌要在京城的所有穆家产业门口贴满通告的话,邱婉莹便一阵害怕。然而心中亦是一阵好奇。
“母亲,那穆家到底产业几何,我瞧着那穆玉歌一身上下也不显有多么的华贵,也不似豪富之家的女儿”,身为嫡出的官家小姐,邱婉莹身边也有几个攀交的商户人家的女儿,其中多数都是珠翠满头,镶金戴玉,瞧着便是贵气逼人,虽然略显粗俗,可到底一眼便能瞧出来是富贵人家的。
冷氏摇了摇头道:“这穆家相传已经是传了六代的大商之家,虽说曾因为得罪前朝朝廷,一度败落,可到了你那姑父手里,由得他一阵操持,便又活泛起来。至于穆家的家财几何,就是我也不清楚。穆江源虽然寿数不长却都是精明的,平素极少提起穆家的具体产业,穆家的商铺又都不曾有过标记,故而我也不得所知。不过当初宿州大旱,你姑父一挥手便是二十万两救灾款项出去。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可见穆家的家财不少。你不妨再看看那灵犀观,为何发展到如斯境地,不也是有穆家的功劳在内。恨只恨你那姑父将穆家的产业交给那柳云掌管,又立了文书,这些年我们就是想动也动不得”。
“二十万两,当真是可惜了”,听到二十万两被自家姑父捐了,邱婉莹咬了咬嘴唇,如此多的银两送给了那些饥民也不想着给自己的亲眷,实在是昏了头了。
瞧着邱婉莹的模样,冷氏赞同的点点头:“的确,想想后来,你二弟不济事,娘亲让他拿出个十万两买个有前程的官衔,你那姑父却只请了个教员,还是个酸儒,日日将你二弟训得是体无完肤,越发的难以教养・・・・・・她穆家钱财无数,你那表姐当初入宫却是连个打点的银钱都不够,以至于你舅舅铤而走险弄银两,为娘的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
冷氏虽然是官家女子,家中却并不富裕,自己手里头银钱不够,在兄长缺银子周转的时候也拿不出来,整天眼见着穆家的大把的钱银到不了手里头,便恨得咬牙,更是由着女儿去抢司徒家这门上好的婚事。
“如今你那姑父姑母都没了,穆玉歌想要保住穆家的产业也不是那么容易。俗话说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与其被他人占了便宜倒不如我们自家人受用。当初这穆玉歌进府中教养,为娘便以大家闺秀教条教养她,时刻提醒她商人身份之低贱,原想着她回府之后,这穆家的生意怎么着也会交出一些交给我这个舅母,没想到这一个来月过去了,那边却是纹丝不动。如今对你又是这等的态度,看来这家雀是养刁了”。
说道此处,冷氏用食指点了点邱婉莹的额头说道:“也是你这妮子妄为,怎么能引着那大公子在她的面前说那样的话”
“母亲,女儿实在是不安,穆玉歌与他自小便有婚约,若是那她当真嫁入侯府,那女儿该如何自处。我这般做不过是为自己求一个保障,让她明白公子心里头只有女儿罢了。而且她连侧室之位都看不上,难道要让女儿做妾不成。”。
沉吟片刻“说得倒是不无道理,你要知道你父亲做事最为严谨,对你姑母又由着几分手足之情,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由着你抢了表妹的夫婿,届时就算是司徒宏亲自上门提亲,恐怕也少不了好生训斥你一番。”。
闻言,邱婉莹两眼微闪,想了想,却是笑得娇憨。
“母亲说的极是,不过父亲便是再严苛,不还有您和老太太吗?老太太最是疼我,怎会不替我说话,此次父亲治水回京后便要去接在南边在那养着的老太太回府,到时父亲纵是有雷霆之怒,也会很快消失于无形”
“我倒是忘了这一茬,想当初老太太的亲哥哥当时的吏部侍郎罪犯贪污,数目巨大,被人抓起来候审,老太太想将你姑母晴雯嫁给户部尚书大人做填房,让那边帮忙求求情,不料你那姑母主意极正,竟逃出府去找到了在外行军的老太爷哭诉,老太爷一向疼爱你那姑母,回府后便把老太太打了二十大板子扔到了家庙里面思过了半年。而老太太家中因为被儿子拖累,全部都被流放,如今还在苦寒之地呆着。她若是回府,还不使劲拿捏穆玉歌。”